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一书是由景县革命先辈王政民的部分后人和同事,为纪念他百岁诞辰而收集整理的资料,以及撰写的回忆录、祭文、诗词等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结集。其内容翔实确凿,思想朴实厚重,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革命先辈王政民坚定不移跟党走,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祖国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光荣历程,堪称是一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进行“不忘初心”教育的活教材。
1923年8月,王政民出生于景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全面抗战爆发后,年仅14岁的他就积极投身革命,参加农会组织,发动群众挖封锁沟,为共产党传递情报,筹集经费等。入党后上级交给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抗日救国纲领,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的组织,动员全民抗战。他和另外一名同志一起,深入到附近二十多个村庄的家家户户,向群众宣讲党的抗日方针和具体政策,迅速发展了十多名党员,成立了党支部。1942年,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积极开展破路藏粮斗争,仅他家所在的马沙窝一个小村就储藏了军粮三十多万斤。
1942年,日寇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铁壁合围”式大扫荡,疯狂地破坏抗日组织,杀害抗日志士。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王政民所在的原景南县第五区一百多人的抗日队伍,当时只剩下包括他在内的五名同志。他带领群众挖地道,继续承担收集和储藏军粮、掩护和转移抗日干部等重要任务。后来,他又受派遣打入敌人内部,开展地下工作。他多次白天带人将公粮送到敌人那里,晚上再巧妙地转移。他遵照区委的指示,深入敌人盘踞的县城,成功策反了一名伪军头目,给区政府搞到一批急缺的短枪和子弹。当他探知阜东县县长沈铁民同志被日伪军抓住后,便冒着生命危险及时送出情报,并遵照组织安排连夜将沈县长解救出来……
抗战胜利后,从土地改革到改革开放,王政民始终不忘初心向前闯,忠于人民忠于党。突出的贡献使他多次受到表彰,职务上也相应地不断提升,从最初的区委组织干事直到县委副书记。这从《足迹》中所记载的典型事例中,可见一斑——
例1:王政民长期负责县里的组织人事工作,却从未为子女的工作安排或职务升迁提供过任何便利。1972年,他的二儿子王海明在当时的高堡公社已担任党委委员、团委书记三年多了。由于王海明的思想进步,工作扎实,在干部群众中口碑不错。当时该公社的一名副书记有事去县里找当时担任主管干部工作的王政民,汇报完相关的工作后,顺便提起王海明提拔的事。王政民听后很干脆地说:“这事儿你别管,海明要是有能耐自己去努力,不能沾老子的光。如果靠关系上位,那就会坏了规矩,违反用人原则。”
王海明在此后的工作中,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两次荣立三等功,但在一次审查拟选拔乡镇主官名单时,仍然被重新担任常委组织部长的父亲以“驾驭全局能力不足”的理由否决了。
例2:1981年,距王政民的离休年龄还有两年多。考虑到王政民的资历和领导能力,组织上决定提名他为县人大主任。上级领导在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说还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我带头离休。他的做法得到上下一致的赞扬。
1984年他离休后,上级党委按照对他重新确定的革命履历,给予他地专级待遇。这是党对一个老共产党员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充分肯定。
如何让子孙后代发扬好革命传统,使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是一直萦系在王政民心中的重大课题。他曾多次给子女们讲述曹万海、石嘉植等革命烈士视死如归、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他曾在自己的家乡马沙窝村的地道战旧址,讲述先辈们当年如何浴血抗日、神出鬼没藏军粮……这使子孙们进一步懂得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革命信念。
《足迹》中收录的那些子孙们缅怀先辈的文章和诗词,生动地抒发了他们继承遗志、砥砺前行的雄心壮志。王政民离休以后,更是自觉发挥余热,加强对后代的理想信念教育。除对子孙们出现的思想问题及时进行诫勉教诲外,他还凭借自己几十年革命工作的丰富经验,协助他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具体难题,促使他们迅速地成长起来。
