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了解到,2023年,河北衡水市冀州区人民法院以全区“冀时语”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库成立为契机,牢固树立“大调解、大服务、大发展”的理念,立足解决“靠啥调、谁来调、怎么调”的问题,着力在解决矛盾纠纷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有效筑起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是纵向到底“无死角”,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在基层法庭设立“联合调解室”,利用社会购买服务,聘请经验丰富的老法官任专职调解员,对起诉到法院的案件进行调解“过滤”,将矛盾进行“缓冲”,构建“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过滤体系。法庭对辖区村、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将辖区的村民干部纳入“编外法官”队伍,作为人民调解员参与案件调解、配合法官开展调解等工作,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截至目前,基层法庭诉前调解案件313件。
二是横向到边“无盲点”,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用好“冀时语”调委会,抽调办案经验丰富的老法官派驻值班,参与案件调解工作,将矛盾进行“缓冲”。自3月份工作室运行以来,承办案件85件,已办结62件。参与人民调解专家库建设,发挥调解专家优势,做到“矛盾化基层、邻里促和谐”。对劳动争议、医患纠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专业性较强的纠纷,以及涉妇女儿童保护、农民工工资等特殊类别纠纷,交由行业化、专业化的人民调解专家专案专办。
三是网上网下“一体化”,加强调解网络平台建设。广泛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法庭通过线上方式对接,将基层社会治理资源集约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做到基层解纷力量全覆盖,实现预警、分流、化解、调解、司法确认、进展跟踪、结果反馈、指导督办等全流程在线办理。在此基础上探索“互联网+”人民调解工作模式,结合“码上通”平台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既有“面对面”,又有“键对键”,既通过“脚板”,也通过“指尖”,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网上网下一体联动。
四是调解人员“齐发力”,把握调解脉搏巩固效果。充分发挥调解员的地缘、亲缘优势,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熟悉社情民意等优势,积极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各类矛盾风险隐患,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在调解过程中,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对咨询尽快回复,对委托尽快回应,对已收案件尽快组织调解,进而最大限度的维护地方稳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