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处这一机构,追根溯源,应该和古代的“驿站”有关。在中国,驿站的历史非常久远,据说在周朝就有了。但是最初的驿站,主要负责传递情报,军情、民情,上情下达、下情上呈。当然,如果皇帝的老婆喜欢吃荔枝,传送荔枝也是驿站义不容辞的任务。逐渐地,驿站增加了接待过往官员的职能。甚至,某些地处要冲的驿站,还建有兵营。完整保存至今天的怀来县鸡鸣驿,实际上是一个城堡,接待(包括接驾)、屯兵、邮传、物资集散等等,无所不包。据说当年沿着河西走廊有许多这样的驿站。
由于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驿站也成了有故事的地方,甚至发生过许多影响历史进程的故事。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催生了北宋王朝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是发生在河南封丘的陈桥驿。明末陕北的银川驿因为驿站改革,解雇了一个负责养马的驿卒,失业的驿卒生活无着,进行反抗,居然逼得皇帝上吊,大明亡国。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驿卒就是闯王李自成。至于和驿站相关的传奇故事就更多了。距离我们家乡最近的驿站,是现在属于泊头市的富庄驿。据说有一年乾隆皇帝在此驻跸,嫌青蛙太吵,传下口谕:“让那些青蛙别叫了,影响朕的休息。”从此,富庄驿的青蛙只会鼓肚子,叫不出声来。于是就有了一个歇后语“富庄驿的蛤蟆——干鼓肚”。
我们党和政府所设立的接待机构,来自于战争年代的交通站,那是秘密的。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旦解放了一个区域,政权公开,接待机构便也公开了。曾经长期与衡水人民同甘共苦,先后担任衡水县委书记、衡水地委书记的李铁同志,在他的回忆录《走过风雨岁月》中写道:“1946 年春天区党委向社会公开,改为中共察哈尔省委,我调到秘书室做机要工作。以后区党委全部搬到宣化,我又调去组建省委招待所并任所长。主要任务是接待根据地调干和延安调东北路过宣化的干部。”李铁同志的回忆,除去让我们知道他是察哈尔省委招待所第一任所长之外,还提供了一个重要历史信息,即在 1946 年春天,我们就有了隶属于党政机关的招待所。
衡水地区(专区)成立于 1949年8月1日。当时管辖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故城、景县、阜城、清河、恩县、夏津、武城 13个县。这样大的面积,这样多的人口,专区肯定设有招待所(处)。遗憾的是,1952年11月,河北、山东两省,石家庄、沧州、邢台、德州 4 个专区拆分了衡水专区。这样的拆分导致那一时期衡水专区的资料少之又少,是否设置了接待机构,什么规模、什么规格,统统不得而知。现在所能知道的,已经是被拆分10年之后,重又恢复的衡水专区和它的招待处了。
1962年7月,是衡水专区招待处诞生的日子,也是《衡水迎宾馆志》起始的日子。现在常有人说恢复衡水专区是为了集中进行扶贫救灾。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在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写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正式的说法是:“衡水周围各县土地盐碱化严重。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对衡水周围地区的治碱工作,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经省研究,拟恢复设立衡水专员公署。”
国务院批复“同意恢复衡水专员公署,专署驻衡水县城关”。那么,这个专署驻地、当然也是招待处驻地的衡水县城关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不仅穷,而且小。尽管衡水境内有号称“九州之首”的冀州,有曾经属于直隶布政使司直辖的深州,有河间府所属的景州,但衡水县城关却从来不是府、州所在地,就是一个县城,而且是小县城。当年,人们嘲讽那些小而穷的城市是“一个公园一个猴,一个警察看两头”。而1962年恢复衡水专区的时候,衡水城里连一个公园一个猴都没有,街上没有汽车,更没有交通警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共衡水地方委员会”和“衡水专员公署”的牌子挂出来了,干部则来自于省会天津、石家庄、沧州等地。一位当年由外地调来参与创建衡水专区的老领导,曾经回忆说,向着衡水的方向走,越走地越碱,越走越荒凉,越走心情越沉重。快到衡水的时候,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寸草不生,全是碱疙疤。
昔日衡水城市街景
由于新组建的衡水专区所辖11个县,其中8个县由石家庄专区划来,所以,衡水专区的许多机构,由石家庄专区负责组建。比如衡水专区人民医院(现在哈院),系石家庄专区第二医院搬迁而来。《衡水日报》从人员到设备,大多数均由《石家庄日报》调配。衡水专区招待处,则由石家庄专区招待处副处长赵凤梅负责筹建,从管理人员到服务人员,除去两人来自天津河北宾馆以外,其余全部从石家庄招待处和桥西招待所、长安招待所抽调。衡水招待处的这些创业者们,迎难而上,扑下身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创了衡水历史上一项全新的事业。
今年是衡水地区恢复重建 60周年,也是衡水招待处创办 60 周年。今天的衡水蓬勃发展,百业俱兴,已初具一个现代化城市的雏形,而衡水迎宾馆又是其中一张亮丽的名片。越是看到衡水的繁荣兴旺,越是听到人们对于迎宾馆的赞美,越是觉得 60 年前那些创业者们实属不易。且不说他们开创的事业有多辉煌,那个年代肯来衡水工作,就是一种觉悟,一种精神。
前些年人们管叫“窗口”,后来又叫“名片”。不管叫什么,它都是一个地区物质基础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一代又一代招待处的领导和员工,自觉地树立起“我就是衡水”的意识,展示着大儒之乡、礼仪之乡的风采。“招待处的服务最规范”,这是所有客人最起码的评价。他们守规矩,讲诚信。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在衡水做共青团工作,我们为青年朋友们创办了“刊授学院”。一次从北京请来老师授课,老师讲得非常生动、精彩。为了感谢老师,也为了以后联系更加方便,我们请招待处每天按 5 元标准安排伙食。招待处的负责同志诚恳告诉我:“我们一定让老师吃好。但是,我们的最高标准是3元,5元的饭我们做不出来。”这些年我常常在不同场合谈起这件事,如果在某些饭店,极有可能拍着胸膛说:“好哇,别说5元,50元咱也能做!”
