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东院区建成启用,标志着衡水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有力促进着全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如何让“一院多区”更好助力健康衡水建设,让幸福触手可及——
远程MDT云会诊为“一院多区”战略赋能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作为子宫恶性肿瘤中一种非常少见的病理类型,仅占子宫恶性肿瘤的0.2%。一般进展缓慢,多伴有高分化特征,且具有多样化的病理形态,不易明确诊断。由于患者术前出现多发转移,专家组经综合评估后,考虑给予患者副作用较小、更经济的治疗方案:安罗替尼、蒽环类化疗药物联合抗肿瘤免疫治疗,2周期后评估疗效……”6月17日下午,40岁的孙女士,慕名参加衡水市人民医院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东院区远程MDT云会诊,听取上海4位知名肿瘤专家的诊疗意见建议后,感觉在东院区接受后续治疗心里更踏实了,信心也更足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重症、疑难患者外出到京津沪等大城市就医很不便,哈院东院区借助智慧医疗赋能,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机会和生机。
云会诊现场
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位居市区红旗大街与永兴路交叉口东北角,占地约7亩,设置床位120张,集肿瘤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和门诊为一体的东院区启用,开启了衡水创建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新征程,为健康衡水建设谱写了浓重一笔。哈院信息中心主任马增强介绍,院党委以系统观念,前瞻性研究谋划、高标准布局东院区,通过智慧医疗建设,发挥同主院区协同效应,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为诊断、监护、治疗提供信息化、移动化、远程化的医疗服务,让患者“少跑路、看好病”。
如果说医疗智慧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那么重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赋能精细化管理则是并行不悖的一件大事。哈院医务处处长彭晔介绍,以往,肿瘤患者在诊断、化疗时可能需要前往不同的科室,是一种“线状”的诊疗过程,而在东院区,则是针对肿瘤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管理,以患者为中心,让各科室围绕患者形成“同心圆”。彭晔指出,多学科诊疗模式 (简称MDT),作为现代国际医疗领域广为推崇的领先诊疗模式,在打破学科之间壁垒的同时,可以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实现医生、科室和医院的共同提高,进而造福患者。由此,远程MDT云会诊,在东院区智慧医疗框架下得以快速推进,为创建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注入了强大动能。
在衡水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委、哈院肿瘤内科主任王大庆教授主持下,6月17日14时30分许,随着摄像头准时开启,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李开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肿瘤科主任赵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二科主任刘玉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放疗科主任方庆亮等,出现在视频画面里,会诊随即开始。4位知名专家一边通过鼠标操控远程的摄像头,获取患者的CT片子、PET-CT、病理报告等资料,并进行精确标注;一边详细询问患者病情,从主诉到查体、医学检查,到现在的诊治用药,这一切同步的过程都让患者感觉颇为神奇。患者白先生,病理类型十分罕见;患者孙女士系特殊病理类型;患者杨女士,多线治疗效果差;患者张女士,肿瘤的部位非常特殊。平日这4位专家挂号一票难求,齐聚线上更属难得,他们从不同的专业角度,以渊博的专科知识,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对这4位病情特殊的患者下一步治疗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患者的全程管理做了严谨的规划,大家都深感获益匪浅。
患者家属认真记录专家组治疗建议
作为孙女士的主治医生,哈院东区的赵玲俊感触良多,她说,肿瘤治疗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正确首诊,而肿瘤MDT联合会诊可以弥补短板,有效提升规范化治疗空间。这次知名专家团队的远程MDT云会诊,对于身患少见的、较为复杂肿瘤的患者来说,可以快捷地获取更为科学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实现科学抗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可以拓宽学科视野,提升临床思维能力,从而能将个人成长与医院发展更好结合起来,更好实现造福社会。
哈院东院区作为衡水医疗卫生事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院党委提出要落实好“三个坚持”:一是落实好人民至上,落实同质化管理,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二是落实好创新驱动,提升新技术在临床转化能力,更好造福患者;三是落实好育人为本,服务医学人才培养,打造好衡水肿瘤医学领域的发展高地。这次远程MDT云会诊,无疑对此作出了精彩诠释。
——转自《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