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她,就给她信念教育”!在题目开始之前,请大家思考一下:您有信念吗?您的信念又是什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您带给孩子的又是什么样的信念呢?
我们每个人在教育子女上都有自己的信念系统,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价值观。大家普遍认为农村人和城里人教育孩子上是有不同的价值观。
农村人教育孩子的三句话:1、孩子,爸妈没有本事,你要靠自己
2、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
3、孩子,撒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还有饭吃。
城里人往往这样会给孩子说:
1、宝贝,好好学习就行,其他事爸妈来办
2、宝贝,记住不能吃亏
3、我告诉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
以上是绝对的极端分法,现在农村和城市区分不大,农村里也有来自大城市里人,大城市里来的农村人也不少,这个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反思我的养育过车:似乎我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我接受的教育基本上符合第一条;而我再来反思,我在养育女儿的同时,教育理念则更多的偏向于第二种。
我自感觉,我现在生活的还不错,这是和我以前比;当然某些方面不如你的地方还很多。是我在某些方面不知足,某些方面又很知足。
当有一天读到李克富老师的文章“给孩子建立的三个信念”,让我更加相信“教育孩子的关键不是教育也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受他们的影响。在我最难的时候,总有一个力量让我看到希望,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当遇到过不去的坎时,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相信人是可以信任的。
无论您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在心理学上不同流派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共识:教育孩子的关键不是孩子也不是教育,而是父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今年五一咱们山东的蓝翔又被推上热搜,首先是女儿举报妈妈,然后5月4日是妈妈举报前夫,又有网友翻开了几十年前这一家的爱恨情仇,20多年前的情景再次上演,普通大众看到的是现实版的宫中戏,但戏的背后更让我们想到的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的好好说话是多么的重要的一件事,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水平决定了其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教育孩子必须要建立的三个信念:我是可爱的,别人是可信的;世界是美好的。
2021年11月份,咱们的跳水冠军全红禅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当她走向领奖台时,记者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可爱的伸了伸做了个鬼脸“当时,什么也没有想,就咕咚跳下去了”说的过程满脸布满淡定和自信,这自信的背后映射的是足足的安全感啊,“我是可爱的,我是被喜欢的”。她的父母都是农民,母亲身体又不好,即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依然不会缺少爱,她说“是他父亲的冷静、孝顺、永不放弃是她的榜样”这无声的传递是让她坚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其相反的三种负性核心认知“我是不可爱的,不被喜欢的”,“别人是不友好的,是不能相信的”,“未来是不美好的”是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核心信念。
这些年在门诊上看到好多青春期出问题的孩子,有成绩好的,成绩不好的,上学的和不上学的,他们基本上都有以上三种“核心信念”。
接下来又几个案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看看这些因不上学的孩子,是哪里出了状况?
01
“我不是可爱的”小未是一位小学六年级的的学生,被父母带来看心理医生。说“一到学校就肚子疼,浑身难受,我们看了好几家医院也进行了多项检查,问题不大。可一到学校就难受,甚至呕吐,一回来就活蹦乱跳,啥事也没有”,妈妈见到我说“我真的不知怎么办了,这马上就要小升初了,考不上重点初中这可怎么办啊?”站在旁边的小未低着头,一言不发,自己也觉得自己好像犯了多大错误似的,满脸的无奈和无助,“阿姨,我是真的疼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嗯嗯,我知道你是真疼,没有撒谎”,我对小未说。
