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是用十二指肠镜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及开口,经此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在X光透视下观察胰管、胆管、胆囊显影并拍片,称之为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简称ERCP)。
ERCP在我国始于1973年,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成为临床检查及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要做ERCP?
1.ERCP是诊断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ERCP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胆管树”图像,它可以鉴别黄疸的原因、梗塞的部位、结石的分布、胆管狭窄的部位与性质、有无胆管畸形、更能早期发现壶腹癌等。
2.ERCP是检查慢性胰腺炎、胰腺结石、胰腺肿瘤的重要手段。
哪些人需要做ERCP?
1.梗阻性黄疸
2.胆道结石
3.胆道肿瘤
4.胆道术后综合征:经ERCP可确诊,如残石、狭窄。
5.胆道畸形或损伤
6.胆道蛔虫
7.胰腺疾病:胰管狭窄,胰管结石,合并胆道梗阻,胰腺囊肿,假囊肿或脓肿。
8.原因不明的胰腺炎
9.Oddi括约肌测压
10.胰管或胆管的组织活检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CT、超声内镜和核磁共振下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的进步,单纯诊断性的ERCP目前很少应用,除非临床上高度怀疑某种疾病并且确实需要 ERCP协助诊断时才考虑应用。
ERCP能解决什么问题?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ERCP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检查之中,已经被广泛的利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胆总管结石:通过经口的十二指肠镜行ERCP可以将结石轻松取出到肠道里,这就是常说的“口中取石”。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经EST和经鼻胆管引流(ENBD)、内支架引流(ERBD)有效地引流出感染的胆汁,迅速降低胆管压力,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特别对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及时行EST减压和ERBD、ENBD引流胆汁,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Oddi括约肌痉挛或良性狭窄:行EST后疗效可靠。
手术后胆汁外瘘:胆囊切除术或胆管切开术后早期发生胆瘘,行ERCP后置入支架到达瘘口近端,胆汁引流通畅后胆管瘘口一般能在几天内封闭,可以替代危险性极高的胆管再探查手术。
晚期壶腹周围癌的减黄:行ERCP后引流胆汁,缓解黄疸,提高生存质量。
衡水第三人民医院外科最新引进了高端进口电子十二指肠镜系统,该设备,图像清晰逼真,智能化程度高,为该院顺利开展ERCP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术后再结合中医药辩证施治,保肝、退黄、排石,实现了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医学的完美结合。我们相信,这一技术的开展必将为衡水地区胆胰疾病的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