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财政人的党史观

2022-01-28 18:17:10    来源:中国视窗    作者:

  朋友给我推荐《觉醒年代》的时候,说她从第一集哭到最后一集。我的感觉是,她太夸张了。待我看完这部电视剧,才知道她没有广告嫌疑,也不是矫情,而是在中国最最危险的时候有那样一群我中无我大写的人,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感动、感恩。

  我在财政系统工作25年,党龄17年,惭愧的是,直到前几天抄写《中共一大到十九大极简史》这篇文章,才注意到中共六大是在莫斯科召开的。当时我脑子里立刻画了个问号,中国的地盘很小吗?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什么跑到人家外国去开这么重要的会?其实在学校早就学过相关知识了,但那时只是应付考试,很少往心里去。我为当年的幼稚羞愧,更为而今的无知汗颜。怀着疑问,立刻百度,原来,1928年的中国正处在白色恐怖时代,中共五大以后,汪精卫叛变当了日本鬼子的走狗,六万多共产党员被屠杀得还剩一万挂零,这一万名党员还多数相互联系不上,过着人心慌慌、性命不保的日子。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岂敢在自家门口开会?国已不国呀!不能主动往人家案板上、铡刀底下伸脑袋吧!我泱泱华夏,竟没有这些先驱者的立足之地,他们能怎么办?走投无路,报国无门,他们只好向共产国际求助,然后排除万难到苏联开会,那该是怎样血腥又无助的岁月?我想了解更多内容,就到《学习强国》平台搜索,果然有一期关于中共六大的《百家讲坛》,其中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在开会途中被日本特工盯梢盘查一路的解说,着实让我紧张又难过。他们化妆成古董商,不断变换出行目的地,又把所有证件销毁,才算过了一关又一关,后来如果不是遇见李立三,他们因证件全无根本联系不上组织,更难说如期抵达莫斯科郊外的“五一村”会场。一栋欧式三层小白楼,来自中国各地140多名中共代表召开了自中共一大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长达24天,都有点孤注一掷的味道了。生存,还是毁灭?共产党面临着生死存亡,伟大的信仰当然能够战胜一切,最终,他们赢了。但赢得有多难,多苦,多累,多痛,谁会深究呢,多被时间的车轮轻轻掩盖了吧?结果论的结果,永远胜者为王,胜利者可以“白日放歌须纵酒”,可以“三军过后尽开颜”,只是,胜了的“他们”还是完整的“他们”吗?还是曾经那个少年的“他们”吗?这么一想,不由心疼,抄笔记的手有点抖,伤感的泪滴落下来。我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因抄党史笔记哭。

  通过这次对中共六大的深入研究,我总结出党史不是干巴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背景什么的,当然这些值得学,但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一代代共产党人那种拼命求索真理的精神,对信仰的无限忠诚,因为爱这个国家而自觉扛起的责任担当,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始终保持干净灵魂的情怀。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必须全面学,深入学,学深悟透,才能在历史深处沿着那些革命先烈、榜样楷模的足迹,走向更加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党的自己。

  我身边不乏“你让抄笔记抄笔记,你让写体会写体会,你说开会就开会,你说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党员同志,规定动作没问题,自选动作就马马虎虎了。我们日常工作并没有忙碌到一天24小时都殚精竭虑,甚至一天连续8小时马不停蹄的时候也不多,可自主学习党史的人为什么没多少呢?因为历史对一些人来说是早就过去了的,不重要,现在和未来才是他们生存所必需的。

  那么,“现在”是什么?难道是从天而降?不!那是太过漫长曲折的“过去”一步一步艰难走过来的呀,万里长征,一百年行程,没有过去,哪来现在?更何谈未来!

