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团在吴汝纶老宅旧址前枫香树下合影
﹝前排四 卢乃稳、五 常海成、六 龙红华、七 吴汝纶第五代后人王淑珍(73岁)﹞
今年是吴汝纶先生逝世120周年。他是安徽桐城人,但距其故乡近千公里之遥的河北冀州人民却一直缅怀着他。
衡水市冀州区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优秀传统。清光绪年间来自安徽桐城的吴汝纶先生任冀州知州,他重视民教,锐意兴学,业绩卓著。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冀州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为了追思这位影响至深的学者,我不禁再次回忆起6年前访拜吴公故乡的行旅!
那是2017年4月17日清晨,由冀州区政府副区长龙红华、《冀州市志》主编常海成、时任文教局局长卢乃稳等8人组成的区文化教育考察团,踏上了900多公里行程的进皖路程。
春天的皖南,满山遍野一片葱绿,但考察团人员无意欣赏匆匆而过,直奔吴汝纶家乡的村庄。他故居门前有一棵历经百年风雨的枫香大树,这颗二三人难以拢合、仰首方能展望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并神奇的散发着迷人的清香,迎接着我们这些来自远方的友人,期盼着我们探寻吴汝纶先生不平凡的足迹。
一、考察缘由
吴汝纶(1840-1903年)先生,字挚甫。清光绪七年(1881年)至十五年(1889年)任冀州知州八年。当时冀州辖南宫、清河、枣强、衡水、冀州5县。吴汝纶关心百姓疾苦,深入涝区观察,积极争取帑金,带领百姓连续三年开通了60余里长的冀衡水渠,使千亩贫瘠的卤田变成膏腴良田,后人为纪念吴汝纶兴修水利之功,将所修水渠称作吴公渠。
在匪患四起的年月,他创建联村联防乡规,保冀州一方平安。
他深知国盛民兴需要崇文重教,于是,克服困难筹备经费扩办信都书院,招聘名师,培育学子,使这里人才荟萃,成为“畿辅之冠”,誉满城乡。2013年版《冀州市志》着重记述了吴汝纶在冀州的不朽事迹,时至今日冀州乡间还流传着许多吴汝纶的故事。
正是吴先生这段难忘的历史渊源与情怀,使冀州与桐城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冀州区委、区政府为铭记历史,激励后人,推进文化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组织考察团,到吴汝纶先生的家乡——安徽省桐城等地,近距离接触吴汝纶,深入调研吴汝纶先生与冀州有关的族脉家世、成长历程、不朽事迹,挖掘探析一代鸿儒的丰富思想内涵,进而传承这一独特历史文化,增加两地友谊,促进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
二、走近一代鸿儒
汽车行驶在弯曲的乡间公路,在老桥村高大的宣传牌前停下来,上面写着“汝纶故里,人文老桥”,当地政府为建设美丽乡村,钩沉历史,已开始着力打造“吴汝纶”这张不可或缺的名片。在县、乡、村干部的指引下,我们徒步走到吴汝纶的家乡——枞阳县会宫镇老桥村吴牛庄(吴牛庄2016年区划调整为枞阳县)。
(一)拜访吴先生故居。吴牛庄这座僻静的小山村,平常很少有外乡人来,今天乡亲们见到来了这么多远方客人,又惊喜又热情,拉开话匣子,谈起吴先生的家事。
村委主任老吴告诉我们,吴汝纶先生故居建在一个座北朝南的小丘坡上,门前的远方有两座群山,左面那座名为屋基山,右边那座名为鸡头山。在两山之间的开阔地带,有一处五亩面积之大碧水方塘。方塘的水清澈透底,水面上有几支白鸭戏游。方塘以北系吴家的房屋,是一所上下各四间的板楼,板楼前是一个凉亭和一座门楼,门口前有一对石狮子,文革期间因生活困难也卖掉了。现在吴家的老房老物早已不存,只剩下三块条石了。道光二十年(1840年),吴汝纶就出生在这个清寒的私塾先生之家。其父吴元甲以经书学文被选拔为岁贡生,后来又因为德行而举贤良方正。吴元甲没有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所以将希望放在吴氏子弟上,在家设馆授业。77岁的方宝兰老人认真地告诉我们:当年吴家人心地淳朴善良,与乡亲们友好相处,是知书达理人家。
吴汝纶幼时虽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如得一鸡蛋不肯吃,到集市换成松脂,供夜读时照明。他博览诸子百家之书,对同乡先辈方苞、刘大魁、姚鼐等桐城派诗文尤其钟爱。同治二年(1863年)汝纶以县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秀才,同治三年中了江南乡试第九名举人。在江南乡试时,曾国藩阅卷,便看中吴汝纶的文章,断言吴将会成为桐城的后起之秀。同治四年(1865年)吴汝纶进京会试,果然中了第八名进士,授内阁中书。这三年,吴汝纶在科举考试中连登三个台阶,足见他的才学出众。曾国藩慕其才,留佐幕府,切磋学问,成为“曾门四大弟子”之一。同时也得到了官位显赫的李鸿章器重。先后在曾、李幕府任事,曾、李奏议之章,多是他的手笔。吴先生的第五代后裔、73岁的王淑贞老人说:汝纶先生的原配夫人名叫汪若英,也是书香门第,常年跟随吴先生在外,还有第二夫人欧氏也随他们一起生活。先生的后人都很优秀,儿子吴闿生也是大学问家,曾著有《北江先生文集》。曾孙女吴海鸥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另一曾孙女在外交部工作。现在北京、合肥、安庆、桐城均有吴氏家族后人留住。