——在小沫的认知里:他也想上学,可一到学校就肚子疼,真的很难受,很委屈,还总给妈妈添麻烦,我太没有用了,没有人我喜欢我这样的。
02
“别人是不友好的”。小阳是一位初二的学生,自初一以来,似乎每次放假开学都会在家待几天再去,“这次也没想着不去”,小杨说,“最近状态一直不是太好,尤其是假期在家上网课的时候,感觉好烦”。“既然每次都是待几天再去上学,为什么这次来看了?”我问, 妈妈在一旁着急的说“她每天不和我们说话,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除了玩手机就是玩手机,现在学也不上了,真实急死了”。
——小阳说“没有同学和我玩,我学习不好,同学们也看不起,挤兑我”。“没有好人,他们都很势力,我才不和他们玩呢”。“人是不可信任的”
03
“未来是没有希望的”:成成是高二的一名在校学生,开学后的第二天打电话给妈妈,“妈妈,你快来接我吧,我不想在学校了,我好难受啊”,一边哭一边说,远在千里之外的妈妈听到儿子的哭声, 巴不得连夜赶来。被带来看医生时,成成低声的告诉医生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了,觉得没有任何意义好价值,从第一次分班考试到现在,我整天都处在一种昏昏沉沉的状态,觉得自己要完了。”
——“成成的成绩不错,从小到大都是妈妈的骄傲,升入高二以来,逐渐感到压力大,没有意义和价值感,看不到希望和未来,”对未来失去信心,考不上好的大学,自己一辈子就完了。
我们知道,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通过三个上面三个故事,可以看出不是他们不可爱,也不是别人不可信任,更不是未来不美好,是他们的大脑的创造出来的,是他们的想象出了问题。
我们人类的大脑有3磅重,1000多亿的神经细胞组成,和古代人比人类的大脑增加了三倍,新增的部分主要是大脑的额叶,他只要负责我们人类的逻辑分析能力,推理判断等功能均在前额叶,前额叶有个重要的功能即想象力。想象力只有人类才有,动物是不存在的。想象力是前额叶的功能,如果一个人没有想象力,是这部分不够发达。
想少了没有未来,想多了就会焦虑;而掌管我们情绪中枢的不在我们意识层面,即大脑皮层,而在我们的边缘系统。管理我们想象和情绪的不是一个部门,他们是即独立又有联系。
大家看,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往好处想,有的人往坏处想,这是为什么呢?这和一个人的心中的形成的那个像有关。
朱利奥.托诺尼的视觉的双通路理论。(朱利奥.托诺尼(Giulio Tononi) 神经科学家、精神病学家,威斯康星大学睡眠医学教授、意识科学讲座教授。他是意识现代科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解释意识的成因的“整合信息理论”)大脑中形成的画面有两条通路,一条是外界事物通过光信号到达视网膜,传到大脑枕叶,形成整体感觉,比如色美味俱全的一盘青岛大虾出现在你面前;而另一种是通过你的想象就可以完成的额,比如现在想象你把一串酸葡萄放在你的嘴边,用牙齿咬一下,感觉到酸溜溜的葡萄汁顺着你的口角流下来。此过程,你并没有吃的葡萄,但通过你的想象也能满足你吃葡萄的需要,望梅止渴就是用的这个通路。
所以想象是我们大脑创作出来的,至于你构建好的像还是不好的像,既然管控想象力的是我们的大脑前额叶的功能,而这部分也是我们意识层面所能觉察到的部分,我们是有选择权利去观察发现孩子好的部分。换句话说,心理健康的人,即能看到孩子的身上的优点也能发现孩子的优点,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只能盯着孩子的缺点,却发现不了孩子身上的优点,常常被情绪带着沉寂在边缘系统中。我们能做到是,帮助他转过身来,发现阳光,看到孩子的优点。
教育孩子的关键不是教育也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父母应该是具有阳光心态的人。去关注好的积极的部分,关注点不一样,感受也就不一样了,当你的感受变了,想象力也会发生改变,行为也会改变。如果这种行为时间够长够久,你的大脑前额叶的皮层的神经连接和突触也会发生改变。(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我们人类的神经细胞具有可塑性)
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请您持之以恒地言传身教直至给孩子建立起三个信念:未来是美好的,别人是可信任的,我是可爱的。只要父母心中充满阳光,孩子的未来不会有黑暗!所有的黑暗都是暂时的,都会被阳光照亮。
作者简介:
秦进芳
地区:衡水市
从业20余年
副主任医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EAP高级执行师
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
擅长领域:认知、整合心理治疗,婚恋问题,亲子关系,人际沟通,青少年常见情绪,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睡眠障碍,职场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