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源共治”衡水实践 | 武邑县法院:一处院落引发姐弟十年之争 法官索“源”求实做好调解事
“谢谢法官,让你们费心了,这个案子能够化解,让我心中压了十多年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原告张某甲面露感激之情的对承办法官刘晓霞说到。日前,河北衡水市武邑法院审坡法庭,践行能动司法的理念,通过查阅大量档案材料,追索案件纠纷矛盾“根源”,巧用现场“谈事”、线上“谈心”等方式,持续加大调解力度,成功化解了一起十多年的“争房”案,于是便出现了开头当事人致谢的一幕。
合同效力之争 牵出“陈年往事”
审坡法庭受理了一起合同效力纠纷案,经承办法官刘晓霞查阅卷宗材料、初步调查得知,原告张某甲与被告张某乙系亲姐弟关系,合同所涉房屋院落双方都曾居住过。为进一步查清事实,明晰矛盾根源,承办法官通过数字法院系统及在档案室查阅大量卷宗材料后,发现此案所涉房屋院落争执最早可追溯至2014年,争议同时牵涉原被告的直系亲属等多人,因买卖房屋院落此事,双方家庭曾发生冲突。自2014年至今,双方先后试图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此事,但最终均未达成一致意见,致使双方争执至今。
矛盾纠纷起“冰点”多方合力稳情绪
考虑此案矛盾跨度时间长、涉及人数多、案情复杂以及双方对立情绪高等诸多不稳因素,承办法官进行了进一步深入走访调查,发现此案所涉纠纷先后经历一审、上诉、执行异议等程序,总共关联案件二十余件。在此期间,双方当事人情绪不稳定,关系紧张一度临界“冰点”状态,严重阻碍了双方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如何稳定当事人情绪,成为承办法官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承办法官从细微处着手,联合原告代理律师,辅以法理、情理释疑,共同安抚好原告情绪。随即,通过线上、线下聊家常的方式,多次与被告进行沟通联系、疏解情绪。在一次现场“谈事”中,被告联想到多年来忙于此事,仍未能达到自己心中所盼,情绪逐渐激动,一度失声哭泣,呼吸不畅。承办法官让助理向院领导汇报情况的同时,第一时间开车将被告送往医院,被告得以及时救治。事后,被告及亲属高度称赞了法院工作人员的救助行为。通过承办法官在办案中的真情付出和不懈努力,原、被告由最初的抵触心理逐渐转变为情感认同,积极配合法官,为开展双方调解工作做好了铺垫。
五心”调解显成效 十年争执一朝解
随着对案件深入了解,如何化解姐弟“仇”,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让亲情重新弥合,成为摆在承办法官刘晓霞面前的首要问题。考虑此案争执长达十年之久,多方虽曾经历判决、调解工作,但聚焦双方对于本案事实如何适用法律关系有争议的点,为避免双方当事人心中“不服”,引发不必要的上诉、申诉乃至上访,承办法官认为唯有找准法律关系,坚持调解工作“不打折扣”,才能彻底化解矛盾。为此,承办法官查阅了本案的十多本案卷,基于对本案事实全面了解后,找准此案适用何种法律关系,运用“五心”调解法,对此案迅速开展调解,并全程释法明理。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长达十年之久的姐弟“争房”案得以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法律有尺度,调解有温度。近年来,武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提升司法工作能力,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发挥调解的最大效能,力促案结事了、事心双解,优质高效的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回应了群众的司法需求,让“司法为民”成为一道看得见的风景。
供稿:武邑县人民法院
编辑:办公室 徐浩
审核:办公室 卢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