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辛向党:曹氏爷孙俩“没世名不朽”

2024-04-15 17:45:53    来源:中国视窗    作者: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徐家庄乡淄村历史上有曹盛和曹景参爷孙俩,都是致力于公益,造福于民,被誉为“没世而名不朽者”。

  曹盛(1818~~1894),字泰昌。家庭“累世耕读”,至他“兼营商业”,使家道益“裕”。

  他 “性刚介”,特别爱管所谓别人的“闲事”,只要“遇不平事”,必“敢直言,不为威武屈”,解决了村民中不孝、不睦、不公等若干问题,所以,村民“多敬之”。

  曹景参(1874~~1934),字三省。“读书营商,亦为一时翘楚”“继乃祖乃父之志而益扩大之”“为人慷慨,好义善”。

  特别是,在祖和父、叔的“慰勉”支持下,历经30多年努力,排除若干困难,艰难地创建了本村的“培基义塾”。

  办校记。他办村校,从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呕心沥血30多年,倾其所有,终于完成。

  要办村校,攒钱。他幼年时,就因为“家贫失学,至保定习商”,从事“粮布业”,商号是“增盛和”。

  他在1932年所写回忆中道:“光绪二十年(1894年)”,想到自己家乡村里“既无校舍,又无基金。教育,难哉”。他认为,“强国之道,根本在于教育”“遂决定创立吾村学堂”。

  办学首先是需要钱。于是,做出了尽快攒钱的计划。为了办家乡村校而“努力振奋,锐意储款”。他把自己经营所得的一定比例积攒下来,并且,生活相当节俭,千方百计地“抠”钱。经过5年多的时间,至宣统二年(1910年),已经“积金达二千零六十元”。他心中“窃喜,认为淄村学校可以克期实现”了。

  大难不死,继续。“人算赶不上天算”,天有不测风云。

  正当他准备把“储款”取出,回村去办村校时,民国元年(1912年)的正月十三日,“保定驻军哗变,民匪交乘”,把他的“增盛和”布号“烧抢一空”“变为焦土”,他节衣缩食攒下的建村校款,也“同归于尽”。他为了抗暴、保护自己的财产而受“枪伤”,幸大难不死。创伤略好,他静思细想:既然“大难不死”,就是“天赐洪福”。于是,恢复营业,并且“冀遂初愿”,继续不渝地为办村校而“储款”。更加“勤谨奋勉”,精心经营,“更力撙节”(注:节省),为初心奋斗。

  5年之后的民国六年(1917年),他“积款达五千一百五十元”,被他而感动,村民张衡甫捐助150元,计款5300元。在村东购买3亩地,立即雇工垫地基,民国七年购备砖、木等物料,民国八年开工建筑,民国九年(1920年)11月,校舍落成。民国十年(1921年)正月,举行开学仪式。村校定名为“培基义塾”,“培基”意培养强国基础人才。众村民、学生家长均“欣欣然有喜色”。

  建校舍用款3000余元,余2000元。他确定,余款“存号生息”,定为“培基义塾”基金,以兴教育。学生不收学费。后还用此基金,帮助村里创办了女子学校。

  1930年,村民父老饮水思源,自愿集资建立了《曹氏兴学记》纪念碑。

  慷慨捐献,获赞。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为学制问题,在冀县教育局指导下,“培基义塾”取消,合并到村里公立学校。他毅然慷慨确定,把“培基义塾”的校址及所有财产、基金,全部捐献给村公立学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他又把存在他“增盛和”布号的“生息”之“培基义塾”基金2000元提出,给了村里。村里用此款买了地,以之租金,用于兴教。后该校“生徒逾百,成绩昭然”。

  对于这一善行义举,当时,由冀县劝学所呈请“核奖”,国家前教育总长、直隶(今河北)省长和教育厅长各奖给了“匾额褒章”。

  (依《冀州历代文存.曹公墓表》和《淄村1933年刊》编写)

[责任编辑:张东振]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