早年的吴家与学识出众的吴汝纶,早已让乡人敬慕。如今故居的破落,不由让我们生发凄凉之感。但现在吴家门前那棵枝叶茂盛的参天大树展示着吴汝纶先生为国为民的精神长青。此树曰枫香树,生长于丘岭阔叶林中,喜光及湿润气候,系大型落叶乔木,树干挺直,叶形为掌状开裂螺旋而生,叶子在秋天变红,花小,果实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为棕色多刺的木质结构,内涵多粒种子,含有芳香的挥发油,通过果子上的小孔散放,因而得名,称为“枫香树”。村里一位董大爷对我们说:“枫香大树,是我们村庄的‘ 国器 ’ ,代表了吴先生的人生,更是村庄兴旺的标志 ”。吴先生当年从这颗大树下出发,走出皖南,走进直隶,走向北京,走出国门,晚年抱着兴教救国的心愿回到桐城,叶落归根到故乡吴牛庄这颗枫香树下。 我们倾听着难得的吴先生往事,我们抚摸着这棵参天大树,仿佛穿越了时空,见到了才气横溢、精神矍铄的吴老先生。 最后恋恋不舍的离开吴汝纶故居,那颗高大的枫香树仍在向我们招手(此树已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二)拜谒吴先生墓。吴汝纶墓,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义津镇五里拐村吴牛山上。在安庆市方志办王晓明同志与热情村妇的引领下,穿过盛开的油菜花丛,扒开树枝杂草的拦路,又走过了二米多长、巴掌宽的独木石桥,踏上弯曲的田间小梗,来到了吴汝纶先生的墓地。
吴汝纶墓地,坐北朝南,方圆有10米左右,有高60厘米的水泥墙围绕。墓丘已用水泥覆盖,墓前立有三通碑,一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碑,1988年枞阳县人民政府立;二是吴汝纶墓介绍碑,1998年枞阳县文物管理所立;三是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1998年枞阳县人民政府立。坟莹前竖有两通墓碑,东面墓碑,系两位墓主人碑,名款为“吴公肫甫府君”和“吴公挚甫府君”。吴肫甫,为吴汝纶之兄长吴经纶。紧挨着的西面墓碑,系吴汝纶两位夫人碑,名款为“清故诰赠夫人吴母汪太夫人”“清故诰封夫人吴母欧太夫人”,系吴先生儿子吴闿生所立。落款时间均为中华民国四年,即1915年。墓碑、墓圹,当为旧物,保留至今,颇为不易。每年的清明节,都有乡亲前来扫墓,特别是桐城吴汝纶公学,经常组织师生前来缅怀这位受人尊重的教育家。
(三)参观纪念馆。在当地县乡领导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会宫镇创办的“吴汝纶纪念馆”。讲解员动情的说道:“或许冀州人与吴老先生真的有缘,纪念馆是近日建成,昨天刚刚开馆,今天就迎来了前来专访的河北冀州的尊贵客人”。这里8间整洁的展室,空间虽不太大,却从“人物简介、致力办学、文学主张、文学成就、桐城文派、代表诗作、社会影响”等六个方面,展示了先生勤奋学习、踏实从政、心系教育、谋求救国之道、勤政为民的一生。这个展馆值得点赞的是,将吴汝纶先生在衡水地域所做的善事做了全面展示:一是为光复冀州信都书院,他筹银万两,延聘名师,广置书籍,并亲往书院授课,使信都书院“文风巨变,经术文采极盛一时”,为一州五县培育出一大批“卓然能树者”。二是为治理冀州涝区,报请直隶总督李鸿章划拨十万银两,经过挑挖疏浚,修成一条南起冀州南尉迟村、北至衡水县三杜庄的排沥河道,引导洼地积水流入滏阳河,并在河上建桥涵各8座,在入河处建老龙亭闸一座,既保障了农业生产,又方便了往来乡人及商旅。三是编撰《深州风土记》22卷,被方志界奉为传世佳作。这些翔实、难得的历史资料,竟在这小小的展馆内一览无余,可见当地人研究之深刻。会宫镇政府以美丽乡村为平台,打造汝纶文化亮点,体现了对吴先生的人生敬仰和思想传承。
三、考察两所学校
考察团怀着对吴老先生的崇敬之情,长途跋涉来到安徽桐城,桐城市领导热情地接待我们,在有关部门同志的引领下,先后考察了两所与吴汝纶有关的学校。
