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铭
石铭(1920-2018),本名石明逊,曾用笔名石亦苏、时流。女,1920年8月23日出生在衡水县(今衡水市桃城区)郑家河沿镇河南增家庄一个首饰匠人家庭,她是家中独生女。石铭七岁生日那天,母亲连哄带骗,给她缠了小脚,疼痛难忍,她悄悄解掉裹脚布,不料被本族长辈碰见,揪着小辫把她“押”回家。这一“好心”举动,反倒激起了石铭祖父的反感,经祖父首肯,她不再裹脚。后来,被石铭视作她带头改变了农村妇女冲破封建制度枷锁的人生转折。
石铭(左)和母亲(右)
石铭从小性格奔放,喜欢读书,三岁跟祖父学习《三字经》《千字文》。1927年,入本村学馆,八岁离家到新式学堂念书。1931年春,升入衡水县立高小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她心怀朴素爱国热忱,跟随同学们上街游行,冲进警察局,到县衙静坐,传抄散发传单,宣传全民动员起来,抗日救国,收复失地。正是在这些斗争中,她接近了中共地下党员李寿彭(南宫县人,建国后曾任河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和进步老师,读到了许多进步书刊,萌发了投身革命的思想。
1933年,石铭考入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冀县六师)。她在中共党员赵惠群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大公报》《申报》等进步报刊和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等文化大家的作品。这些闪耀着革命抗争、救亡图存光芒的作品,如同阳光和泉水,照亮了她的心灵,浸润着她的思想。她的爱国情怀更加深沉炽烈,对革命更加向往。1935年12月,国民政府与日本签定《何梅协定》,“一二·九”运动随即爆发,石铭与同学们秘密串联,决定罢课游行、请愿。不料被国民党当局获悉,遂以提前放假、限期离校等手段将冀县六师学生爱国热情绞杀。
在冀县六师,一米七身高的石铭展露出超群的体育天赋。在1935年津南区球类运动会上,她担任校篮球队副队长,带领校女子篮球队获得运动会女篮冠军。在这次运动会上,一名记者儒雅洒脱的气质,以及“他们身穿洁白的运动服装,就象一群小白羊打出了好成绩”这样生动诙谐的报道,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她立下“做记者”的人生目标。之后,她笔耕不辍,积极给《申报》《妇女生活》等报刊投稿,期间得到编辑刘惠之、罗叔章等人的悉心指导,使其文字功底日渐深厚坚实。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河北省中南部又遭沥涝,农田被淹。日本侵略军的小火轮在滏阳河一路南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日本侵略军开进了滏阳河岸边的河南增家庄,石铭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军的种种暴行,立志抗日救国。暑假已过,学校开学遥遥无期,与同学们又失去联系,急于参加抗日救国的心情,使她坐立不安。同年10月,石铭收到赵惠群老师四个月前发出的“一起去延安”的信,但因洪水阻路,信到时早已过了相约启程的日期。后来,冀县六师教师王浩兰(云南易门人)邀请石铭到昆明求学。
1938年初,石铭取道天津、香港、海口、安南(今越南)河内、缅甸河口,历经4个月的颠沛流离,辗转万里,远赴昆明。因为没有签证,石铭在香港滞留近两个月。其间,跟随张建华编辑在《时代批评》短暂工作,将沦陷区见闻写成文章予以发表。同时,她与《时代批评》社主办周鲸文、苗剑秋、《申报》香港主办陈庚雅相识,了解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真相。自抗战开始,国民政府7月失平津,8月丢上海,12月南京沦陷逃到重庆。昆明纵使是大后方,但底层民众的艰难困顿,让石铭触目惊心。让她越来越看清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反动实质。
石铭(右)和老师楚图南(左)
1939年,石铭考入云南大学,在老师楚图南(中共党员)和学校的支持下,她在学校创办了《曙光》墙报,与主张“避战”的“学院派”展开论战,以青春朝气和激情,呼吁学生乃至民众团结一心、抗战到底。《曙光》墙报成为云南大学号召反抗日本侵略的战斗旗帜。
入学不久,石铭与中共昆明地下党刘惠之取得了联系,在刘惠之的帮助下,创办了《云南妇女》杂志。为筹集办刊经费,她在“驿运站”兼职,每晚10点下班,没有车马交通工具,一人在日军猛烈轰炸后的深夜独行。她亲自选题、约稿、编排、审校。1940年1月,《云南妇女》杂志摆进“生活书店”,向社会公开发行。
不久,石铭以《云南妇女》杂志主编的身份加入“全国青年记者学会”与“国际新闻社”昆明分支机构,在著名记者范长江的领导下,做“云南王”龙云、李根源的工作,并利用国民政府与云南地方政府的矛盾,举办时事报告会、诗歌朗诵会、抗战歌曲晚会,把抗战精神唱响昆明,为团结一致、抗日救亡贡献力量。
1941年“皖南事变”后,在滇中共地下党被四处通缉,石铭也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按照周恩来“保存力量,长期隐蔽”的指令,刘惠之、石铭等人转移到缅甸仰光。石铭一边工作,一边在刘惠之创办的《侨商报》任栏目编辑。她也由一名半工半读的学生转变为职业记者,并与刘惠之结为夫妇。
次年1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开始轰炸仰光,党组织决定将在仰光的同志转移至曼德勒。刚到目的地,再遇日军大轰炸,大家拼命往树林里跑,大家刚趴到地上,一块弹片从石铭背部划过,衣服被划破。日军轰炸致两位战友牺牲,一人重伤。
