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辉煌七十年,定远民生谱新篇

2019-10-16 10:37:54    来源:中国视窗    作者: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金秋时节,走进定远,遍地花艳果香。看民生建设,犹如美丽乐章,壮丽激昂!从乡村到城镇,城乡珠玉相连,道路纵横交错,库渠星罗棋布,田野丰收繁忙,人民安居,百业兴旺! 古人云:“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解放前夕,定远县各地灾祸联连,饿殍遍野,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民生诉求逐年提高,民生建设道路曲折、风雨兼程。200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屋建瓴,英明决策,在全省推开民生工程建设。十三年来,定远县委县政府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发展、可持续”改善民生道路,累计投入186.67亿元,实施省级民生工程74项,县级民生工程5项,建设项目涉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养老保障、住房保障、城乡基础建设、“三农”发展、扶贫脱贫、环境治理等多个民生领域。十三年来,民生工程建设谱写了一篇篇新的乐章,城乡居民受益逐年增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逐年增强,生活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扶弱济困吹起“新号角”

  民以食为天,民安国太平。新中国成立前夕,社会动荡,全县大部分人食不果腹。1950年全县人口56.24万人,年人均消费13元。新中国建设时期,全县人均收入逐步提高,1962年至1978年人均纯收入在52元至75元之间。社会救助杯水车薪,长期以发放救济粮、免公粮形式为主。1952年在永宁乡泗洲庙办起教养院1所、房屋21间,收养55人。1956年办起烈属养老院、敬老院,推行“保吃、保住、保穿、保烧、保葬”“五保”政策。社会优待优待资金救助较少,长期以代耕代种、包耕包种形式为主。1981年实行扶贫政策,采取“扶本扶志、集资优惠”等措施,当年扶贫924户、5155人。但是,老弱病残救助范围依然很小,救助标准依然很低,困难人群最低生活依然难以保障。

  2007年以来,定远县把“幼有所育、弱有所扶、老有所养、扶贫攻坚”作为“保基本、守底线”的重要举措。13年来,在扶贫领域里,全县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成和在建资产收益扶贫工程306个、党建引领扶贫工程70个,132个后进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健康脱贫兜底“351”、“180”工程年均救助11万人次,城乡医疗累计救助40多万人次,累计办理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案件4348件,扶贫工作累计扶助贫困户脱贫33782户、10.15万人。在孤弱残救助上,新建成社会儿童福利中心、流浪人员救助站各1所,年均救助孤儿360人、流浪乞讨人员800人次;累计贫困残疾人免费白内障手术、康复累计训练2668人,救助贫困残疾人生活13.53万人次,发放精神病药物补助1.17万人次。年均救助农村低保对象户1.1万户、3.4万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累计救助6220人次。在养老方面,对农村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人员实行的社会救助,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新“五保”政策,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敬老院22所,新增床位2786张,年均供养农村五保老人近8000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月均领取养老金老人16万多人;社会化养老逐步推开,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6个,2.5万80岁以上老人按月分别领取60至300元老年津贴。社会救助、扶贫实现全覆盖,“老、弱、孤、寡、残”得其所助,各有所养。

  健康服务演奏“平安曲”

  “乱世思良相,病疾思良医。”解放前夕,全县医疗以中医为主,西医很少,多为私人行医,缺医少药。1949年全县无一张病床,群众贫病交加,瘟疫猖獗,全县人均寿命仅35岁。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各地相继建立医疗机构,1956年全县中西医联合诊所(院)58个,从业人员319人。发展到九十年代,全县拥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等县级医疗机构,各乡镇先后建立了卫生院、村卫生所,但是多数卫生所依然人员少,缺设备。群众就医不方便、无保障,长期还存在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残、因病致贫等问题。

  2007年以来,全县推动城乡医疗一体化建设,从医疗服务发展到促进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十三年来,在民生工程建设中,全县累计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分)27,新建成村卫生室249所、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2所、县级妇幼保健院1所,鼓励新建民营医院35个。推行智医助理和远程医疗,新建成智医助理25个,医疗服务客户端覆盖所有乡村,逐步实现了城乡医疗资源共享。新设立县医疗保障局,加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城乡常驻居民医疗保险年均参保90万人,参保率100%。家庭医生年均签约28.5万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7.4万份,儿童年均建卡建证6万人,年均免费接种儿童疫苗17.62万剂次;累计免费婚前检查18.6万人次、农村孕产妇分娩累计补助10万多人,结核病、艾滋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重点人群病患者及时得到健康检查和救治,实现全县医疗健康服务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安居就业唱响“欢乐歌”

  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是数千年以来老百姓们的夙愿,也是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石。解放前夕,全县农民占总人口97%,占3%的人口从事工商业。地主、半地主、富农占有农村耕地土地84.7%,贫农、雇农占农村人口39%,耕者无其田,贫雇农食不果腹。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商业、服务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就业培训和安置就业主要针对城镇非农户口人员,并且占人口比例较低。据统计,1985年全县城镇全民所有制职工17184人,占总人口2.41%,城镇无业人员逐渐开始自谋职业,从事个体工商业、服务业,自行解决就业难问题。