(一)桐城中学。首先来到这所学校映入我们眼帘是校门口上方吴汝纶先生亲书的“勉成国器”四个金黄大字,威严有神。走进校园,处处都是葱绿芬芳,各种树木焕发生机,各类花草绽放靓丽,前行30米处的百花丛中,有一尊吴汝纶先生半身铜质塑像岿然而立,吴先生清瘦的脸庞、炯炯有神的眼睛,展示了他内心的刚毅与自信。他那慈祥的眼光充满了对莘莘学子的无限期望。据学校领导和讲解员介绍:桐城中学简称桐中,该校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吴汝纶先生创办,名为桐城学堂。随着时局变化与行政区划的变化,校名不断更名。1904年桐城学堂更名为“桐城公立中学堂”,1912年名为“桐城县立中学",1949年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第一中学”,1950年改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桐城中学”,1952年正式启用“安徽省桐城中学”校名,一直沿用至今。桐城中学经历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不同的时代,学校为了纪念这位教育先驱,将先生的“勉成国器”教学目标作为校训,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跟随讲解员来到校园内一座古色古香建筑“半山阁”前,这是吴汝纶创办桐城中学堂的藏书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曾在桐城中学堂任教的日本教师早川东明参与设计。这座两层楼阁系砖木结构,暗依楼的西山墙而建阁,外露东山墙,故名“半山阁”。屋顶镶嵌青灰小瓦,屋角设子角梁,飞檐翘角,造型美观。“半山阁”的设计形式和建筑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古建筑专家单士元、罗哲文、郑孝燮曾称颂它是“凝固的音乐”。阁楼中悬有吴汝纶题写的“勉成国器”行楷横匾及“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的楹联,鎏金阳文,光彩夺目,增添了这座古老建筑的国学神韵。1986年安徽省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校园西北角的一座二层教学楼上,悬挂着一口大铜钟,学校至今仍以敲铜钟传递教职员工和学生们的作息时间。铜钟下面是一面20米长的石墙,上面书写着“桐中敲铜钟,童男童女同上学”,这百年名句激励学子发愤读书、团结向上。
漫步在桐中校园,产生了这样的印象:桐城中学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尤为丰富。改革开放以后,也不盲目追求现代化建筑,始终保留着半山阁、后东亭、惜抱轩等中国式建筑和石刻柱、银杏树、渡江指挥部旧址,把它们作为学校历史的见证与精神的寄托。校园内古老的灰色楼宇与生机盎然的绿色树木交相辉映,浑厚悠扬的钟声召唤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童生,昂扬向上的莘莘学子与活泼可爱的自然生灵和谐共处,无不勾勒出一幅文韵淳朴、优美怡人的校园风景图。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营造出了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这是桐中秉承了吴汝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办学风格的生动体现。
走进学校办公楼,看到一楼大厅宣传栏里,张贴着学校办学理念和校歌,并将知名校友一一列出。据了解桐中自办学以来,为全国各类高校输送合格新生一万余名,他们中有1000多人已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有的已成长为新一代有影响的科学家与著名学者,如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中科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慈云桂,外交家、曾任文化部长黄镇,农工民主党首任主席、前交通部部长章伯钧,两院院士陆大道,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方复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著名教授李定、段路明,北京大学教授程和平,清华大学教授琚诒光等。现在还有500多名学子远涉重洋,在国外攻读博士、硕士或从事科研工作。
特别是进入20世纪新时代,桐城中学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取得了跨越前进。如今学校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装备先进的教学楼、科技楼,图书充盈的图书馆,设备齐全的办公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宿舍楼,还有能容纳2000多人的餐厅。教学设施有现代化的计算机室、理科实验室、文科实验室、音体美工室、劳技活动室、语音室、综合电化教室、视听阅览室、电子软件资料室、多功能报告厅、天文馆和配套齐全、高标准的体育场地等。桐城中学现有高中教学班58个,在校学生4000余人。教职工180人,管理团队教师队伍,均为一流。这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桐中办学成果辉煌。