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科研院所牵手衡水高新区发布300余项科技成果

2020-01-14 19:24:18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2019年年底,“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智能导钻测试总装中心”在衡水高新区正式揭牌,宽敞明亮的车间、一件件智能导钻配套装备,又一项来自中科院的前沿科技在河北衡水落地转化。衡水高新区先后与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12家院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美国加州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中科院+”,这里形成了智能导钻、钒钛新材料、大健康等三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新技术打破美国垄断

  “我们有信心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克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这一世界难题,打破欧美在油气资源探测、页岩气开发装备领域的垄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表示。

  据了解,智能导钻技术称之为“地下巡航导弹”,以精密随钻地质导向系统为手段,通过新型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实现“定准目标”——油气藏精准刻画和“打准目标”——智能旋转导向钻进,形成深层油气资源开发技术解决方案。美国拥有智能导钻技术,并利用这项技术推动了页岩气革命,改变了世界能源的格局,但是对中国技术实施封锁和垄断,只租不卖。中国科学院研发建立的智能导钻装备技术体系打破了美国对中国技术垄断与封锁状态,也标志着我国在深部资源探测装备技术领域有了重大突破性进展,为我国资源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看到前沿技术的巨大前景,衡水高新区与院士团队一拍即合,决定引入该项目。2018年9月,衡水高新区与中科恒道公司合作投资18亿元建设衡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承担中国科学院“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和“深层油气开发智能导钻装备”两个国家级重大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任务。目前中科恒道衡水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高科技公司已注册成立。

  发布30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

  衡水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韩连生介绍,为承接科创项目,高新区投资28亿元,建设80万平方米的衡水科技谷,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目前,一期6万平方米专业配套区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24万平方米,已完成高端装备科技园、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园、生命健康科技园、展示中心和餐饮、宾馆等综合商业配套的土建施工。

  现阶段,衡水高新区已与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12家院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美国加州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朱日祥院士为核心的中科恒道团队、以齐涛局长为核心的中科院过程所团队、以姜玉雁研究员为核心的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团队、以孙毅教授为核心的美瑞科干细胞科研团队、以胡克平主任为核心的安第斯抗体科研团队,先后进驻衡水科技谷。

  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功发布30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其中48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衡水高新区形成了以中科恒道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以中科钒钛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美瑞科干细胞、安第斯抗体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京津研发、衡水转化”加速形成

  衡水对科技创新、科技人才进行全方位支持,2017年、2018年奖补资金达4.5亿元,朱日祥、潘永信两位院士享受的河北省委全职引进科研经费补贴2400万元已经到位。韩连生表示,衡水高新区还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运营宝云生态城、高新区医院、学校幼儿园,建设集院士楼、博士楼、职工配套及会展中心等功能的中科院院士村,为驻衡科研团队和精英人才打造高品质“第二故乡”。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地方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持续深化‘中科院+’‘雄安+’,加速形成‘京津研发、衡水转化’的创新格局,打造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京津冀转移转化的重要基地和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重要支撑极。”他表示,预计到2025年,引进创新人才200名,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5家以上,院士工作站达到10家,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达到200家以上,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达到50亿元以上,推动一批重大技术成果在衡水实现产业化。(作者:李如意)

[责任编辑:张东振]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