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效礼近六十载学雷锋纪实

2022-03-03 16:18:01    来源:中国视窗    作者:

  “糜不有始,鲜克有终”、“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他是学雷锋征途上的‘常青树’、是学雷锋百花园中的‘四季海棠花’”。这里记述的是坚持到底学雷锋,一辈子做好事的原淮阴区国土局副局长兼纪检组长、退休干部刘效礼,五十五载学雷锋情暖世民心。他以雷锋为榜样,做了大量好事,赢得了军内外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刘效礼学雷锋坚持做到“五个一样”即在部队和地方一个样,当战士和当干部一个样,基层和机关一个样,高潮和低潮一个样,年纪轻和年纪大一个样。

  刘效礼同志一九六三年入伍,正赶上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之时,当时刘效礼和千千万万要读毛主席的书的人一样,买不到《毛泽东选集》,他决心用三年时间抄好《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一九六四年江南的盛夏季节,气温经常在38度左右,他克服困难,在最炎热的三个月里,抄好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正当他动手抄第二卷时,省军区后勤部吴振琳副政委来看望他了,特地把一套《毛泽东选集》送给他。此后他更加刻苦攻读毛主席著作,写下了16本、共计九十六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日记,从书籍和报刊上摘抄了一千多条马列和毛主席语录。刘效礼学习毛主席著作,贵在实际行动中努力实行和应用毛泽东思想,他除了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身影,遍布镇江市的车站、码头、公共场所和服务行业。

  四年如一日的坚持做到每逢星期六晚上,到镇江市中泉浴室为顾客擦背、递毛由、倒痰盂等什么的;他三年为镇江市黄山园艺场黎明大队二队订阅《新华日报》;他用自己的津贴费购买了六千余册毛主席著作单行本,送给了上海到乌鲁木齐、北京、哈尔宾等13个途经镇江站的旅客列车;南京、苏州、镇江、南通、盐城和淮安6个军分区招待所;镇江市十二所大中学校和驻军周围的广大群众。镇江街头出了一个“军民情谊深似海,无名亲人送宝书”的墙报专栏,这“无名亲人”就是刘效礼。更令人震撼的是,刘效礼一九六九年退伍时,部队发给他230元退伍金,他只留下30元够到家的路费,竞然拿出201元2角买了一千一百八十册毛主席著作单行本,托战友送到有关单位和广大群众,这在退军史上实属罕见。“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他可算称得上是称职的红色宣传员。

  刘效礼退伍回乡后,把学雷锋的好传统带到了基层。他蹲点在刘桥大队九队的一天,下了一夜大雪的早晨,他把各家各户门前的雪扫清,当扫到五保户刘大妈家时,他立即到她家看了一下,问寒问暖,得知刘大妈身体不适,几天没出门了,他有意识的把马桶盖揭开一看,几天没倒。他端起马桶到外面倒了。五保户刘大妈激动的说:“效礼啊,男同志倒不得马桶”。

  退伍回乡后不久,省军区后勤部领导派专人到他家给他送来了相当于一个新兵入伍时的全部被服,母亲听说他不要这些服装后,流着泪对他说:“你当兵六年我们没见你一分钱,连队首长背着你给我们寄来了20元钱,你知道后还叫我们把钱寄回去,你看你婚姻未定,两间不避风雨的草房,衣服一定要收下来,此情此景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他说服了父母亲,花了三块多钱把被服原封不动的寄回原部队,不久省军区后勤部首长,给地方政府寄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退伍军人刘效礼的事迹,在淮海平原,跃进河畔,广为传颂。

  一九六三年到一九七一年的八年时间里,由于刘效礼学雷锋成绩显著,五级领导机关联合采访组,对他在部队六年、基层二年的学雷锋情况作了总结,《新淮海报》、《新华日报》,分别于七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和七月五日以五千字的长篇通讯作了专题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同时作了播出。

  刘效礼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里时刻想着党和群众。他一九七三年到一九八六年在汤集乡工作期间,从乡人武部长到乡党委副书记,他时时、事事、处处以雷锋为榜样,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的不幸消息传来,刘效礼寝不安席,食不甘胃,当时他的父亲生病住院,家庭经济也困难,想到灾区人民更困难,他把自己的一辆自行车卖了一百三拾多块钱,以“刘爱民”的化名给灾区人民寄去一百元现金,又花了三十多元钱买了马列和毛席著作,一并寄给了灾区人民。