1958年被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60年桐中代表出席了安徽省和全国文教群英会。1999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示范高中。学校高考成绩一直位居省重点(示范)高中前列。许奎明、陈卫国同学曾在两届高考中分别夺得全省理科状元,有百余人在历届高考中进入全省总分前10名,有4个学科的人均成绩20余次位居全省第一。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有500多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70余人。在“东华杯”化学学科竞赛中,荣获全省唯一的“四连冠”。桐城中学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获“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模范职工之家”“安徽省绿色学校”等省级以上荣誉十余项,被誉为“人才的摇篮”。
(二)吴汝纶公学。我们来到吴汝纶公学,这座学校建于2003年,该校创办者对吴汝纶先生特别崇拜敬仰,故以先生名字命为校名。它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占地350余亩,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在校学生3600人。现有86个班级,分设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幼儿部、国际部。邀请吴汝纶先生的后裔原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吴东之先生为学校顾问。学校教师从全国选拔,并从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聘请多位外籍教师,组成了一支品德高尚、作风过硬、教技精湛、服务热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该校根据吴汝纶先生的教育理念,将“弘扬国学 融通中西”作为校训,将“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作为校风,将“敬业励教 厚德求真”作为教风,将“铭志勤学 道正笃行”作为学风;将四有(心有爱国的感情,胸有远大的志向,学有求智的兴趣,做有进取的行为)、五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处事、会健体)、六心(孝心献给父母、敬心献给长辈、热心献给集体、爱心献给社会、信心留给自己、忠心献给国家)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建立一系列教学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吴汝纶公学非常重视环境熏陶教育,将国学教育作为特色教育之一。在校园主干道墙壁上,精心构思设计了三十多幅以“国学”为主题的大型喷绘文化墙,内容丰富多彩:有先贤吴汝纶篇、中国四大发明篇、中国四大名著篇、诸子百家篇、中国文房四宝篇、《二十四孝图》、《二十四节气图》等。“国学”文化墙,成为吴汝纶公学艺术、文化、品德教育相融合的风景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天饶有兴趣地围聚在“国学”文化墙前,欣赏、回味、交流,成为“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的良好课堂。这座学校可谓是“校园处处是文化,学生时时受熏陶”,进而提升了学生素质与教学质量。2005年至2016年,吴汝纶公学平均每年重点院校达线率22.6%,本科达线率77.8%,19名同学考取清华北大。在这里毕业的学生,均成为社会上的优秀人才。
四、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此间,在桐城市、枞阳县,分别于当地政府召开了两次别开生面的吴汝纶文化教育座谈会。
18日下午,桐城市委、市政府在金瑞古井大酒店会议室召开了桐城市有关部门主要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市人大副主任陈玉莲表达了对冀州考察团的欢迎,并介绍了桐城的基本情况。桐城中学校长罗伟讲:“当年汝纶先生选拔挑选一批学生到日本留学,实地考察,回国后创办新校,其办学与成效在安徽乃至全国均有影响”;文化委员会主任伍建强说:“桐城中学创办至今有115年,期间出了8位院士、500多名国家级精英,这些成绩都是吴汝纶办学思想的结晶”;政协文史委主任倪伟鸿、政府督办室主任谢扬志讲:“吴汝纶先生最早提出德、智、体、美共同发展,最早提出使用普通话,为国育才的理念极为超前”。政协副主席陈艾东讲:“桐城为有这样人物感到自豪,‘ 勉成国器 ’ 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希望各个阶层的人士都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19日上午,在枞阳县政府会议室,枞阳县副县长吴正芳主持了会议。县文委主任周建斌说道:“近几年来,枞阳县加强文化建设,注重挖掘宣传历史文化名人,将吴汝纶先生的事迹进行了整理与推介,提升了吴先生文化理念的学术价值。”教委主任钱叶全讲:“吴汝纶先生在当时政治和文化危机的关头,提出了教育救国的理念,是敢于担当的教育家”。县文联主席章宪法介绍,吴先生不仅有文才而且是习武之人,他从小练武强身,报效祖国。在座谈会上,《冀州市志》主编常海成先生为两地送上了有关吴汝纶研究的资料与文章,受到当地关注与重视。
