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滏阳河说起
滏阳河,是衡水历史上一条水路运输干道。关于它名称的由来,衡水县志记载:“滏阳河,发源于磁州。磁为滏阳郡,故名。”关于滏阳河流经路线,说它是“源出磁州、之神糜山,至邯郸南会渚、沁二水,流永年,抵曲周,过鸡泽平乡、任县、隆平至宁晋贯大泊南出,抵冀州”到衡水“绕城西而北下,至青县归运河,达天津卫入海。"
滏阳河,被水利工作者誉为“河北平原上典型的地下型河流。”古县志说它是“博而且深,清而且驶。”它虽蜿蜒曲折,但它的河槽深度,一般距地平面五米以上。它水质清沏,无泥沙淤淀。除汛期两岸互有少量冲刷和填补外,多年来无大的滚动。由于它的河槽深、落差小,过去除有的年份五六月出现断流外,基本上可保持常年有水,既可提水灌溉,又是鱼蟹很好的繁殖生息场所,特别是每年可有九至十个月的时间通航。上至邯郸下至天津。丰水季节,百吨以上大木船畅行无阻。半数以上年份,即便是枯水季节,也能通行渔船和小型驳船。一九四八年,人民政府为加强航运和防洪,在衡水境内兴办了直弯、清淤、复堤三项工程,调直了东滏阳、夏家村两个大的河弯,疏浚了衡水石桥下及南北淤淀,加高加固了堤防和迎水坝,使河运更加畅通。每到夏秋,载货船只,来往如梭。抚今追昔,乾隆年间县令陶淑所作《敕建安济桥记》碑文中,说它“舟楫云集”实不为过。历史上直到六十年代,很多船户和渔民,每到大雪节以后要在衡水“打冻”休养和修补船只。这一方面是衡水这个码头有着充足的货源所吸引,也说明,衡水这个城市的商户和居民对外地船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反映了衡水人民的良好道德风貌。总之,衡水之所繁荣于西关,是与滏阳河的河运事业紧密相联系的。
1941年衡水县地图
1985年衡水市地名志 地图 (部分)
繁荣的衡水码头
衡水,是滏阳河自天津上溯六百余里的第一个县城。历史上这里就是一个繁荣的水路码头。据《衡水县乡土志》记载: “县城西关,为齐晋及畿南诸郡通衢。车马辐辏,商贾云集,而滏阳一流,贯串南北,上自临水,下达津沽,来往商船,帆墙如林。”又说:“全境商业以县之西关为中心。街市宽敞,贸易繁多,彭城之缸碗,清河之竹器,山东西之绢帛铁类,天津之洋货广货,唐山开平之烟煤,无不荟萃,以供束冀深武各地取求。”又据衡水老工商业者和老搬运工人回忆:抗战前,衡水码头十分繁荣。春天河水解冻以后,特别是七月份汛期到来以后直到封冻以前,来往船运十分繁忙,许多货物吞吐量大的商号专门选择亲仁、问津、阜丰、集贤、西隆庆等沿河和距码头较近的地点设店,为装卸方便,大多专辟直通码头的后门。如早年的德源涌酒店、义庆隆酒店、诚兴酒店、庆畲增酒店、增庆裕煤炭缸瓦杂货店、裕记煤油庄、双盛号杂货庄、泰和、隆信、德诚、复兴成等缸碗、砟炭店等较大商号,都是选在河两岸和距河很近的地方开设。每年运输开始后,大批上游的煤砟、缸瓦、瓷器、石料、山货,下游的食品、杂货、五金、煤油、卷烟、百货、布匹、木材、芦苇等纷纷运抵码头,而大批的粮食、油料、烧酒、蔬菜等地方产品,又由河路运往天津等城市。而从天津运来的工业品又从衡水运到上游各码头。总之,凡到衡水的船只,往返绝无放空之虞。
“七.七”事变后,由于战争和土匪的于扰,滏阳河上一度民船断绝。在石德铁路未通车前,只有日本侵略者的“北支派遣子牙河警备队”(俗称河防队)的日伪军用物资船只,在武装押运下行驶。故又有诸如石佛寺、焦汪等我抗日武装伏击日伪河防队的多次著名战斗,在滏阳河上打响。给侵略者以应有的惩罚。到石德铁路通车,滏阳河从1941年以后,基本上成了一条死河。
1945年解放县城后,滏阳河航运随着沿河城镇的解放,又兴盛起来。特别是1947年9月永年县解放,使整个滏阳河邯郸至衡水段贯通,下游虽有天津及周围若干国民党军据点,但天津等城市农产品极度缺乏,因之对进入国民党统治区运输粮油等物品的民船,敌人虽作种种刁难,但还能够通过给以一定的好处而通融。因此,从1947年起,衡水码头经过十年来的冷落之后又焕发了生机。
