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欲法治梦 风雨同舟法院人
河北衡水市武邑县法院 孙才涛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一时间,“追梦人”犹如指路明灯,照亮中华大地,指明前进方向,照进青年心中。作为一名法院青年人,扎根基层,砥砺前行,“追梦”法治,“赶路”法治,路虽坎坷,不忘初心,道阻且长,未生倦怠。下面,以两个发生在法庭的真实小故事开启本篇的“追梦”之旅。
故事一:“破碎的玻璃”,法治天下任重道远
和往常一样,法庭工作人员正对一起离婚案件组织庭前调解,原告要求依法判令原、被告离婚,婚生女儿由被告自行抚养,被告不同意抚养患有智障的婚生女儿。双方争议焦点在患有智障的女儿抚养身上,背靠背调解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发生口角,双方欲冲出调解室殴打对方。为防事态恶化,承办法官和1名人民陪审员用身体死死堵住原告所在调解室的门,防止原告一行6人冲出。我和一名退休返聘老法官快速锁住被告所在调解室的门,阻止被告一家4口冲出法庭。双方情绪已经失控,法庭工作人员尽全力仍无法阻止,冲突中,原告当场将法庭门踹坏,将法庭调解室玻璃打碎,原告右手鲜血直流,破碎的玻璃将法官的衣服划烂。
本次冲突最终被闻讯赶来的派出所干警制止,参与扰乱法庭秩序的当事人也受到了法律惩罚,但悲剧的发生不免令人唏嘘,引人深思。作为基层法院最前沿的派出法庭,代表的是法院的形象,维护的是法律的的尊严,却面临硬暴力侵害。看到这个故事,或许有人会问,冲突发生时法负责维持法庭秩序的法警在那里?原、被告家人共10人进入法庭,法庭的安检起什么作用?法院的门怎么这么容易被踹坏?……这些也曾是从“象牙塔”初入基层法庭的我埋藏心中的问题,然而三年多的法庭生活,让我找到了答案。三年来,炎炎夏日空调不制冷,他们汗流浃背;冬天寒风凌冽没有暖气,他们“抱团”取暖;法律送达道路坎坷泥泞,他们风雨无阻;家事调解事无巨细,他们苦口婆心;庭审安保没有法警,他们一肩全挑。没有安检人员、没有执庭法警、没有送达司机、没有法庭餐厅,但他们靠几个人支撑起整个法庭的运转,面对这样“全能”战士,我们似乎不能再要求他们更多,因为他们肩上的担子太重,基层法庭办的是案,但绝不限于“办案”。
故事二:“草丛里的锁”,法律威严有待维护
忙碌一上午,法庭干警吃过午饭正打算利用中午简短的时间午休缓解下疲劳,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及她家人朋友共6人来到法庭,虽是午休时间,但我们不敢懈怠。法官接待过程中,当事人各种不满和误解,将对对方当事人的满腔怒火向法庭干警发泄。法官耐心地为他们明理释法,尽力平息她们因为不懂法而对法庭的误解。6人拿出手机录像,扬言上访,最后在法庭干警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终于愤愤不平的离开法庭。在我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准备锁门时,发现调解室的锁找不到了,一番寻找发现锁被丢弃在法庭门口的草丛中……,我极力不愿承认这会是当事人所为,但又必须面对这就是当时派出法庭面临着的当事人“软暴力”的现实。当事人藏匿的是法庭的锁,挑战的却是法律威严,锁可以找回,威严一旦失去将难以挽回。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曾经脑海中那些法官专职办案、法警司职安保、开庭正襟危坐、调解不失威严,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井然有序的法院办公场景在法庭都没有出现,法院干警被软暴力侵袭的情景却时刻挑战着我的神经。
司法改革深入推进,顶层设计已然展开。如今短短几年,整齐的中心法庭、充实的干警力量、先进的安保设施,我目睹着基层法庭工作环境的变化,更见证着中国法治环境的改善。我们广大青年人应该庆幸,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时代,庆幸自己正亲身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法治巨变。我相信,“玻璃破碎”,必将走进历史,心中有法,终将法治天下。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自从选择了法律,这份我心中的崇高职业,为法治奉献、实现法治天下就成为了我的本心。我对中国实现法治天下的愿景从未动摇。新时代,司法改革全面启动,依法治国蓝图正在绘就,我们已经看到“草丛里不再有锁”、“玻璃完整无缺”,这一刻,法律威严得到彰显,这一刻,提存公平,法治加速。
供稿:武邑县人民法院
编辑:办公室 徐浩
审核:办公室 卢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