  淮安市淮阴区沈圩村八组田宇林烈士在老山前线光荣牺牲后,身为乡武装部部长的他十分关心烈士家属,当知道他缺柴油打麦场时,就把乡政府分给他的三十斤柴油及时送到老田家,解决了他一时的燃眉之急。冬天来临了,他家缺煤取暖烧火,他把乡政府分给的五百斤无烟煤,及时送到老田家。曹圩村六组严启华,身体有点残缺,家庭经济困难,当他得知生产缺少化肥时,他两次购买化肥送给老严,增强了老严生产的信心。汤集村五保户王兆一、汤发高原住的是一间低矮草房,在他的过问下,村干部给他们盖了两间砖瓦房。逢年过节,他买上粉丝、猪肉送上门,买上春联贴起来,增加五保老人过节的喜悦心情

  在淮沐河畔的一次实弹投掷中,新民兵王长松因过度紧张,把手榴弹丢在后面仅一米远的地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一个健步冲向前,把他按倒在掩体里,一下子趴在他身上,与此同时,手榴弹爆炸了,掀起的尘土把他盖住了,没有伤着他,为此淮阴县武装部党委为表彰刘效礼临危不惧,舍已救人的精神,特给他记了三等功,并号召全县民兵和民兵干部向他学习。

  正值刘效礼准备迎接江苏省军区和南京军区检查武装工作时,他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女儿刘红霞生病,急需到医院治疗,当时他实在离不开身,就打电话给他自己的爱人说:“你先带小孩到医院看一下,等检查结束后,我及时回去看望孩子”。应治疗不及时,女儿留下了左耳传导性耳聋,不久后他又接到老家二叔的电话,说:“你父亲病危,速回来看望”,他回电话给二叔说:“家里的情况请弟弟多照应一下,因为我乡武装工作代表江苏省军区迎接南京军区检查,武器库的整修,枪枝的擦拭,武装基干民兵的集训,汇报材料的赶写,都落在我一人身上,待军区检查结束后再回家看望”。第二天早晨,他叔叔又打电话来说:“效礼啊,你立即回来,你父亲已病故”。他回家把父亲的丧事办完后,又立即回到乡里,全乡普通民兵刻木制枪八百多支,民兵军训方兴未艾,县武装部在该乡开了民兵军事训练现场会;选拔和培养女民兵营长的做法在《东海民兵》上作了介绍,十三个村女民兵营长,大部分都入了党,其中有一名女民兵营长,被提拔为乡纪委书记,跨洪村女民兵营长张晓华“不打衣橱打枪橱”的先进事迹,经县武装部徐井荣科长的采写,后被解放军报副刊刊登。待军区检查结束后,给该乡武装工作较高评价。此后,刘效礼先后被江苏省军区和南京军区授予“优秀专职武装干部”称号。出席了江苏省军区首届专职武装干部代表会。《东海民兵》以“雷锋部长刘效礼”为题做了专题报道。

  刘效礼一九八六年后先后在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门工作,在这五年多时间里,他又把学雷锋的好传统带到了机关。有一次在五里乡看见一位妇人在路旁哭泣,因男孩在淮海中学读高三,回来拿粮食,无粮带走,又临近高考,急哭了妇人,他了解情况后,回城拿自己的购粮本,买了二十斤米送到淮海中学赵金龙手里。又一次在韩桥乡,蹲点时发现在床上躺着的洪玉仁老人,很像深山老林里的长头发人,洪玉仁家境贫穷,他上前问老洪,你的头发长的这么长为什么不理一下,老洪说头发长好护护寒,他得知在四平战役中立过功的老复员军人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即回城拿来自己刚买不久的一顶新棉帽,到韩桥乡送给了老复员军人洪玉仁。后乡村干部为他盖了三间砖瓦房。

  “我希望从我们这次中央全会之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的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刘效礼以雷锋为榜样,在攻读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的同时,还注重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先后参加了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和南京大学研究生院举办的房地产开发和土地管理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不断的实践,刘效礼学雷锋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有较高的升华,他有较高的顶层设计能力和较强的宏观决断能力。“人类总得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他在发现、培养、宣传、推广和总结经验上做出了较大贡献。在县纪委和组织部门工作的五年多时间里,总结出二十多条典型经验,被国家级、省、市报刊刊登推广,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在组织部门期间,他在分管淮沭片8个乡镇党建工作时,分别参与总结了“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党群共富小组”、“党员带头学科技”和“农民党员学马力”等一系列典型经验。在县纪委他深入到刘老庄乡红星村搞调研,参与总结了“给党员过入党生日”的典型经验。《农民日报》于一九八九年十月三十日在第二版刊登了“别开生面的党员教育课”的长篇通讯,并配了编者按:“江苏省淮阴县红星村党支部采取‘给党员过入党生日’的‘土办法’教育党员,这可谓是加强党员教育的一着‘高棋’,值得各地借鉴”。