当时,从衡水码头起运去天津的货物有:食用油、芝麻、吉豆、小麦、粉条、红枣、以及转口外销的山货如核桃元枣、柿饼、桃仁、羊毛、花椒、蜂蜜等等。上游运来衡水的货物,由于多年闭塞,顿时大量涌入,如峰峰的烟煤、缸瓦瓷器、白灰、石料、各种山货干果,特别到秋季柿子上市时,石桥南北河滩上真是堆积如山,河岸上下搬运工人装卸货物者,商贩采购者,络绎不绝。整个码头宛如一个新兴市场。到冬季,大多数船户,都赶在衡水“打冻”越冬。南起南华街,北至集贤街北头的整个东河坡上,上岸待修的各种船只比比皆是,大至百吨对槽,小至几吨渔船,每年都在二三百户之多。各式各样的临时木板小屋栉比鳞次,叫买小贩穿行其间,恰似一个临时渔村。春节刚过,修船工起,河岸上又是一片叮咚喧叫之声,给沉睡的滏阳码头,奏起了报春协奏曲。为了加强对航运的管理,子牙河务局50至60年代在衡水专设航运站。从1948年到1960年,仅在衡水航运站登记的船只,总共在300只以上,据1956年改造前夕统计,衡水港拥有木船283只,总吨位10478吨,从业人员达2088人。
由于河路畅通,两岸以船运为主要依靠的商业,又重新发展起来,仅以沿河的阜丰街计算,就设有专营缸瓦陶瓷煤炭的商号15户。整个城关,在50年代初仅瓷炭业就有72户,从业人员330人。这也说明了解放后衡水航运事业的发达的一斑。
码头繁荣和人民生活相依存
事变前和解放后,滏阳河衡水码头的繁荣,不仅使衡水城关形成了“商贾云集”、“冠于邻封”的繁荣局面,同时也给当地贫苦群众开拓了谋生之道。可说是码头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相依存。
首先,应说说衡水石桥上的小吃。事变前的大石桥桥面上,除中间可行走铁轮大车以外,
两侧紧依桥栏板都是各色各样的小吃摊点。据人们回忆有五、六十家之多。有烧饼、果子、煎饼、老豆腐、豆腐脑、杂面、面叶、锟饨、水饺、煎包、馒头、大饼、烧鸡、羊头,兔肉、卤煮肉等等。整个大桥南北两侧,地方性的大众小吃可说是应有尽有。这些小吃,主要为河下船民和搬运工人服务的。有的也颇有名气,受到一些商店掌柜和客商们的青。如什么二魔的杂面、槐林的包子、魏大王八(绰号)的扁食(水饺)、李三振的羊头羊肚、香利的白茬卤煮鸡等,主食还有稷米面煎饼,压杠面的卷子等等,都曾名噪一时。这种小吃市场,每到晚上总要营业到十一二点钟收摊。远远看去,石桥上形成两条灯龙,也颇壮观。日伪统治的期间,石桥上除兀立着一座敌人炮楼、盘查勒索来往行人之外,小商人一扫而光。解放后,街道拓宽,为整顿市容,把传统的饮食小摊点移到桥的东头大街两侧。虽已不如当年多而全,但仍有一定规模。从桥口到集贤街口,路南路北仍很拥挤。有些外地来的于部职工总愿在这个小吃夜市上转一转,品尝一番。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以往曾经到过衡水的老人们,对“好吃不贵”的石桥小吃,仍然留有深刻印象。衡水码头养育了这些小吃点,反之这些小摊点又为繁荣码头增添了迷人的光彩,同时小吃摊的主人们从中得到了维持生计的来源。
其次是码头工人,过去称为“脚行”,也是靠水吃水的贫苦市民。衡水的“脚行”,历史上有“旱市”和“河下”两种。“旱市”主要是靠粮食市场上为酒店、粮栈的收售粮食扛口袋为生;“河下”则主要是靠装卸船运货物为生。他们各成体系,互不干扰,并都有自己的头领。“脚行头”从众人收入中有少量提取,但不象天津那样严重的封建统治和苛刻的剥削。单说“河下脚行”,在河运开始季节特别是秋委:是他们赖以抓得全年生计的好时机,也是流大汗、出大力的最苦季节。一般一个小团体包一两个大商号的河下装卸和内部装卸搬捣。每人带一块苫巾缠在腰里,干活时披在肩上。装卸煤、灰、瓷器等散货,两人一付杠子一个大红荆筐,每装要200市斤以上;装卸粮食每袋200斤,要一人扛;其他如石货,水缸等大件均用人抬。归根到底,上下河坡,每趟都要200 斤以上。码头工人们,就是靠人抬肩扛,在两三丈深的陡峭河玻小道上,爬上爬下,最忙时要终日不停地劳作。好在有些卖熟食的小贩“跟班”服务,烧饼、果子、蒸包及烟酒,可以随处买到,边干边吃。繁重的劳动,也给码头工人带来较丰裕的收入。据老工商业者和老码头工人回忆,只东西明和南华街上的码头工人,就有30多名。专包所在街大户河下装卸,价格由商户和工人头领协商,依季节不同而有增减,繁忙时,一人一天最多可收入40吊铜元(折合银元五元左右)。这是很可观的但也是不易多得的收入。但到了冬季,码头工人则基本是坐吃山空了。
解放后,共产党非常关心码头工人的生活和劳动。就在码头开始活跃的1947年,建立了码头工会。工会把各路搬运工人组织起来,统一安排劳动场所,统一定价收费,扣除很低的管理费用,一天一分帐,虽然还没有脱离旧的分配形式,但毕竟在工会的领导、组织、教育下,码头工人常年收入有了保障:工作有了秩序。到1948年以后,随着石德等铁路的修复,水陆搬运业务大增,衡水搬运站成立(后改为公司),统一管理和调度,结束了过去的河路码头和旱市搬运分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