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公安分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突出作用

2020-03-11 22:40:46    来源:中国视窗    作者:

  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来,呼兰公安分局始终将其置于先导性、战略性地位,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历经三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点线面结合、整体性联动”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对全区动态治安的驾驭能力显著增强,“打防管控”的综合能力和成效质态稳步提升。使得呼兰公安分局能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能够敏锐判断疫情形势,快速切换到战时思维、启动战时机制、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措施,推进过程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实现了外来人员第一时间落地核查、重点人员全部动态管控、进出辖区车辆全部设卡检查、娱乐场所全部关停、全区社会治安大局总体平稳、目前暂无确诊和疑似病例的阶段性工作成效。

  一、巡逻防控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在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工作中崭露锋芒

  一是加强正规化、专职化巡控力量建设,指挥更顺畅、集结更迅速。

  分局把巡警大队作为整个巡逻防控体系的骨干力量,放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来考量,转职能、调结构、优模式、强力量,进一步推动实战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巡警大队所有民警辅警融入体系、推向一线、参与实战。2019年12月,分局又借助机构改革撤并之契机,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支持,将巡逻辅警大队、机动训练大队合并到分局巡警大队,重组巡控管理体制,实现了全局整体警力无增长下的巡逻防控体系升级再造,其指挥更扁平化、职能更专业化、运作更规范化、效能更实战化。在重组巡警大队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区镇两级巡逻、执法、执勤队伍,警力增至100人,实行住宿、训练、使用“三集中”管理,以之为主力和尖刀,辅以机关合成行动队,保证全天候应对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既从根本上减轻了基层派出所的负担,又大大增强了应急处突的专业性和实战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呼兰分局按照上级防疫指挥部的命令,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于大年初一凌晨2点,在10分钟以内完成了“尖刀班”的集结,30分钟以内完成了“主力部队”的动员,1小时内完成了5个进出呼兰城区卡点的全部“落位”,“跑”赢了与疫情蔓延的竞速,赢得了“外防输入”的先机。

  二是巡控点位设置更机动、灵活,调整、撤并更快捷、高效。

  分局近年来着眼扎紧全区治安屏障,坚持治安卡口设置与路网发展同规划、同建设、同使用,通过固定设卡与流动设点相结合的办法,对省市区际交界主要交通道口和高速公路出入口布设防控圈。目前建成在用7个移动卡口、5个固定卡口,在创新卡口管理体制机制的带动下,盘活了卡口堵控资源,形成了“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的“全天候、机动化”设卡盘查创新模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收获奇效。

  疫情防控阻击战启动至今,呼兰分局累计投入警力5652人次,出动警车1890台次,检查车辆102392台次,检查193271人次。经过对各卡点的数据汇总、分析研判,基于卡点检查车辆人数远高于其他区县的工作实际,分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党委主要领导及时果断向区委区政府提出科学设立防疫检查卡点的建议,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发展,又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铁路部门提出暂时停办呼兰区内5个火车站客运业务的建议,扎紧入区篱笆。紧跟高速口、火车站关闭情况,对巡控卡点设置进行灵活调整,在卡点警力投放上进行科学配置,将工作重心放到公路出入检测上,为守好哈市“北大门”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二、“网格化警务”建设初具雏形,在疫情防控“内防扩散”工作中小试牛刀

  一是户政基础工作“网格化”。

  呼兰区下辖10个街道、39个社区、162个村委会,常住人口54.6万人,人情社情错综复杂。呼兰公安分局根据本地区动态治安特点和规律,一切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紧紧抓住重要领域,扭牢关键环节,把网格化警务作为联系人民群众、挖掘防控资源、组织群防群治工作的平台,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实有人口管理为抓手,大力推进网格化警务建设,充分发挥网格化警务扎根基层、直面群众的优势,将网格化警务打造成最前沿的作战单元,把治安防控的触角伸向各个角落、覆盖全部区域,以区域“小平安”带动全区“大平安”,促进治安防控网络日益完善。设立127个网格警区、配套127个社区民警“网格员”,组织网格化工作人员1523人、红袖标工作人员1402人,“网格警长”集入户调查、信息采集、防范宣传、社区巡防于一体,专注于自己的责任田,实实在在地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坚持不懈地整合各种防控要素资源,放大品牌效应,依托“一村一辅警”制度,同时发动村屯干部、治安积极分子、信息员等社会力量2300余人,打通“最后一公里”,实施“一圈、五线、七点”整体布局模式,对162个村、384个自然屯全部实行动态管控,不断筑牢防线、织密网络,形成了“实时、严密、高效”、“无盲区、全封闭、无缝隙”的网格化动态防控格局。