  刘效礼在宣传上既重视写,又注重讲。他先后在十三个乡镇党员大会上做十三大理论的演讲,他认真做准备,每次脱稿的精彩演讲,搏得了广大干群的高度赞赏。他采取引经据典的演讲方法,如在讲到安定团结时,他就讲:“一张书来只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把罗马的斗兽场、巴黎圣母院、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把这些大的历史古迹联系起来讲。在讲到党的任人唯贤路线时,他讲“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刘备三顾茅芦请诸葛“、“萧何月下追韩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把这些任人为贤用人为国的千古佳话和盘托出,党员干部听后说,真能像这样做,何愁栋梁人才不涌现,国家不兴旺。当讲到“从严治党”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他就讲到用“三挥三斩”的精神从严治党,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汉武帝挥泪斩亲甥”,“包文拯挥泪斩亲侄”,广大党员听后拍手称快,都说能这样从严治党,何愁我们党风不好,民风不正。党中央十分重视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刘效礼同志二十多年前总结的用“三挥三斩”的精神从严治党,在当前更具有现实意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通过对这些忧国忧民的话语的重温、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理解和实践。“为人民,他可以把心都掏出来”,“他半碗饭也要匀开吃”。一九九八年在果林场扶贫时,他发现特困户魏林渠因交不起学费小孩失学,家庭生活困难,他立即回家背上50斤大米,并带上500元钱,到徐林渠家让老魏小孩继续上学,后几年,他一直接济老魏家三个小孩一直上学。有一次在果林场敬老院走访时,看到用柴草作燃料的生活用灶,给老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他毫不犹豫的把自家的一套煤气灶具送给了敬老远,并说气用完了,我负责给你们充。云南丽江的地震,内蒙古的雪灾,他都先后给灾区人民寄去了慰问信,并从工资中寄出了200元现金。

  向雷锋同志学习就要像雷锋那样,勇于创新,勇攀高峰。他在任县国土局副局长兼纪检组长的十一个年头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勤于思考。一九九七年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十一号文件下发后,他深入到本县韩圩乡向广大党员宣传国以民为宝,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的道理,就如何搞好耕地保护等问题与乡党委、政府及其基层土管所的同志一起学习、研究、制定出台了“划定党员耕地保护责任区”耕地保护措施,全乡273名党员划区包片保耕地,“273双手撑起农田耕地保护伞”,这一经验和做法在一九九七年八月三十日《中国土地报》头版头条做了报道,在全国土地管理系统引起较大反响。刘效礼为了吸引群众参加土地管理,拓宽监督渠道,缓解干群关系,维护安定团结,推出国土管理 “议管会”制度,“议管会”的主要任务,就是上下合议国土管理大事。这一做法在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七日《国土资源报》头版刊登,并加了编后语,给予了较高评价:“淮阴局推出的‘议管会’是一个创造”。他先后总结出的“国土所长写论文”、“国土所长离任审计”、“国土人员执法过错终生追究”等做法先后被《国土资源报》、《中国纪检监督报》刊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刘效礼几十年来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省军区后勤部汽车连的四年时间里打井水洗着碗筷和衣物,没用一滴自来水,他说:“自来水不是自来的”。一个木梳六十八齿,掉了五十八个齿,他还继续用,舍不得扔掉;一双袜子补了又补,足有半斤重;在部队一条裤子打了五十几个补丁还继续穿,把节约下来的服装上交上级,减轻人民负担。他在汤集十三年工作期间,拒吃请、拒收礼,有口皆碑。他在八六年调回县城时,主要领导要派车递他回城里,刘效礼拒绝了领导的好意,他背着被包,拎着提桶,自己乘着公共汽车回到城里,后来广大群众说:“刘书记调走,没带走我们群众的一根草枝”。在县纪委工作期间,他骑自行车跑了十三个乡镇,调研纪检监察工作,没在财务上报一分钱差旅费。赵集土管所所长朱志龙从他家出来时感动的热泪盈眶,说刘局你家里是五无“无彩电、无收录机、无冰箱、无洗衣机、无沙发”,像你这样清贫的副局长实属罕见。一九九四年淮安市电视台的同志在他家采访出来时,因在他家只看到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一个旧站橱和一个五斗橱,还有一个坏了碗口大的藤椅,两个同志眼睛湿润了。