他们1962年开业,占用的是衡水县商业局的旧房子。1963年房子被特大洪水浸泡,露宿城墙。1964年就承担了接待李先念副总理的任务。我想,在那样的情况下谈何接待条件,那些任务能够圆满完成,靠的全是他们的一颗心,一双手。这样一种精神在招待处代代传承。2015年他们在全处范围开展“用心做事”活动,效果良好。所谓用心,首先是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其次是积极主动,做到极致。另外一层含义则是把心掏出来,温暖客人,点燃世界,如同当年人们形容劳动模范张秉贵是“一团火”。
他们不同于一般商务酒店的是,不仅讲究待客之道,还有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真正从心里把每一次接待都当作政治任务。2001 年11 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衡水,入住招待处。第二天,他问时任衡水市委书记刘德忠:“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哪里?”刘德忠非常惊喜:“总书记看了我们的汇报材料了?”然后认真回答了总书记的提问。我是最早提出并考证第一个党支部的,但是我从来不知道刘德忠同志曾经当面向江泽民总书记汇报这件事。最近刘苏芳、王平权、韩雪等同志编写关于第一个党支部考证过程的大事记,其中记录了这件事。我问他们这件事是从哪儿听说的,有原始记录吗?他们说:“有,当时包括招待处都记录下来了,现存市委机要室。”这件事成为考证、宣传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过程中的重要史实,得益于招待处的政治素质。
如果说 60 年当中的前 20 年,主要困难是条件太差,环境艰苦,那么后 40 年的难度则主要是市场经济的运作。换句话说,前 20 年主要是管理,后 40 年则更加突出经营。1997年加挂上“衡水迎宾馆”的牌子后,更是等于公开宣布招待处不再是单纯的接待机构。看上去经营更自由了,平台更大了,其实难度也更大了。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追逐利润了,但是,政务接待依然由他们负责,而且,依然必须接待好。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经营都要服从接待。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对招待处来说,却必须同时把鱼和熊掌都烧好,一起上桌。好在,不论面对什么困难,他们都走过来了。尽管有时候走得趔趄一点儿,却越走越稳健,特别是搬迁到现址之后。
我是土生土长的衡水人,在衡水地委和市委领导班子中工作了 12个年头,熟悉衡水的一草一木。但是,当我第一次走近迎宾馆“爱莲湾”的时候,我还是暗自吃惊,他们居然营造出了这样的景观。我喜欢树喜欢水,树昭示着生机,水彰显着灵气。他们居然把滏阳河水引入院中,打造了这样一片水面,既有江南水乡的韵味,又没有江南园林的局促和人工痕迹,并且,他们充分利用这片水,建造了真正亲水的木屋餐厅。水纹星动影,云缝月流光。其景致已非匠心独运可以形容。他们在院中营造了大大小小的景观几十处,老实说有些景观并不罕见。但是,每一处景观都有名字,每一块景观石都有故事,这就使得满园春色都有了灵魂。
最使我深受触动的是,在衡水招待处创建 60 周年之际,他们要编撰一部《衡水迎宾馆志》。这些年,各种志书读了不少,但是宾馆志我还真的是第一次听说。之所以深受触动,是有感于倡导者的历史责任感。不仅仅是自己这一任做的事,而是把60年来薪火相传的事业,招待处人的足迹,全部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不让时光带走那些感人的故事。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些事也许很平凡,但历史就是由这些平凡的事情构成的。纵观历史,凡是想要干些事,凡是能够干成事的人,都是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人。因为他们不仅在意当下,而且在意未来。
修志的目的是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衡水迎宾馆志》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吗?回答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对于招待处的员工是一部教科书,由于它的特殊功能,使得这部志书记载了许多特殊的事情,比如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衡水视察的情况,这些资料不仅彰显了各级领导对于衡水的关心,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衡水走过的道路。不仅可以激励衡水的干部群众不忘初心,也是将来编撰衡水市志的宝贵资料来源。
书名是《衡水迎宾馆志》,我却习惯叫招待处。好在书中说得很清楚,迎宾馆就是招待处。迎宾馆也好,招待处也好,这类单位现在都不容易。在这样的背景下,衡水迎宾馆成功逆袭,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特色。那一天在爱莲湾小木屋,看到水中畅游的锦鲤,我突然想到,衡水迎宾馆算得上是迎宾馆行业中的锦鲤吧!
来源:《乡音》2022年第11期
原标题:《时光带不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