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农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本文立足我市,对新中国70年来农耕器具、农耕设施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划段初探,试图厘清70年来,我市农耕条件的变化轨迹和农耕器具的诞生、传承、沿用、更新和消亡过程。以助推对农耕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引言
衡水第一产业是农业,现有2013年的统计资料表明,衡水市432.4万人,土地总面积1325.7万亩,其中耕地856.3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4.6%。自然和历史条件,决定了衡水市的农业身份,这也应和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条件。民以食为天,粮丰则民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1949年之前,长期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农耕条件受到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力长期得不到改善和提高。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4840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9.4%)农民(拥有耕地13538.5万公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是依靠传统耕作条件,重点解决吃饭问题,后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探索实践农业革命,加大农业投入,继而实现农民致富。衡水也不例外,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历经70年,农业耕种条件变化巨大,特别是以农耕器具为内容的农业革命几乎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水平。
农耕器具、农耕设施的诞生是改善农耕条件的需要,而农耕器具、农耕设施的拥有量和性能高下是农业耕种条件好坏的根本体现。
一、人力耕种为主的传统农耕条件段(1949—1956年)
新中国成立初始,国家百废待举,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社会意识还没受到触动,农民间的行为概念完全是依附于时代现状,普遍存在着“等、看、跟”的个体心态。等,等政府下达指令;看,看别人干什么;跟,跟着别人干。这段时间的农村农业是不夹杂任何人为观念的自然耕种,拥有和使用的农耕器具全部是基于传统基础之上的器具,而相关的农业设施基本为零。同时,农耕器具的制造者,也只限于乡间的铁匠、木匠和个别坊间的能工巧匠自己制作。偶尔也能看到来自于城市五金厂生产的铁锨、镰刀,但十分罕见。
传统农耕条件阶段,普通农户的农耕器具拥有量极少,且拥有这些器具的功能和作用,多是用来管理、收割(因为解放前许多农户没有土地,自然也就没有耕种能力。因此家中具有的农耕器具多是用来帮工和捡拾庄稼用)的简单工具,比如镰刀、耙子、扫帚、挎兜。其他用来耕地、耩地的大型工具基本没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农业生产能力极弱。没有犁就不能深翻土地,没有耧就不能快速播种,这种环环相扣的落后条件,可以说在1956年之前,仍然制约着农民的发展。但是,多数农民的不占有,不等于这时期的农耕器具不存在。实际上,在这个时期,传统的农耕器具已经定型,虽说没有得到创新和发展,但已经满足了那个时代的农业生产水平的需要。这时期农耕条件的好坏标志,肯定是以农耕器具为主,而农业设施类的东西几乎为零。当时的农耕器具基本分为两大类,八小类,共计87种。其中农耕器具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运输类中的木轮车、牲畜类中的牛、耕作类中的耠子犁耙、灌溉类中的井属于大宗物品,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农户是不具备的。这期间农民没有添置农耕器具的能力,自然的农业收入与亟需改善的农耕条件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助式发展。因此,这期间的农业生产可定义为:完全依靠传统农耕器具、最大限度使用传统农耕器具和农村农业农民的保守发展。
二、尝试科学种田时期充实农耕条件段(1957—1965年)
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的完成,一定程度上拉动了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1957年之后。国家推行了包括农业在内的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农村农业合作化的启动,使农村农业出现了探索性的向好发展,最为突出的是,现有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好开发、整合、利用,农耕器具使用率更加提高。而随着国家农业合作化的加速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发展引起了城市公私合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的注意,他们开始生产和制造一部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农耕器具支持农业,最具代表性的器具是拖拉机、胶皮大车、小胶轮车、水车;再后来是手摇喷粉器、立式喷雾器、纸袋化肥、多脚耘锄等。拖拉机属于特大农耕器具,每个县也不足20台。但胶轮大车、手摇喷粉器、化肥,在当时已是被神化了的农耕条件改善,生产队把能有一辆胶轮大车看成是全体社员的奢望。胶轮大车是在原木轮大车的基础上,去掉木轮、装上胶轮改装而成的。胶轮大车(载重量一吨),较之原先的木轮车(载重量500斤)不但载重量大,而且牲畜拉着省力。更因为胶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大,还缓冲,极为适合在田间土路上行走,它不易下陷,还行驶平稳。可以说,橡胶轮替换木轮,是传统农耕器具走向现代农耕器具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