  “松间明月常如此,身处浮云何足论”……雷锋的职务不算高,是个班长,但雷锋的思想与日月同辉,雷锋的名字与宇宙长存。作为一名党员、副局长兼纪检组长,不仅对工作是那样赤诚,而且在廉洁自律方面也时时、事事、处处都保持着一名党员干部的良好风范。他对自己提出了“五不”要求,即眼不红、嘴不馋、心不贪、手不伸、身不沾。他常说:“人民给予我的权利,我要用得公正无私。”1998年9月的一天晚上,河南省商水县一胡姓供销员找到刘效礼家,请求刘局长同意订购价值25000元的250份关于耕地保护方面的中共中央11号文件挂图,并说现在社会上是一人苦钱大家用,说着便从口袋里掏出5000元钱塞到刘局长手里,要求收下,刘效礼义正辞严地说:“我只能秉公办事,不要说送钱,你就是送个‘金老鼠’也不管用。”

  几十年来,刘效礼从未用一次“特权”,未谋过一次私利,未收过一次礼品礼金。广大群众由衷的称赞他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农民日报》于1994年第一版以“坚持不懈学雷锋”、《中国土地报》于1994年3月第二版“三十载学雷锋情暖众人心”、《中国国土资源报》在第四版以“不接受敬香的土地爷”和《江南时报》于2000年7月23日第七版以“无怨无悔公仆心”为题先后对刘效礼学雷锋的事迹做了报道。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长期坚持这一至理名言,主动挑战自我,自找苦吃。多次劳动了一天的他,从第一班岗一直站到天亮,使7位同志得到了休息。一次在黎明二队挑粪水上山浇果木中,咬紧牙关坚持了半天,汗水湿透了军衣,在回来的路上顿感头晕眼花,口吐鲜血。他多次退掉淮阴市首届人代会和军分区大会秘书处发给的车补费,坚持走回离城约70多里的西宋集乡老家。刘效礼在党建工作上总结了“三论四个机制”和“三会一储”的工作经验。他看重“四个机制”中的激励机制和“三会一储”中的信息发布会。在激励机制上,定期采访优秀纪检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召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县直机关负责民主评议党员的七天时间里,他跑企业下工厂,在一个星期天就跑了14个单位,总结出“三创三争”即创党建工作一流成绩,争做优秀党务书记;创企业最佳经济效益,争做称职厂长;创企业优质产品,争做合格工人。受组织委派,在北吴集乡半个月的扶贫工作中,总结出“一兴三富”即科技兴乡,达到富村富组富民。刘效礼总结的“‘三论’‘四个机制’”、“三会一储”、“三创三争”、“一兴三富”的工作经验,在沉睡了30年后的今天推出来,对党建、工业、农业三大块上都有借鉴作用。

  刘效礼参加工作五十五年来,从没有痛痛快快的休息过一天,从没有带家人或自己到哪里去玩过一天,退休了,但他没闲着。

  “军事家活动的舞台,是建筑在各个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借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活剧来”。 退休后他办起了养犬厂,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导演出令人称道的活剧来。刘效礼同志退休后,一如既往的坚持不懈学雷锋,在学雷锋的征途上,又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开创了中国养犬界的先河。他办了藏獒养殖场,又办了“掌心藏獒网”,办“掌心藏獒网”的初衷不是为了商业炒作,而是为了宣传正能量。他把中宣部发布的时代楷模,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和人民日报刊登的时代先锋,放在网上,便于犬民和网民学习。他不愧是宣传正能量的导演师,正在筹办‘三大展’,“‘三篇’、‘三赞’”展。“三篇”即是‘爱国篇’、‘爱民篇’和‘清廉篇’;“三赞”即是‘楷模赞’、‘先锋赞’、‘英烈赞’。把掌心藏獒网办成三个平台的作用即人生出彩的平台、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和献言献策的平台。如在献言献策的平台上,他提出四点:一是建议国家把中国的养犬业当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二是省和国家要建立一所大专学历以上的专业犬校;三是扶贫要做到“三扶”即:扶志、扶技、扶资;四是建议军队建设要(以法治军、科技兴军)。这一献言始见于2015年《掌心藏獒网》。