  所以我们要在党史中学习,在党史中思考,在党史中前行。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学习中就看你能悟出什么,悟出多少。关于那代人的情怀,那些血泪、那些精神,我们究竟在安逸的环境里丢了没有?是否变得健忘,还是我们在自己的小日子里已变得无情。一句“永不叛党”,让多少先烈受尽酷刑视死如归?一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多少中共党员舍小家为大家?哪个政党说过“人民万岁”这样的话?哪个朝代种地的农民不纳税还有补助,还有医保和养老金?如今条件好了,国家强大了,又有多少舍生忘死的革命前辈、大公无私的人民公仆有机会享受?他们似乎只是在铺路,在牺牲,在奉献,我们才是真正的受益者。当我感慨万千,热血沸腾,党史学习教育立刻变得生动起来,形象起来,荡气回肠起来。

  《学习强国》平台有专门的党史视频,有战争影视剧、红歌、革命小故事、纪录片、新闻、诗朗诵等,我很喜欢看,天天看。

  一些人是值得一遍遍回忆的。

  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因工作起来太投入,竟把墨汁当成红糖吃掉了,还挂着一嘴墨对关心他的母亲说,可甜了,这是真理的味道。

  长征途中不幸受伤被捕的红军师长陈树湘,在担架上趁敌人不注意用手把肠子掏出来绞断了,以死明志,牺牲时年仅29岁,被人们称为“断肠英雄”。

  35岁的杨靖宇牺牲后被日本鬼子残忍剖腹,当他们看到这位年轻的抗联英雄仅凭着一肚子树皮和棉絮在同他们作战,不由肃然起敬。更让人无语的是,杀死杨靖宇的并非日本人,而是“自己人”,“老乡”告密,“手下”击毙,比农夫与蛇的故事更可怕可恨。

  一些歌曲是值得一听再听的。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失了牛羊,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英勇地牺牲在山间。”

  “最后的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一些场景是值得我们这些见证者骄傲的。

  远的不说,只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世界多少糟糕国家,我们14亿人的大国,却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在这样天长日久的革命洗礼中,我悟到“珍惜”二字。

  作为财政人,日复一日的数字工作让人很容易麻木,不出错就好,帐清楚就行。如果学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 ,就会更高地要求自己敬业,毕竟,寒窗苦读十几年,才赢得这么一份体面又相对安逸的工作。多少人风里雨里,干着脏累差甚至高风险的活儿,我们却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这样够不够呢?显然不够,太狭隘,完全是利己的角度,没任何情怀。这种带着“私”字的服务是不会“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例子太多了,急功近利的人往往铤而走险。

  情怀是什么?如果面对一笔财政资金,你能更深一步想到,这不是自己腰包里的钱,这是国家的钱,我们是替这个国家在理财,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必须倍加珍惜看上去这不起眼的方寸岗位,才能心无旁骛、公而忘私地对待一张张报表、一本本账簿,国家也因此有可能少遭一分钱的难,这就有点儿情怀的意思了。情怀就是在预算决算的时候,在组织财政收入的时候,在拨付每一笔资金的时候,能够看到的不仅仅是数字,还有数字背后的故事。也许就解决了一些老人的养老或医疗困境,也许就帮助了几十个面临失学的留守儿童,也许就有一批惠及全县人的工程急等筹建,也许就有成千上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困农民感受到党的温暖……你不知道举手之劳会帮到谁,当你怀着感情工作,你的悲悯心在,热情在,信仰也在。

  关于《觉醒年代》,有篇公众号上的文章特别打动人,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从前没人知道他们的革命故事,电视剧的功效就是,让大家看到活生生的从前。扮演陈独秀的于和伟说,正当叛逆期的女儿因为这部剧,跟他不停地微信互动,问那么长的问题,他很感动。感动的岂止演员和演员的家人?分明是更多人。一张陈家兄弟的墓碑照打下太多人的眼泪,墓碑前摆满了鲜花,陈乔年的墓碑旁还放着一个新鲜的红苹果。不少00后开始关注清明节,并专程去看望烈士,悼念革命先烈。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党史、铭记党史、以史为镜、以史为梯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张东振]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