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市枣强的读者朋友,你一定想知道明代初期(洪武、永乐年间),枣强都有哪些村?这些村都叫什么名?
因为枣强县的首部《县志》是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时任知县罗廷唯编著。目前此志佚失。无法知道上面有无全县村名录,故也无法得知明初枣强有哪些村及村名了。
近年来,随着枣强移民文化的深入研究,山东省一些市县的文化学者发现,当地一些家谱、族谱、宗谱上,记载着他们先祖明初从真定府枣强县迁走时的一些村名。虽然不多,却显得弥足珍贵。
这些村名是:
淘金厅、大碾庄、王家庄、尹家集、桑梓帮、张家屯、大埝庄、十八行庄、铁佛寺村、枣强南门里、枣强西关周家巷、枣强姜家胡同、城西南三里许泡庄、城西南八里诸城庄、城东机里镇王家庄、城南郑小营、城西十五里火烧刘家庄、枣强二娥庄、枣强师友堂庄、枣强康马庄、枣强王家洼、枣强王家楼、枣强麻林社丹河崖村
以上村名资料,由山东青州文化学者王延东、潍坊文化学者周钦才、昌乐县文化学者李国忠、滨州文化学者途月(网名)等提供。
明初(洪武、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650多年。这600年多年朝代更迭,世事多变,村庄多变迁,村名更多换。下面不妨将明初的这些村名与清(嘉庆《县志》上村名录)、民国(民国二十八年八区村名录)、1984年《枣强县地名资料汇编》上的标准村名,相对照一番,看有多少能对应上:
淘金厅 无此村名
大碾庄 无此村名
王家庄 枣强有七个王家庄,不知指哪一个?这七个分别是:一、城东北十五里周村正南六里王家庄,200年前有,现已无此村;二、城东南三十六里,崔母东一里王家庄,现已无此村。可能指现在的“东王庄”;三、城东南十五里,大市附近王家庄,200年前有,现已无此村;四、城南偏西二十里徐王堂村西王庄(王家庄),今属恩察镇;五、后金子西南四里,距城六十里王庄(王家庄),为区别恩察镇王庄,1982年经县政府批准改名“南王庄”;六、城东北三十里王常东北二里王家庄;七、东臣赞北距城五十里王家庄,现属武邑县。
尹家集 无此村名。相似者有“尹村”,城西南二十六里。
桑梓帮 无此村名
大埝庄 无此村名
张家屯 有此村。城东南五里,原属门庄乡,现属枣强镇。
十八行庄 城南四十五里的大营镇东有“十八行”村。从明、清、民国至今都叫“十八行”。不过清嘉庆九年《县志》村名录上,写作“十八珩(heng二声)”,与明初对起来少一个庄字。
铁佛寺村 无此村名。相似的有城北几个仓口附近,有一个“石佛寺张庄”,后简称张庄。1982年,为区别原滕村公社,经县政府批准改名为“东张庄”。另城西南四十五里有个“石佛头”村。
枣强南门里 有,即枣强南街。
枣强西关周家巷 无,有大西关、小西关,但近百年来无周家巷。
枣强姜家胡同 无此胡同
城西南三里许泡庄 无此村名
城西南八里诸城庄 无此村名
城东机里(吉利)镇王家庄 清嘉庆九年《县志》载:“王家庄,吉利西北二里,距城十八里。”就是说,200年前吉利西北有个王家庄,今无。
城南郑小营 有此村。城南四十里,现叫“东小营”。东小营村百分之九十以上姓郑。当初叫郑小营是可能的。
城西十五里火烧刘家庄 城西十五里无此村。城北四里有个刘家庄。
枣强二娥庄 无此村名
枣强师友堂庄 城东南二十五里,有两个叫师友的村:大师友、小师友。现在称大师友、前师友。没有“堂”、“庄”之称。
枣强康马庄 有“康马”村,不叫“康马庄”。“城南九里半”。清代有康(马)潘(家庄)保,民国属一区(城关),1953年—1956年全县设六区,八十三个小乡时,设有康马乡,是一区所辖的十个小乡之一。此后一直设有康马管理区,人民公社、乡,1996年撤乡并入枣强镇至今。
枣强王家洼 城南四里有个洼里村(嘉庆志),民国时叫王家洼。现在称王洼。城南二十五里恩察西有王家洼。不知指哪个王家洼。
枣强王家楼 无此村名
枣强麻林社丹河崖 无此村名
综上,基本对应上的有7个村,约占30%;查无此村的有12个,约占52%;由此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世事多变,沧海桑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