同时考察团一行还对六尺巷、桐城文庙、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相关文化设施与古迹进行了参观,受到了教育,开阔了视野。
五、考察启示
这次短暂的安徽之行,收获颇丰,启示如下:
(一)教育是立国之本。古语云: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无“本”,国家这棵遮天蔽日的大树难以枝繁叶茂;无“基”,国家这座摩天大厦无法矗立世林。由此看出“本”与“基”对于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具有无可非议的重要性。桐城、枞阳继承重教传统,促进了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已席卷而来,机遇和挑战突出地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如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长期不懈的加强教育。教育效益的后显性,又决定了教育必须先行。从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地域兴旺的标记,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
(二)培养“勉成国器”栋梁人才。民族的前进,祖国的发展需要人才。一代代桐城的学子实践吴汝纶“勉成国器”的育人理念,成为国家民族的卓越人才。我们要遵循吴汝纶先生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铸就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理想信念。今日学习不仅为父母、为家庭、更要为社会、为国家,学会走出狭隘的自我,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要塑造勤俭朴实的自身形象,倡导桐城校园勤奋学习法。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真才实学。
(三)要坚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吴汝纶先生“爱心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的教诲应牢记心上。培养师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感的圣洁之爱。向吴先生学习,以仁爱、博爱的情怀,爱生如子,爱才如命。放弃一切高官厚禄,扎根三尺讲台,将学生培养为“有山的底气、水的灵气、海的大气、民族的志气”报效祖国、忠于人民的高尚人才。
(四)加强乡土文化宣传教育,将“爱祖国 爱家乡”的情感融为一体。桐城,枞阳学校文化墙、公园形象壁等处均呈现当地历史沿革、名人事迹、丰富物产等地方元素组成的塑像、图画与场景,形象地展示了乡土文化。冀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我们应挖掘历史文化资料,利用不同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进而增强人民建设家乡的亲切感、自豪感与责任感。
(五)加强吴汝纶先生在冀州研究活动。如创办信都书院博物馆,举办吴汝纶学术研讨会,创作以吴汝纶先生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进而挖掘历史人物,提升冀州形象,促进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冀州文化教育考察团,于4月21日晚上回到冀州。历时五天紧张的参观学习,虽很辛苦,但收获硕大。脑海里每当映现出吴汝纶故乡那棵旺盛的枫香树时,心中便充满了异常的喜悦与向往,愿冀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如枫香树一样常青。(撰稿:常海成 卢乃稳 雷玉峰;摄影:张晖)
主编:魏明明
审核:刘炳毅
监制:陈廷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