  2007年以来,定远县大力推动就业扶持服务,面向农村居民、企业新录用人员、退役士兵、大中专毕业生等人群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农民创业、农民科技示范、建筑、电焊、驾驶的等专业技术培训,累计培训6.23万人。面向就业困难的大中专新毕业生,年均开发公益性岗位360个、特定岗位170个;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5个,年均开发见习岗位110个,年均新增加城镇居民就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2万多人,安置困难人员1318就业人。村干部进一步提高,月报酬待遇提高至2130元、2662元,并实现村干养老、医疗和意外保险全覆盖。

  解放初期,全县城乡居民住房以草房、草棚为主,定城、炉桥等几个主要街镇只有少量的砖瓦结构房屋。据统计五十年代定城、炉桥两镇职工人均住房2.59平方米。经过多年发展,至1978年全县瓦房总数1857间,但87%的农户依旧以草房为主,不少困难群众依然在危房内居住。

  2007年以来,定远县推动安居工程,十三年来,累计投入39亿元,新建廉住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4859套,其中:累计投资4亿元,建成公租房、廉租房4722套21万平方米;廉租房租赁补贴累计保障4235户12360人,发放补贴3112万元;投资37亿元,新改造棚户区20137套。累计改造农村危房32922户,发放补助资金4.18亿元。累计新改造城市老旧小区10个,初步实现城乡居民居有所住。

  文化教育描绘“锦绣春”

  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解放初期,全县没有设立体育机构,体育活动主要由民间或学校自行组织。1956年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群众体育日渐增多,1976年县乡村举办农民体育运动50余次。1950年建成县人民文化馆,仅有草房2间。1979年建成县图书馆,1953年全县有8个文化站,1954年组成文化服务队下乡演出,1958年组成电影队下乡放映。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文体机构扶持较少,文体机构经营无力,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服务驻足不前。

  2007年以来,全县新建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79个农家书屋、22个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广场覆盖所有乡村、社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偏远山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年均开展公益电影放映2352场,年均送戏进村演出196场,开展农民体育健身活动196场,各类文体比赛多彩多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教育乃兴邦之本。1949年2月开办淮津中学定远分校,8月恢复“定远初级中学”,在校生93人。当年全县开办小学45所,在校生4340人,校舍多为草房子、土台子、泥凳子。1952年全县教育经费投入25.5万元,随后,教育投入逐年增多,1960年增加到118.6万元,但依然投入不足,教育事业发展举步维艰。

  2007年以来,全县推行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年均投入义务教育经费9000多万元,免费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推动校安工程、校舍改造工程,累计新建改造维修校舍项目495个。公办幼儿园覆盖所有乡镇所,新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241个,累计关爱留守儿童35693人;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5.68万人次;年均免费发放教科书9万多套,全县年均10万学生得以“学有所教”。

  美丽城乡舒展“霓虹装”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新风貌。解放初期,广大城乡生产基础设施差,1949年全县街镇主要有定城、炉桥、池河、三和、吴圩、朱湾、藕塘、仓镇、永康等9大集镇,农村以自然村庄为主,散乱无规划,卫生无治理,人居环境落后。居民饮水以井水为主,三和、池河、藕塘等沿河乡镇饮用河水,少数地区饮用塘水。1978年建成县自开水厂,日均供水5000吨,依然不足定城企事业机关和居民用水。解放初期,全县主要交通仅有合蚌、定滁、定炉3条主干路,乡村道路基本上无公路。发展到80年代,县道有19条496.2公里,乡道25条193公里多为砂石公路,村级道路多为土路、“水泥”路。1949年至1955年全县拥有塘坝3.15万口,仅有古城坝、响水坝、洛河坝等少数几座大一点的水利工程。经过多年人拉肩挑修建,发展到1990年,全县修建了19座中型水库、小(1)型水库47座、小(2)水库186座等水利工程,依然不能解决农业生产灌溉问题。

  2007年来,在民生工程建设中,定远县大力推进城乡均等化发展,民生政策向“三农”倾斜。基本实现农村道路“组组通”。建成城乡公路网络,高铁、高速、国道、省道横穿县境,县道覆盖所有乡镇;累计投资20.1亿元,新修农村“村村通”公路299条1376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9座,2016年至2019年新修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776.3公里。饮水安全全覆盖。累计保障农村饮水安全77.98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全县258个村、社区3560个自然村庄;新建县第二水厂,16个农村自来水厂与县自来水厂并网,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农田水利条件大幅改善。累计建成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程220个、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279座,修建小型泵站、水闸、沟渠、塘坝等小型水利工程11041个,新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473个,修建“泵站串塘”工程384个,小流域农田基本改造12.5万亩。农业生产扶助逐年增强。年均秸秆还田140.7万亩,推动秸秆发电工程、沼气工程、固化燃料物生产等项目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减灾增收能力,年均承保种植业360万亩,养殖业累计承保14.32万头,累计理赔种植业1.27亿元、养殖业理赔1301万元。兴业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家电下乡累计惠民11万台,财政补助9338万元,拉动内需,推动小商品经济发展;建成农产食品安全工程快检室46个、农业生产企业质量认证系统50家,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建成县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物流配送中心1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240个,打造上行农产品112个,实现电商服务网络全覆盖;农村污水处理、改厕稳步推进,新建成农村清洁工程22个,实现垃圾治理全覆盖;新建成46个美丽乡村中心村,综合治理21个街镇建成区,新农村、新城镇多彩多姿,美丽定远正伴随着伟大复兴的脚步走进江淮大地。

[责任编辑:刘玉磊]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