  疫情防控工作中,分局充分利用“网格化”工作积累的人熟、地熟、信息熟的强大基础工作优势,对各级各部门推送的数据、信息、线索及时进行核查,截止目前已经核查外地返乡人员7662人,核查率100%。“网格警长”在自己的“网格区”“责任田”进行地毯式排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排查出外省来哈人员102人,及时上报街道乡镇政府及卫健部门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出现疫情传播扩散。

  二是社会面管控“网格化”。

  社会面管理防控是现代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呼兰公安分局按照屯警街面、动态设防的总体思路,经过三年的深化发展,在“点、线、面”上,已经形成“多警种合成、网格化布防、全时空控制”的社会面管理防控格局。其主要由三个梯次的力量组成:其一,以人员聚集区域为,武装备勤,重点管控。由巡警编队,分3大责任区,全天3辆武装巡逻车,配备必要武器、警械和装备,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武装巡逻或蹲点驻守,屯警街面、动态管控,作为紧急处置的主力军,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其二,以干道路网为,巡逻接警,快速反应。按照“建在所上”的原则,推进以派出所治安巡防民警辅警、兼职巡防保安队伍为主体的管理防控机制建设,根据辖区路网格局调整、治安警情变化,合理划分巡区和巡段,全天候运作,有警接警、无警巡逻,确保见警率和管事率。其三,以社区村屯为,全域覆盖,不留死角。抽调机关55周岁以下男民警,组建机关合成行动队,配合巡警、派出所每天重点时段开展常态化编队巡逻管控,车巡、步巡结合,既有效策应全区大巡防,又作为应急处突的支援力量,随时拉得出、用得上、管得住。目前,城乡路路有警车、处处见警察、时时闪警灯,成为平安呼兰的一张亮丽“名片”。

  围绕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呼兰公安分局依托社会面管控“网格”,设立“1、3、5”分钟处警圈23个,24小时接收市局和分局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指令,有效开展街面管控、妥善处置各类偶发情况、突发警情、矛盾纠纷,确保第一时间妥善化解。累计处置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维护菜场、超市等民生类场所排队秩序2000余次,避免出现人员聚集等风险隐患。

  三、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渐显成效,在打击处置涉疫情违法犯罪中利刃出鞘

  基层队伍建设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分局在开展各项工作中,都始终将队伍纪律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民警辅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特别是在近年开展的扫黑除恶工作中,分局党委抽调基层各单位民警进入扫黑办,全面开展线索核查、专案打击工作,从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党性原则、强化纪律作风、严格依法办案等方面,在实战中练尖兵、练精兵。经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淬火历练,基层民警队伍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守土尽责意识,极大提升了公安业务能力和打击办案水平。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各基层单位班子领导同志带头参战,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标杆引领作用,现职领导干部主动请缨,业务骨干各司其职,20余名同志退票放弃出行计划,迅速进入决战状态,663名同志走上一线,105名机关民警组成35个特别行动小组沉入社区,全体参战同志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斗争精神,牺牲奉献热情空前高涨,担当尽责意识空前提高,不畏艰险、主动请战比比皆是,主动工作、积极作为蔚然成风。尤其是在扫黑除恶专案打击工作中成长起来的42名基层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决战决胜时刻,被分局党委委以重任,投放到基层一线单位,快速、精准、依法打击涉疫情违法犯罪案件,重点打击妨害公务、阻碍执行职务类、虚假贩卖防护用品、不配合执行政府决定、非法聚集等行为,向社会传递出呼兰公安党委坚决向妨害疫情防控的突出违法犯罪行为“亮剑”的坚决态度,受到了党委政府、上级公安机关以及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责任编辑:吕红玉]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