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仲景村,位于滨湖新区彭杜村乡,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而改名的一个古老村庄。这座具有崇善、康健、勤劳之风的村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焕发着勃勃生机。
仲景村原名曹马村,在两千年前的汉代,曹、马两姓在此繁衍生息。
东汉末年,曹马村(今仲景村)一带发生严重疫情。村民面对疫情束手无策,纷纷病倒。尸骨遍野。这时,游走四方的张仲景,为民治病兼考天下良方名药,来到曹马村,看到村民饱受疫情之苦,遂提议指导村民熬制药汤。于是,村民支起大锅,依方大规模煎药,这一带的村民都来服用中药,从而缓解了疫情的蔓延逃过了一劫。过后,村民们时常想念张仲景为纪念张仲景的救命恩德,遂把村名改为了“仲景”。斗转星移,朝代更替,以致于“仲景”村名流传至今。就是明代山西大规模移民时也仍以“仲景”为荣,从未改过村名。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河南南阳人,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因其确立了辨证论治,撰写《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行医乡里,治病百家。他发明了饺耳(饺子),连同食用饺耳汤就是心系贫寒百姓免受冻耳之苦,潜心研究出来的,人人喜爱有加。“吃饺子、喝饺子汤”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他还在世界医学史上有着极高的荣誉,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东南亚,都有着很高的影响力,是历代中医的楷模。
为纪念张仲景,曹马村周边也有12个村庄分别改名(借张仲景之名,归仲景管理之意),民间有“南仲半马十二景官,都属仲景管”之说,流传至今。千百年来,仲景村及这一带的村庄,家家户户都对张仲景崇敬有加,世世代代从医之风盛行,传承着“医圣”造福天下的宏志美德。
2017年2月14日,在“医圣”张仲景诞辰1867年,衡水仲景村村民代表受邀赴南阳涅阳,祭拜“医圣”,并向张仲景博物馆捐赠牌匾:仲景村人拜仲景,杏林千载学医圣。衡水仲景村和南阳仲景故里两个相距千里的地方,因为“医圣”,结下了深厚情缘。
近年来,在弘扬仲景文化,打造康健品牌,提升村民中医药文化素养,打造衡水仲景特色产业方面,仲景村也作了一些探索。
2018年,村里建设了仲景文化广场,落成了3.3米高的“医圣”张仲景汉白玉石雕塑像,供人们瞻仰。同时建设了《伤寒杂病论》药方碑林,12通1.83×0.6×0.1米的石碑雕刻着24服“医圣”的著名药方,供人们学习和借鉴,同时展示仲景医学的博大精深,是祖国中医的瑰宝。
目前,仲景村在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功望带领下,正在发掘仲景特色中医药文化,计划修建“百草养生园”“医圣博物馆”等一系列纪念设施,开展以张仲景医药文化和“仲景论坛”为主题的系列研究活动,搭建继承仲景学术、弘扬中医药医圣文化、实现惠民健康的盛大医药主题平台,使历史渊源深厚的仲景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展示基地,建设主题鲜明的美丽乡村。(曹双休、李功望等口述,王希来、常海成、袁清熙整理)
来源: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