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衡水日报》作为中共衡水市委机关报,她是与衡水地区这一行政区同年诞生的,如今已经走过了六十个春秋。六十年来,衡报人从艰难创刊开始,一路走来,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她始终坚持传播党的声音,反映人民呼声,发挥喉舌与桥梁作用,不但自己实现了由小报到大报,从四版到八版,实现了从一花独放到双星争辉、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融媒矩阵的历史跨越,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和现代化印刷,并且助力和见证了衡水从一个农业地区到现代化都市的变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再创衡报辉煌。
在《衡水日报》创刊六十周年之际,作为伴随《衡水日报》走过三分之二历程的老报人,想把六十年前第一代衡报人艰苦创业,在简陋的条件下印出第一张衡报的情景再现出来。但真正动起笔来才发现,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特别是当年创业的参与者大多离世,想如实反映当年的情景并不容易。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今年86岁的衡水日报社老职工孙国栋就是当年的创业者(当年的照相制版车间便是他一手创建),更难能可贵的是孙老如今身板硬朗,思路清晰,表达顺畅,对当年的情景如数家珍,为笔者成稿帮了大忙。加之《衡水日报》创刊二十周年时,刊登了一篇直接领导并参与创刊的报社原副总编赵双占的回忆文章,翔实地记述了当年艰苦创业的情景。
看了当年的报道,前辈的创业精神更加鼓舞和鞭策我必须把这篇东西写出来,既是对报社前辈的尊重和敬意,更是对已经离世的前辈及同事的追忆,也期望对后来的报人有所启迪。
1962年,对衡水人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成立衡水专区(后称地区)。曾经归属石家庄地区、沧州地区的深县、饶阳、安平、武强、武邑、枣强、冀县、故城、衡水、阜城、景县等十一个县又重新回到衡水地区这个大家庭,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重视舆论阵地和舆论宣传是我党的一贯传统。毛泽东主席就说过:“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随即中共衡水地委决定创办地委机关报。在河北省委的大力支持下,指定由《石家庄日报》担负抽调人员和筹备机器物资的重担。
经过短时间的动员和筹集,7月26日,一列火车从石家庄徐徐开出,沿石德线一路向东,向着目的地衡水飞驰——这正是满载为创办衡水地委机关报而准备的人员物资专列。
在这个专列上,有该党报筹备负责人,报社第一任总编辑赵久兴(后任衡水地区行署副专员)、陈春逢(后任省政府秘书长)、赵双占(后任报社副总编,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根源(后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向荣(后任《衡水日报》总编辑)、周永生(后任《衡水日报》副总编),李清(后任地区文联主席)、李丰田(美术编辑,后任省美协副主席)、刘书琴(后任报社总编室主任)、董金兰等。还有印刷骨干尹荣虎(后任印刷厂厂长)、孙国栋(后任印刷厂副厂长)、贾凤芝、王爱英、刘桂萍、韩万河、李秀英等共七十余人。另外,蒋清泉(后任报社总编辑、社长)是从学校直接分配到报社,王子华(后任报社总编辑)、刘藏库(后任报社副总编),他们两人从省直机关过来加入到衡报的筹建队伍。
这些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有的是单身,有的刚结婚不久,有的孩子还在吃奶,有的是衡水人,有的是石家庄人。在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大家信奉的格言是“我是党的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他们对离开熟悉的城市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小地方生活和工作虽然心有忐忑,但没有畏难,没有怨言。因为他们知道,此去是从事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有党组织的领导和安排,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胜利完成任务。
尽管他们雄心勃勃,尽管他们为应对困难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一下火车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煤渣铺地的马路上尘土飞扬,低矮的建筑,稀疏的行人,路上跑的运输工具以马车和驴车为主……走出火车站,到处都是庄稼地——这就是当年的衡水。
