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境自古多水患,筑堤埝,挖沟渠,修桥闸,抗灾治水代代相传。治水人物唐代以前失于记载。兹将唐延载以来事迹显著者选录于下:
羊元珪,唐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任衡水县令。在任期间,兴修水利,开渠引漳水北流,灌注城隍,发展灌溉,民多受益,后百姓为纪念他,取名羊令渠。
杨严,字若思,山东沂水县人,明景泰七年(公元1449)任衡水知县。注重水利,为百姓兴利除害。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他上奏朝廷批准请深、冀二州、枣强、武邑二县,协助创建了滏阳河衡水木桥。洪水后,招收因洪涝灾害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在南田、郎子桥等地,开发退水荒地。因而治内户口大增,生产发展。
周子文,无锡县(即今江苏无锡市)人,明万历年间任衡水知县。万历二十年(1592年)连降大雨,庄稼被淹,滹沱河水泛滥。周亲自到乡村察看灾情。视察水势。组织人力在治西北张官铺村增筑堤障,挡住了滹沱河泛滥南侵之水。又在治东周通村一带挑挖沟渠,使沥水排入滏阳河。由于抗洪排得力,这一年获得较好收成。
刘化龙,号在田,霍山(今安微霍山县)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任衡水知县。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在漳河(即今滏阳河)南岸,自枣园村以西,经杜村、谈家庄等村,筑堤三十余里,堤高六七尺。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遇大水,漳河不再泛滥,农家田园得到保护。后人纪念他,取名刘公堤。
邵于道,清康熙年间任衡水知县。在任期间,主持创修漳河(即今滏阳河)堤,在河两岸,东北抵深县、武邑;西南至冀县,长百余里,高三丈,宽一丈余,后任知县王万方继筑,工程竣工后,漳水涨而不溢,水灾得免。
肖鸣凤,正兰旗举人。清康熙十七年任衡水知县。任期内,对防洪除涝极
为重视,多次加固堤防。筑堤亲临现场指挥,检查督促非常严格,要求堤防质量要达到“横直有度彻底坚实”。因此,河道行洪,堤防坚固,无一溃决,百姓免遭水患。
陶淑,字韦苍,南城(即今江西南城县)人,清乾隆年间任衡水知县。关心百姓疾苦,注重兴修水利。经过实地勘察和在百姓当中调查了解,得知治南北田、候店、杜村一带低洼易涝。特别是一到汛期来自冀县客水大量涌入,无处排泄。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3年)在治南三里滏阳河南岸修建了老龙亭闸(即今吴公闸处),启可排沥,闭则挡洪。由于工程坚固,管理得力,此闸经历几代,直至光绪年间冀州知州吴汝伦重建,受益近百年。乾隆三十年(公元1770年)直隶总督方观承请部拨银四万七于两,委陶淑主持,在滏阳河上修建石桥,历时一年竣工,乾隆皇帝赐名“安济”。至今二百余年,仍巍然屹立。
羊令旧渠
清·知县 王万方
宦迹传闻延载中,
渠流乐只羡羊公。
川原迁改盈虚异,
水晗劬劳职业同。
沙满长沟堙地脉,
波吞远堰蝉人功。
当年捍患逢今口,
定建奇猷志屡丰。
(原载乾隆《衡水县志》卷之十四)
文字内容来自衡水市水利志,内容以原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