  “胸怀宇宙志,情系世民心”,他提出“爱犬人更要有爱民之心”,中国人要提倡一分钱精神,中国13亿人,每人捐一分钱就是一千三百万,每人捐一角钱,就是1.3亿,每人捐一块钱,就是13亿,这笔钱不论用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哪一个灾区,都能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他还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就是建议国家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扶贫济困的机制,又不是摊派,又能达到每个人都能出点力,这样做既能增强中国人民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又能提高中国人民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宿感。他把中国红十会总会的地址和邮编等项目放在网上,方便爱心人士捐款,他率先垂范,在国内先后给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四川省委书记刘奇宝,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等寄去了慰问信,并给灾区人民寄去慰问金。当2013年菲律宾发生大水灾时,他向菲律宾人民寄去了200元现金,一位朋友听说后,有点不赞成,说菲律宾总统会和我们国家对着干,而他却说:“中国人肚里能撑船,中国人肚里能行舟”,当他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菲律宾一位妇女老人说连买盐的一元钱都没有,他很受感触,他又把身上仅有的二百元钱又寄给菲律宾灾区人民,也就在这时,他的夫人于春英患白血病病故,再看自己的存折上只有90多元钱。写到这里,既震憾又多几份感叹!他还说:“当终结自己的生命体时,在主客观条件允许下,立争存折上不超过百元钱,真正做到‘双无百’”。

  他每天都要记住 “空无极”三个字。即: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和极致。他常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那些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和做事做到极致的历史人物来警醒自己,激励自己和鞭策自己。如为国为民誓死如归的文天祥;忧国忧民爱民敬民的范仲淹;心系民生爱民如子的郑板桥;两袖清风心也甘的于成龙;睡的是硬板床,盖的是旧棉被的宋相范质。这些名垂青史、光彩照人的历史人物形象,经常在脑海中闪过,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出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和极致的深刻内涵。

  他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为民终身奉献的天平永不失衡。难怪他的扶贫对象魏林渠在接受市电视台采访时说的发人深省的一句话“刘效礼局长是共产党队伍中的‘穷’共产党员”。是的,他是‘穷’的有因,‘穷’的出了名。说他穷的有因,是说他工作了五十五载,没到银行存过一分钱,可银行或邮局不知留下了他多次向灾区人民汇款的身影。存与寄,在他身上显的格外分明。每当他想到满脸留着汗站在桥头上进行家教咨询的淮安师范学院在读大学生、河南籍姑娘花雪莹;爬在海滩上像是熟睡的叙利亚男孩小艾兰;受到战争惊吓的举起双手的小姑娘和不计其数离井背乡逃亡异国他乡的难民;还看到习主席在访问中亚一个国家时,十几公里的路上一百多万夹道欢迎的人群中,那一张张欢快的笑脸,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不就是在前行的路上让我们拉他一把,帮他一下吗?还看到吕洋、张火丁在京剧《锁麟囊》里演出的怜贫济困的主人翁薛湘灵。想到这些,看到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他哪还有钱去存银行。他说:“坛子里有2粒米也要匀开吃“,刘效礼在1967年1月5日的日记中写到:“对金钱我不能抱有任何私心,党和人民发给我的钱,除了自己必用外,其余全部都要用于有益于党、人民的事业上去”。他是这样说的,几十年来也是这样做的,真正进入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境地。

  说他是“穷”的出了名,这哪里是“穷”呢,这实属是清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尤其是在建国后党的历史上,像这样的“穷”共产党员干部实属罕见。说他是“穷”的出了名,那是因为在他身上总看到上述历史人物的影子。当想到他带回来了柳条箱里只有《解放军文艺》和日记本外,别无分文,就联想到“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龙;每当想到他穿着的打上五十多个补丁的军裤,就联想到宋相范质;凡是看到过他家的人,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两眼湿润,就联想到情系民生的郑板桥;每想到他的“双无百”,令世人震撼,就联想到历史上那些唯人所铭记和久仰的清官。刘效礼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勤廉清史上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还是让世人评说吧。

  他把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联播中的涉及到灾情的消息,作为获知更多民情的窗口,当作“风向标、睛雨表”,不论国内国际哪个地区发生灾害的,他都要伸出援手。

  “胸怀宇宙志,情暖世民心”。他说:“天下人民是一家,世界人民是一家。”在当前更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党的宗旨和党的最高纲领所决定了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对国内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向世界延伸和辐射。他对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印度等国的震灾,墨西哥的风灾,越南的水灾和南苏丹、尹拉克、叙利亚等国的难民遇到的灾害和灾难都十分同情,都及时给他们寄去了慰问金。

  刘效礼同志从部队到地方,从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到淮阴区国土局副局长,年岁增长了,职务变了,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情,丝毫未减。不以善小而不为,甘愿一心为他人,他只图奉献,不求索取;奉献为百,索取为零;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他的血管中流淌着的是爱民的一腔热血,他从心底里喊出了“奉献人永远是年轻”的时代最强音。

[责任编辑:秦艳]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