初秋时节,细雨霏霏。我们一行六人衔命到陕西省旬邑县参观学习,探寻吕佑乾烈士的革命足迹。
吕佑乾烈士是河北省枣强县前王常村人,他短暂的生命历程波澜壮阔、光芒四射;他的事迹值得大书特书,他的英名应该永远铭记: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与同时期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毛泽东同校。
——亲聆陈独秀、李大钊的教诲,受过孙中山接见。
——参加五四运动。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8月,创办《西北晨钟》,进行反帝反军阀宣传。
——两次被捕入狱,两次获救。
——1928年,领导旬邑起义,建立渭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
——1928年5月31日,英勇就义。
——他牺牲后,杨虎城将军亲笔题字。
——1964年,毛泽东说:佑乾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
吕佑乾这个名字,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毕竟距离他牺牲已经快百年了。但通过以上简略的不能再简略的介绍,我们不能不对这位早期的革命者充满敬意。
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踏上了探寻烈士足迹的旅程,奔赴距离900公里之外他曾经战斗并为之抛洒热血的地方。
车窗外,广袤的冀南大平原,满目飞翠,大秋作物正在由绿转黄,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1916年,血气方刚的吕佑乾,就是从这里走向了北平,开始了求学和求索的路程。那时,这片土地是那样的贫瘠,思想是那样的禁锢,但他目光如炬,毅然离开了家乡。
同行的有吕佑乾烈士的曾孙吕晓明,今年54岁,在县城做生意。我们的话题自然围绕着他的曾祖父说起。
吕晓明先生介绍了他们的家世和祖先。早年,吕佑乾的爷爷和父亲在内蒙古做羊绒生意,成为富甲一方的财主,这为年幼、年少的吕佑乾读私塾、上小学和中学大学奠定了物质基础。大学毕业后,像许多革命者一样,他背叛了自己的家庭和阶级,义无反顾的走向了革命道路。
车到旬邑高速公路出口,迎面是一副展现旬邑起义的大型浮雕,气势恢弘,庄严肃穆,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脚下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旬邑县有关部门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们说,1988年,旬邑起义纪念馆开馆和纪念碑落成典礼的时候,枣强县来人参加了活动,你们是第二批来旬邑的枣强人。他们的热情,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和温暖。
在主人的陪同下,我们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前往让我们一路热血沸腾的地方——旬邑起义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县城南翠屏山麓,依山临水,坐南面北。1984年始建,1987年竣工,占地面积5290平方米,建筑面积453平方米。院内东西两侧为革命烈士事迹展览室,古朴庄重。中央矗立烈士纪念碑,石头精砌,镶汉白玉,高11米、宽5米。正面镌刻着书法大家、陕西省委原书记处书记舒同题写的"旬邑革命起义纪念碑"字样,背面为碑文,两侧分别为习仲勋等领导人的题词。顶端为吕佑乾等七烈士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革命烈士事迹展览室,详细了解吕佑乾烈士的事迹和牺牲过程。眼前珍贵的图片、实物,讲解员动情的介绍,让我们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93年前那如火的岁月。
1928年春,旬邑县春荒严重,饥民遍地,地主豪绅趁机逼租逼债,国民党旬邑县县长庞天赖更是火上加油,派军警入乡勒索,拉夫拉丁,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8年1月,中共陕西省委根据1927年1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发出“开展游击战争,由部分的农民暴动过渡到全陕西的总暴动”的通告。共产党员吕佑乾等在旬邑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共和共青团组织,吕佑乾任区委书记,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5月5日晚,吕佑乾、许才升等在建党组织较早、群众基础较好的清塬郝村召开党员会议,传达省委指示,号召农民团结起来,推翻旧政权,并就暴动作了部署。
5月6日,在中共组织发展较早、群众基础较好的郝村,召集了清水塬各村农民140多人,以抗粮“交农”为口号,发动了起义。参加起义的群众手持各种农具和梭镖、大刀、长矛,就地处决了恶绅程茂育和催粮委员,并连夜向旬邑城进发;行进中,队伍扩大到400人左右。
5月7日拂晓,攻占了县城。起义农民打开监狱,救出了被捕的共产党员和被押的无辜群众,攻占了粮秣局和县政府,杀死县长等人。
5月8日,许才升带领数百名起义农民回到清水塬进行整训;吕佑乾等人留在城内开仓济贫,救困扶危。
5月12日,起义队伍在县城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旬邑县临时苏维埃政府。
5月30日,因国民党当局勾结反动势力对旬邑起义进行疯狂镇压和变节分子出卖,吕佑乾、许才升等人被袁金章反动民团抓捕。
5月31日,7位起义领导人全部就义。
纪念碑北侧,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的题词:燃烧起渭北革命火焰的旬邑暴动,是值得永远纪念的,以资教育后来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
参观结束后,我们缓步徐行,拾阶而上,向纪念碑和吕佑乾烈士敬献花篮,鞠躬致敬。
随后,我们来到了旬邑县烈士陵园,继续参观活动。
在面积阔大、青松笼罩下的烈士安葬区,工作人员引导我们来到吕佑乾墓前。吕氏后人吕晓明、吕宝林默哀鞠躬,敬献鲜花。
一天的参观、座谈活动紧紧张张,收获颇丰,收集到了吕佑乾烈士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受到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教育和洗礼。我们深深感到,旬邑这片红色的土地,与枣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返程的路上,话题回到了吕佑乾烈士的后事和后人。
吕晓明先生介绍说,吕佑乾牺牲后,14岁的长子吕洵从枣强出发多方奔走辗转千里终于找到父亲遗骨。在旬邑县宝塔小学内,由吕佑乾的学生主持举行追悼会,而后,吕洵将父亲的遗骨背到西安。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的杨虎城将军,在吕佑乾遗骨前肃立默哀,在遗像旁亲笔题字,并派部下购置棺木,为吕洵等办理护照,护送烈士遗骨原籍安葬。
为继承先烈遗志,吕佑乾的堂弟、子侄10余人先后投身革命。长子吕洵,在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县文救会,建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次子吕渐,1938年参加八路军,在解放阜城战役中光荣牺牲:堂侄吕潮(李超)参加抗日斗争,建国后曾任冶金部副部长。
中央红军进驻陕北后,毛泽东同志对旬邑起义和吕佑乾作出高度评价。1964年,毛主席在北京接见吕佑乾烈士遗孀张继民,深情地说:佑乾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毛主席还送给张继民女士500块钱,让她安度晚年,以慰烈士在天之灵。
三天之后,当我们再次回到冀南大平原的时候,阴霾已去,天空如洗。艳阳高照下的玉米、黄豆,籽粒饱满,迎风摇曳。大平原,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如同900公里之外枝头挂满累累硕果的渭北大地。
来源:《郁苍工作室》
主编:魏明明
审核:刘炳毅
监制:陈廷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