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走进红色张岗村

2024-03-25 18:15:01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杂志    作者:

  “平地一声雷,震动了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这是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红旗谱》开篇第一句话。

  20世纪60年代,《红旗谱》的作者、著名作家梁斌曾经撰文写道:朱老明和冯老兰打官司的故事,历史上就发生在滹沱河旁边的张岗村,张岗村就是书中“锁井镇”的原型,这个村子现在分为东张岗和西张岗,隶属于河北省饶阳县,位于饶阳、蠡县和肃宁三县交界的地方。当年张岗村与《红旗谱》中的“锁井镇”一样,东头住的多是富户,西头住的多是穷户。穷人“朱老明”和财主“冯老兰”打官司,官司没有打赢,还倾家荡产、气瞎了双眼。梁斌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是抗战时期冀中地区推行“统一累进税”的时侯。1947年著名作家孙犁作为土改工作队队员住在张岗村,时任蠡县县委宣传部长的梁斌来此看望他,孙犁又给梁斌讲了这个故事,给梁斌留下深刻印象。

  今日张岗村。

  去年深秋时节,我走进向往已久的张岗村,这里秋风宜人,视野开阔,一片片已经摘去果实的桃树枝叶依然碧绿。玉米已经收割完毕,但金黄色的玉米穗还留在地里,或者被高高的丝网围成一座座方形的玉米垛,或者被随意堆成一个个圆锥形的玉米塔,空气中充满了新鲜玉米的清香。呵!这就是孙犁创作短篇小说《光荣》《秋千》和中篇小说《村歌》的村子啊……

  同村子里的老人们聊天才知道,张岗村的故事绝不仅仅只有“朱老明打官司”这一件,还有很多很多:

  1939年贺龙元帅率领120师来到冀中,在冀中连续打了“齐会战役”等一系列胜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冀中抗日军民的精神。而贺龙在饶阳期间,就住在张岗村民刘孔民的家中,这成为了张岗村的骄傲。

  当年村子里有一座闲置的大院子,院子里“闹鬼”的传闻曾经人尽皆知。每到夜晚就传出奇怪的声音,甚至屋里的桌椅板凳被莫名其妙地投掷到屋外,以至于白天人们都躲着那个院子走。其实那鬼是人编造出来的,就为了吓唬人们别靠近那儿,因为院子里隐藏着八路军冀中军区的“九烽兵工厂”。

  村子西北角,有一座烈士纪念碑。1942年日军五一大“扫荡”期间,冀中八分区23团团部和三营,在张岗和日寇遭遇,进行了激烈的“张岗战斗”,团长谭斌及240名八路军指战员血洒张岗……

  我从张岗村的西口进入村子,村口处几个高大的钢板仓,仿佛刻意“先声夺人”一般闯入视野,这就是西张岗的饲料厂之一。只有1000多人的西张岗,有大型饲料厂两家,中小型饲料厂3家。这些饲料厂仿佛是一种标志,提示每一个走进张岗的人,这里有规模宏大的养殖业。

  我被邀请到“京饶蛋品经营部”喝茶,经营部负责人刘占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现在西张岗围绕蛋鸡养殖,从饲料到育种,从养殖到卖蛋,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京饶蛋品经营部就是收购了鸡蛋再运销到外地,被人们戏称为“倒蛋公司”。刘占托不仅是土生土长的张岗人,而且在“西穷东富”的年代,他们家属于西头的穷户。他的父亲刘彦彬从部队退役后,成为当地最早涉足蛋鸡养殖行业的开拓者之一,刘占托踩着父亲的脚步创办了京饶蛋品经营部。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与他们合作的养殖户已超过1000家。走进公司大门,一辆加长的大货车正在装车。一个纸箱装360枚鸡蛋,京饶公司每天发送4000多箱。像这样的“倒蛋公司”,西张岗有大大小小13家,除京津之外,鸡蛋还销往福建、广东等地。疫情三年,很多行业受到影响,而在他们这儿,养鸡卖蛋却照常发展。去年仅线上零售企业的鸡蛋销售收入就达1.8亿元。“锁井镇”“西穷东富”的现象早已成为历史,村子里的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家乡曾经有过这样的格局,他们只知道全村的百姓不分西头东头,都在奔向更加富裕的生活。

  闲谈中,我说刚才在街上看到村里还有一家叫“有滋有味”的饭店,村干部笑着回答:不是一家,村里有五家饭店。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原村庄竟然有五家饭店,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西张岗贸易活动的繁荣,这恐怕是当年“锁井镇”的人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想象的。

  我非常想知道那个因为同“冯老兰”打官司,打动了孙犁、又震撼了梁斌的“朱老明”还有没有后人。村里人说,早年间为抗拒强行摊派,领头打官司的人叫李福印,真实情况比朱老明更惨。他官司打输,倾家荡产,被活活气死了,妻子也瞎了双眼。抗日战争期间李福印的儿子李图德怀着满腔热血参加了八路军,1942年壮烈牺牲,当时他的儿子李广合只有3岁。令人高兴的是这位已经83岁的烈士遗孤依旧健在,如今四世同堂,儿孙多达20多人。当初父亲牺牲后,李广合和母亲相依为命,度过了非常艰难的岁月。我问老人现在生活怎么样,老人耳不聋眼不花,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可好嘞!

  喝茶过后,我们沿着已经把东、西张岗连接到一起的大街,从西向东走过。村子里正在整修街道,路面已经拓宽,铺设路边石的工程接近尾声。如果说街道两旁一辆接一辆的汽车,在今天的乡村已不罕见,但是,在一个村子里居然有标牌醒目的“中国石化”加油站,则再次昭示着这里的繁荣。

  贺龙元帅住过的房子翻盖过了,但依旧是冀中风格的平房。兵工厂旧址则成了卫生室,门前搭着宽阔的凉棚。

  提到张岗村,不得不提到滹沱河。这条从西向东纵穿河北平原的河流,出现在许多的传说、典籍和文学作品中。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它基本上成为了季节河。近两年随着补水工程的实施,滹沱河不仅常年有水,而且河水清澈撩人。我特意走下河堤,站在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水边,举目望去,波光粼粼。岸边一片片丛生的芦苇,微风中轻轻摇曳,点缀出秀美的河滩风光。对岸有几个钓鱼的身影,为和谐美好的风光又增添了几分悠然。

  我们忘不了当年“锁井镇”上的风云,更珍惜今天的安宁美好。其实那些血洒张岗的先烈们,追求的就是今天这样的好图景。

  (本文原载于河北《共产党员》杂志2024年3月下半月)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杂志

[责任编辑:张东振]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