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在精心、专业的术前准备下,河北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大庆带领团队成功实施完成了2例在CT引导下行肺癌电冷消融治疗术。2例患者手术全程清醒无痛苦。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均为平稳,过程安全有序。
肺癌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肿瘤致死原因,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78.7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0.0%,死亡病例63.0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7.0%。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仍以外科肺叶切除为主,但仅适用于局限的、早期肺癌患者(I期或II期)。然而75%~80%患者就诊时已经是晚期,已经伴有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机会。多数病人初诊时已超过65岁,并且常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等,或严重的肺功能障碍,这些都限制了外科手术的进行。非手术治疗手段主要以全身化疗及局部治疗为主。尽管近年来化疗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NSCLC对化疗相对不敏感性以及肿瘤细胞的多药 耐药现象,严重影响化疗疗效,尤其是晚期NSCLC患者局部肿瘤负荷大,化疗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局部治疗包括放疗和影像引导消融治疗。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来提高晚期肺癌的疗效,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影像引导下的局部消融治疗如射频消融术(RFA)、冷冻消融术(CA)及微波消融术(MWA)作为一种局部替代疗法逐渐被接受,其安全性高,且病人容易耐受,可以用于有严重基础疾病或手术切除后复发,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MWA应用于肺癌的临床经验较少,主要有RFA和CA两种方法。RFA治疗肺癌的技术已经颇为成熟,局部治疗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可,但其在肺组织中的能量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严重的技术挑战,包括气体较高的电阻抗、充气肺组织较差的导热性大血管的散热效应等。
手术中的一位是男性肺癌患者,基础病较多,手术操作具有一定难度。针对两位患者的病情,王大庆教授团队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与患者及其家属分别进行了详细沟通,并对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了细致的应对处置预案,最终决定针对肺部病灶行电冷复合消融术。
两位患者以仰卧位和俯卧位,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肿瘤电冷消融治疗术,按照手术设计穿刺路径,进行电冷消融治疗,患者全程无痛苦,术后感觉良好。
电冷消融术(Cryoelectrolysis 或 Cryoelectrolytic Ablation, CEA)是一种将电化学消融与冷冻消融相结合的新型微创组织消融技术。其优势在于它不仅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冷冻组织实现冷冻消融,而且还可以向组织输送低压直流电进行电化学消融。冷冻增加了冷冻区域中电解质的浓度和组织电导率,提高了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同时冷冻导致细胞破裂和穿孔,从而使电解产物容易通过细胞膜。这使冷冻的细胞更容易受到电化学产物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冷冻区域内细胞更完全和更快死亡,克服了传统的冷冻消融不完全的弊端,有望解决局部肿瘤残留复发的难题。
王大庆教授及其团队通过使用现代微创技术,实现肿瘤局部治疗低损伤、微创化,不破坏身体“护场”,并结合全身治疗(中医药、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的无害化或低害化的治疗,为年老体弱、不耐受和不接受放化疗及传统治疗失败的肿瘤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式,实现延长生命,维护患者生存质量的首要目标,使生命更有尊严。衡水首例CT引导下肺癌电冷复合消融术的顺利实施,将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希望,实现肿瘤绿色治疗的目标。
目前,该临床研究项目还有28个免费名额,参加者可以联系:尚雅倩
手机号码:13933155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