王政民育有三子三女,个个都很优秀。大儿子王海亭的表现最为出色。他1960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1964年毕业后被国家选拔到洛阳中国导弹研究院,投身国防科研事业。他遵照父亲的教诲,全心全意报效祖国。在担任研究室主任兼书记等重要职务后,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数个研发项目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一等奖和二等奖。王海亭的女儿王东梅,则是孙辈中的佼佼者。她从父亲就读过的北京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也像父亲一样投身于国防科研事业,从事航天探月工程研究。由于业绩突出,她荣获“探月工程三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和“中国航天基金会基金奖”。
受到王政民教诲最多的,是他的三儿子王海顺。每当他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父亲总是及时对他进行诫勉谈话,拨亮他心头的那盏灯。
1992年12月,时任景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王海顺,被调到全县出名的“老大难”孙镇乡担任党委书记。因为在他之前的几任书记,都有被人殴打的记录,致使他压力很大,直想打退堂鼓。王政民知道后把他喊回来,鼓励他说人才必经磨练,要敢于迎难而上。告戒他说工作千头万绪,要学会抓主要矛盾;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好一班人的作用;要依靠群众,搞好调查研究。同时,帮助他分析了孙镇乡的具体情况,找出工作的切入点。海顺很快就克服了畏难情绪,上任伊始就出重拳打击黑恶势力,使社会风气大为好转;他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开挖了孙镇渠,使全乡最穷最乱的西街村千亩盐碱洼变成了高产稳产的良田,彻底解决了贫困村民的温饱问题;多策并举,大力发展乡办企业,积极扶植私人企业,使孙镇乡的工副业得到长足发展。从1992年末至1994年末两年间,乡财政收入增长了两倍多。
1996年1月,景县合乡并镇,全县乡镇级领导干部大交流。王海顺被调到洚河流镇任党委书记。因当时镇政府前期亏欠的巨额借款无力偿还,全镇教师三个月、干部六个月没有发工资了。他一进办公室,要工资的、讨账的就排上了队。最揪心的还是那几个在建的核心企业,因为财务纠纷成了半拉子工程。他回家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说,工作的衔接是开局顺利与否的重要环节,肯定或者否定上任决定民心的向背,而民心向背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组织对你党性的考验及群众对你人性的检验。海顺回镇后马上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一是统一思想,充分肯定历任镇领导带领广大群众创造的业绩,分工负责寻求再续辉煌之路的方法;二是正视困难,发动群众寻求破除困境的措施。很快就有许多能人志士、退休老干部、农村老党员前来献计献策。村镇干部士气高涨,呈现出万众一心谋发展的好势头。他卖掉书记专车,多方筹措资金,很快还清了拖欠教师和干部的工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此做了专题报导。随后他马不停蹄地带领干部群众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投入到跑资金、上项目、促销售的振兴经济的新征程。到年底,还了200多万元旧账。
1997年5月,组织部门顺利通过了对王海顺提拔的再次考察。他很快被任命为衡水行署对外办公室副主任兼招商局副局长,分工负责招商业务工作。此后的几年里,他又先后兼任了市项目审批中心常务副主任、担任市政务服务中心兼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衡水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和网络信息化办公的电子政务模式,是衡水市政府职能转变和廉政建设的重大亮点,中纪委和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领导先后前来调研指导工作,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王政民是1997年12月22日离世的。那年秋天,就在海顺调到衡水工作不久,刚接手组织衡水地区每年一度的中国厦门招商洽谈会的准备工作,父亲就不慎摔倒造成大腿骨折。海顺只能晚上回景县医院看护,结果却被父亲赶回来。父亲对他说:“你媳妇和你妹妹都很孝顺,用不着你。你才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好的开局很重要,不能耽误工作,快回去吧。”从厦门回来后,王海顺又被派遣到各县去了解项目落实情况。等到上交调研报告后,他马上托北京的战友联系好医院,还没有来得及回家劝父亲前去治疗,就传来了父亲因为心梗去世的噩耗。海顺清点老人的遗物时,没有发现任何贵重物品,只有一千元现金存放在橱中。他满眼含泪地望着父亲这一生的积蓄,老人平时省吃俭用,却常常接济生活困难的战友和乡亲;老人在弥留之际还嘱咐儿女们,别忘了给老家马沙窝村修油面路捐款……
王政民带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理想和追求走了。他身后留下一行闪光的足迹……
原载《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