缅甸时局危急,中共西南局指令曾在昆明工作、已经暴露的同志回国去重庆。1942年6月,已有身孕的石铭化名张淑宜,回到重庆铜梁县中心小学担任教务主任。同年10月,因同事身份暴露,她返回重庆进入《新华日报》,给报童和印刷工当文化教员。12月,大儿子刘克礼降生,石铭写了一篇记录产后生活的文章《母亲日记》发表在《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上,引起中共南方局委员、妇委会书记、副刊负责人邓颖超的关注。1943年2月,石铭休了不到两个月产假,即到《新华日报》报社副刊部作编辑。
石铭跟随邓颖超同志工作,也时常带着《新华日报》的“牌子”,到曾家岩给周恩来送审稿子。在白色恐怖下,石铭在周恩来和邓颖超身边工作一年零一个月。
1944年3月,石铭夫妇和蓝天野、徐迈进等同志奉调前往延安。已提前回到延安的周恩来、邓颖超从杨家岭来枣园看望重庆来的同志,并叮嘱大家“自己动起手来,参加劳动,丰衣足食”。安顿下来后,石铭等刚来延安的同志到杨家岭开会,听周恩来副主席作大会报告。石铭被安排在延安保育院工作。同年 6月,保育院党组织批准了石铭的入党申请,从此石铭的思想和工作跃上人生的新台阶。在延安她见到冀县六师老师赵惠群(芮丁)和杨俊亭、王风阙(王灵)、马淑敏(于均)、王淑环(王心)等同学,并结识了范文澜、丁玲、艾思奇、柯仲平等文化界大家。
石铭(左一)和丁玲夫妇
1945年10月,毛泽东主席结束重庆谈判返回延安。17日,毛主席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作题为《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石铭与同事们一起聆听毛主席的报告。不久,她被分配到延安外国语学校俄文系,11月11日,她随学校迁往哈尔滨。
1946年4月,石铭接到中共东北局宣传部长凯丰同志的指示,让其到《长春日报》做记者。她在松嫩平原乡亲们的炕头上、油灯下,将土地改革运动经验、贫苦农民翻身的喜悦,通过报纸、电台传播开来。这引起《东北日报》社长李荒的注意,又将其调到《东北日报》工作。
由于国民党军队逼近长春,石铭与同事们紧急转移到哈尔滨。哈尔滨地区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国民党“接收专员”和特务组织打着国民政府的招牌,勾结地方恶霸地主和汉奸,袭击新生政权,残杀共产党干部。
1946年6月4日,石铭与军分区司令员王肃相约到黑河采访。临上车时,石铭忘记带行李,待她带上行李返回时,车已经开走了。下午,王肃相一行人乘坐的卡车与国民党匪团遭遇,因寡不敌众,全体同志壮烈牺牲。
石铭无惧危险和牺牲,单人独骑先后深入到嫩江省齐齐哈尔、黑龙江省北安、绥化、肇东等地,采访黄克诚、吕正操、叶长庚、王明贵、张昌久、肇东洋炮队队员等人,发表了《英雄的肇东洋炮队》《工会主任张昌久》《交界管的新气象》《自新的胡匪们》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细致描绘了东北地区深刻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生动塑造了一系列英雄模范人物形象,详实记录了东北解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驻守长春的国民党第60军(滇军)起义,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第50军。为更好地改造这支起义队伍,党指示要派大批云南籍党员到起义部队,充实政工干部队伍。石铭夫妇被调入四野第50军政治部,刘惠之担任宣传部长,石铭任军事记者。
1949年6月14日,整编后的50军奉命挥师南下,加入到解放大西南的战斗。他们挺进鄂西、智取卡门、解放利川,随后进军四川,解放大足、渠县、营山、垫江、周口,最后攻占成都。11月30日,与刘邓大军在重庆会师。石铭下连队,上前线,在硝烟弥漫中,记录每一个战役、每一个感人至深的军民故事、每一个一往无前的英雄模范。在南下途中她的文稿先后编成两本书由军政治部出版,一本是《建军》、一本是《向西南挺进》。新中国宣布成立那天,石铭正在挺进大西南的征途中,她们用一个类似电台的东西,断断续续地收听了开国大典的实况,高兴得又蹦又跳。
不久,石铭与丈夫刘惠之奉调到新中国首都北京,国务院任命石铭任最高人民检察署人民检察员,并创刊《人民检察》杂志。1958年,因刘惠之被划为右派,石铭被下放到黑龙江省委政法部。她先后任黑龙江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副秘书长、新华总社黑龙江分社副社长等职。“文革”开始后,石铭受到冲击,下放到黑龙江省柳河五七干校劳动。20世纪70年代,石铭任黑龙江人民出版局副局长。1983年正局级离休,享受副省级待遇。
石铭(左三)和沈钧儒先生(中)及其他革命同志
离休后,石铭衣不解甲,扬鞭奋蹄,撰写了《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日子》《记“华商报”和华侨战时工作队》《一个军的改造史》《三到昆明》《楚图南开拓哈尔滨文学史话》等200余篇革命回忆录。为革命年代结识、共事、熟识的范文澜、范长江、丁玲、华君武、张冲、周保中、黄洛峰等20余位杰出人物写了传记。著有:《夕拾集》《英伦散拾》,更在92岁高龄时,出版了30万字的作品集《永镌的纪念》。有人这样评价石铭的作品:“这些中华优秀儿女的英雄业绩,在才思敏捷的女作家笔下,栩栩如生地重现了当年革命光辉,真是泽及后来人,风范照九州。”尤为可贵的是,石铭以女性独特的细腻与敏锐,用图片和文字生动记录下衡水、冀县一带民国时期的风貌、遗存和风俗,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2018年2月6日,石铭在海南三亚病逝,享年98岁。其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黑龙江省委老干部局在讣告中给予高度评价:“石铭同志对党忠诚、为人耿直、光明磊落、公道正派,时刻把党的利益和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了一生。”
主编:魏明明
审核:刘炳毅
监制:陈廷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