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疼痛科收治了一位全身疼痛且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这位患者缘于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外侧胀痛,间断发作,未特殊治疗,4天前患者洗澡时出现全身发凉,测体温最高38℃,晨起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随后出现左腰臀部及左大腿疼痛,疼痛性质无法描述,行走、平躺、站立均可诱发腰部疼痛,2天前出现肩背部疼痛,疼痛性质无法描述,呈游走性发作,期间反复发热,体温波动在36.5℃-38.0℃之间,今日晨起后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不适,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监测阴性。
患者51岁却因为全身疼痛和发热一直卧床,家属非常着急,收住院后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最终诊断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我科近几年陆续收治了多位类似患者,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不明原因的全身疼痛。
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为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
2传播途径
经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
经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有的人喜欢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及生肉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均有可能引起感染。
经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鲁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该种途径感染。
3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于急性期时为细菌及毒素起主要作用,慢性期则以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可出现由上皮样细胞、巨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等组成的肉芽肿。在肝、脾、淋巴结和骨髓中均可有类似病变,也可波及肝、脾、脑、肾等的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导致血管内膜炎、血栓性脉管炎、脏器的浆液性炎性反应和坏死等,各个累及器官系统的变态反应导致了相应症状。
4临床分期
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
急性期∶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病程在3个月以内,出现确诊的血清学阳性反应。
亚急性期∶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病程在3个月-6个月之间,出现确诊的血清学阳性反应。
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仍未痊愈,有布鲁氏菌病的症状和体征,并出现确诊的血清学阳性反应。
5临床表现
(1)发热是布鲁氏菌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等症状,布鲁氏菌病患者在高热时神志清醒,痛苦较小,但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加重,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鲁氏菌病所特有。
(2)多汗:是布鲁氏菌病常见的临床表现,特别是晚上出汗明显增多。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出汗相当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被褥,使患者感到紧张、烦燥,甚至影响睡眠。
(3)肌肉和关节疼痛:是布鲁氏菌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骶髂、髋、膝等)。疼痛的性质可如锥刺痒或为顽固性钝痛,疼痛剧烈,一般镇痛药无效。一些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骨关节受累,脊柱活动明显受限,感染相应或邻近节段深压痛及叩击痛明显,持续性胸背、腰背部及颈部疼痛,伴相应节段神经根放射痛或脊髓受压症状,如四肢肌力减弱伴放射痛、四肢皮肤感觉减退、腱反射(膝腱、跟腱等)亢进等。患者常因下肢疼痛而不能走路,但极少出现瘫痪。
(4)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乏力疲劳的表现。患者自觉疲乏无力,能吃不爱动,故有人将此病称为“懒汉病”、“爬床病”。
(5)其他:少数病例可有头痛、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夏季人们最喜欢做的是撸串喝啤酒,一定要警惕由于吃未烤熟的羊肉串而染上“布病”。由于布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贻误治疗往往会对一些系统造成损害,如肝脏受累会出现肝功异常、循环系统受损可导致脉管炎、神经系统被侵害可引发末梢神经炎、脑膜炎。提醒大家,出现上述症状后,特别是有与牲畜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病人,一定要及早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