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海河”以前,衡水市以筑堤挡水为主要防洪措施。境内有故堤6道。
(一)、沿河堤。明弘治17年(公元1504年),知县文皓组织群众修筑。南岸起自干马村,上至焦汪村;北岸起自团马村,上至高村。堤高约五六尺不等。已废。
(二)、刘公堤。明万历33年(公元1605年),知县刘化龙组织修筑。在漳河南岸,去河50丈,起自枣园村以西,经杜村、谈庄一线,长约30余里,堤高六七尺。已废。
(三)、新堤。在漳河两岸,东北抵深武,西南抵束冀,绵亘百余里。清康熙年间知县邵于道创始,继任王万方增修。已废。
(四)、旧城堤。环城而西南,抵冀州,绵亘30余里,高五六尺不等。久废。
(五)、护城堤。原筑在县城周围,长约七里,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 年),嘉靖二十年重修,三十年继筑,后建为城墙,清乾隆三十年改建为砖城。建国后逐渐平毁。1963年特大洪水,县城尽成泽国,城内居民集于北城墙残段,得以避难。今东城基已修成柏油马路,其它城基已建房舍。
(六)、八蜡神大堤。俗称八大神大埝,东起衡水城西阁外八蜡神庙,经大庙、疙瘩头、小官道、小辛集,西至西康村西。全长20余里,堤高自西向东0.8- 2.5米,顶宽2米,底宽5一10米。始建年代不详,相传清末民初即有此堤。此堤是城西北地区防滏屏障,素有“开了八蜡神,淹了一溜屯”之说。每年春季受益村出工培筑,堤顶设有土牛,每逢河水涨溢,受益村各守其段,并备有布袋、门板、木桩等物,出险及时抢堵。此堤为挡滏水发挥了重要作用。1958年,在原堤基础上修成衡码公路。根治海河工程实施以后,已无御洪作用。1970年开挖胡堂排干,修筑新衡码公路,此堤即废,今已平毁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