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村,位于河北衡水市枣强县城东北12.7公里的流常故镇往南3公里处,东近清凉江东支流,地形平坦,是个千人以上的中型村,2006年统计有223户,1021人,3972亩耕地。
说起隶属关系,沈家村自清初至清末,一直属南流常保(北流常因村大独自成保)。民国属第七区(流常镇)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流常乡(小)、流常人民公社流常管理区、流常公社、流常乡。
1996年撤乡并镇后,属马屯镇至今。
说起村名来,没有多少故事:据传,明永乐二年,沈氏祖先由北京密云迁此建村,取名沈家村至今,也算是有600年历史的老村了吧!
但沈家村值得一说的亮点不少:
其一,沈家村是一个两村合一的行政村。原来,紧挨着沈家村北,有一个“赵家村”,是明嘉靖年间,赵氏从山西太原府阳曲县迁来建的村。村子不大,后来姓于的迁入,民国时改村名为“赵于村”。由于村子小,所以在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高级社时,便并入沈家村。60多年来,无论作社员还是作村民,他们都团结一致,和谐共处,一起奋斗前进。
其二,沈家村曾是出过武举人的村。据清同治十二年《枣强县志补正》载:村人沈德英于道光八年(1828年)中武举,后官至广东龙门协中军都司(四品武官)。其祖、父、兄、侄都曾获朝廷封赠。
其三,沈家村是一个商品生产先进村。早在清末民初,沈家村就比别的村做买卖的多,因此财主也多。代表人物叫沈关洲,据说他把羊绒生意做到了库伦(蒙古国乌兰巴托)。挣得洋钱用车拉,在村里盖有楼房。因在村子后部,人称“后楼”。这在上世纪初落后的北方农村是很少见的。1970年代,社队兴办副业时,沈家村就建有玻璃钢厂、肥皂厂等摊点。改革开放后,沈家村又大力发展打井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打(深)井专业村。最红火时全村有井架子16盘,活动踪迹遍及全省和国家三北地区,是全县的富裕村之一。
其四,沈家村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这些年来,沈家村党支部健全有力,对村民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紧,因此,沈家村人的思想比较积极。进入新世纪、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沈家村人积极响应,努力创造新生活,建设新社区。
根据枣强创造的新农村建设要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园区、生态功能区“三区同建”的经验与原则,结合县里“沈家村相邻五个村合建一个社区”的规划,在居住区方面:计划建26栋11层的框架小高层住宅楼,一期4栋,基本建成,可入住286户。二期6栋准备动工。配套工程36床的养老中心,已进入装修阶段。其他配套工程将陆续建设。在产业园区方面:借助“欣苑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沈家村已流转土地3900亩,是全县土地整体流转第一村。在生态功能区方面:利用村中原有的沟渠、坑塘,计划修建占地89亩的水上绿地生态游园项目,也已准备实施。
走在乡村振兴前列的沈家村,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