筹备队伍在滏阳河东岸安济桥头西隆庆街路北一座简陋的小院里安营扎寨。他们顾不得洗去身上的征尘,顾不得安置自己的小家(上级有关部门已经为双职工家庭安排了住房,孩子安排了幼儿园,单职工安排好了宿舍),便全身心投入到出报前的工作中。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从今天起我已是衡水人了,为了完成党交办的任务,为了全区人民的需要,力争早日出报。
万事开头难。首先是编采人员匮乏,人手不够。没有稿源,他们就采访、编辑、组稿三合一,出去既是记者,又管组稿,回到编辑部就是编辑。徐向荣同志既当文字记者,又当摄影记者,深入基层采写了一批新闻稿件,为出报备足了“粮草”。没有通讯员供稿,他们就深入到各县,在县委宣传部的帮助下,一边组织稿源,一边培养通讯员队伍,既解决了燃眉之急,又着眼长远需要。
当编辑部全力组稿的同时,印刷厂也在进行着设备安装的硬仗。一张报纸看似轻盈,但从稿件变成铅字要经过排字、打印、校对、压纸型、制铅版、照相、制版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到印刷机上印刷。哪道工序有问题都不能进入下道工序,都会影响报纸的印制。尽管从石家庄带来了一批机器设备,但在安装时马高凳短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部门齐头并进,不等不靠,见招拆招。由于上级一时资金困难,买零件没钱,干部职工就自掏腰包先行垫付。时间不够用,他们就加班加点。一心为出报,一切为出报,不计个人得失,在报社一时蔚成风气。前边的困难排除了,又一个困难出现在面前:现有的轮转印刷机因缺少配件需要去原厂家购买,一来一去需要的时间太长。如果等件,出报的时间势必要推迟。事不宜迟,报社党委当机立断,决定借用衡水县印刷厂的平板印刷机印刷创刊号。
在报社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原计划半年才能问世的创刊号,一个多月便问世了。
1962年9月1日,散发着墨香的第一张中共衡水地委机关报《衡水群众报》(当时的报名,后曾改为《衡水报》,1972年经地委批准改为《衡水日报》至今)终于与全区人民见面了。套红的报头由曾任《人民日报》第一任社长的邓拓同志题写。虽然当时只是周三刊、四开四版的小报,但是她小巧的身躯承载着党和人民的厚望,凝聚着报社全体员工的心血。
先说一版,作为要闻版,头条是“社评”也是发刊词《办好党报,用好党报》。文章语言朴实,理论性强。既有战略高度,又具有可操作性;既对办报人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又对读者提出了要求,可以算作“见面礼”。二条是重点报道,内容是全国农业战线的旗帜《饶阳县五公大队搞好集体经济》。俗话说,照片是报纸的眼睛,头版唯一一幅照片是徐向荣拍摄的故城县郑口公社辛宅大队社员在田里施肥的画面。另外,景县、深县均有报道。
二版作为经济版,共刊发了十余篇报道,从不同角度、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反映了全区的经济活动。此外,二版还有一幅照片,反映了景县安陵供销社的支农情况,起到活跃版面的作用,大有点睛之妙。
三版一分为二,上半版为“国际时事”,转载《人民日报》的文章《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炮轰古巴》,并配有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下半版为政策知识问答。读者一报在手,既能了解世界风云的变幻,又能学习到日常生活中应知应会的政策和知识,编采人员可谓用心良苦。
四版为文艺版。在抓经济的同时,不忘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该版刊登了李清的诗歌 《安济桥头》 和李丰田的速写 《滏阳河上》。想必是二位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走出报社大门,来到几步之遥的老桥上,凭栏远眺,抚今追昔,发出的心灵之声吧。此外,还登载了春斌、宗舜的诗歌《迎春》,李更子的鼓词 《小两口排水》等。还有一篇署名庆清文的《桃城酒香》,介绍了衡水老白干的历史,或许这正是报社与衡水老白干结缘的肇端吧。
纵观创刊号的四个版面,理论文章水平高,新闻报道品种多,典型经验有深度,文艺作品丰富多彩,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创刊号开设的栏目有十几个,美术设计的栏头画、尾花、花边二十多个,加上配发的照片,可谓图文并茂,极大地活跃了版面,实现了喜闻乐见。亲爱的读者,了解了创刊号出版的艰难历程,你能不对《衡水日报》第一代创业者们肃然起敬吗?
作者 姜文华
来源:衡水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