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枣强村名研究之七十二:留故镇由来考

2019-11-27 19:02:01    来源:中国视窗    作者:

  河北衡水市枣强县城西南偏南17.5公里处,有两个叫留故镇的村:东留故镇和西留故镇。这两个村往南就是冀州地界(现为衡水市冀州区),所以说,这两个村是枣强县西南的边界村。

  两个村都不大,都是地势平坦的农业村。2006年统计东留故镇有122户,405人,1094亩耕地;西留故镇142户,457人,1746亩耕地。

  说起两个村的隶属,明、清一直属刘村保。民国八区制时属第五区(卷子镇)区。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1956年,全县设6区83个小乡时属崔家庄乡。人民公社化后一直属崔家庄人民公社,崔家庄乡。1996年撤乡并镇后至今,属张秀屯(乡)镇。

  关于村名的由来,1984年版《枣强县地名资料汇编》这样记载:据传,明初始有此村,因村中央有一“镇(真)武庙”,牛氏定居较早,故得名“牛故镇”。后人们集居在庙东、庙西,庙附近成为空地。住在庙东的得名东牛故镇,住在庙西的得名西牛故镇。后谐音写作“东留故镇”、“西留故镇”。

  对以上由来说,许多人认为有些牵强。并提问说:既然牛氏较早定居,为什么村名不叫牛家庄或牛家村,而非得叫镇呢?要知道,镇在中国可不是随便叫的。镇和乡,是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有较大的集市,较多的居民才能称镇哩。既然叫了镇,而且还称“故镇”,故是原来的意思,故镇就是说这里原来曾经是镇。还有,叫留故镇,按谐音讲应该是过去姓刘的建的镇才是。可两个留故镇一村皆姓樊,一村皆姓田,既没有姓刘的,也没有姓牛的。总之,为什么叫留故镇?一时没有答案。

  近日笔者在网上查阅北宋历史地理名著《元丰九域志》时,在“冀州”条目中了解到:当时的冀州辖信都、阜城、南宫、枣强、武邑、衡水六个县。州治在信都。当时的信都有“五乡三镇”,其中一个镇叫“刘固镇”。联想到枣强的东、西留故镇,心中豁然:枣强的东、西留故镇村,就是940年前信都县的刘固镇。反过来说,940年前信都县的刘固镇,就是现在枣强县的东、西留故镇村。

  这样认定武断吗?一点也不武断。前面说过,留故镇处于枣强与冀州(信都)的交界地,两县边界村划来划去是常有的事儿。如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为了有力地打击日伪力量,当时的冀南行署曾将冀县东部、东南部的49个村,划归枣北县第七区,将李瓦窑等10余个村划归枣南县第八区。抗战胜利后,又将代管的区、村回归冀县。而战前属枣强县几百年的灰冢、马厂庄、纸房头、刘家庄几个村,战后同其他村一起划(回)归了冀县。所以说,900多年前隶属信都县(冀州)的刘固镇,在后来划给枣强县完全有可能的。

  这样认定反常吗?不,镇变村,村变镇,也是常有的事儿。在无情的历史,沧桑的岁月中,有些繁华的城镇,由于种种原因会沦落为一般的村庄;一些一般的村庄由于种种风云际遇,也常会发展为新兴城镇。所以,当年的刘固镇变成后来的留故镇村,一点也不奇怪。

  这样认定有据吗?有。村名的历史沿变都会留下历史的痕迹。倘若历史上的“刘固镇”现仍属冀州,那么冀州的现有村名中应有叫“刘固镇”或什么“故镇”的村。然而查冀州4镇23乡412个行政村(1988年前)的村名,却没有一个带“故镇”字的。

  这样认定合规吗?合。它完全符合村名中谐音转化规律。刘固镇——刘故镇——留故镇——东留故镇——西留故镇。就是这么转化来的。

  以上所说你以为然否?

  注:感谢教体局曹洪锁同志对撰写本文的指点。

[责任编辑:张东振]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