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谈谈辨治慢性胃炎的思路及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慢性胃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多数患者尚无显著症状,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不良、餐后饱胀、反酸、恶心等,严重者可见贫血、消瘦、腹泻等。中医根据主要症状的不同,可分属“胃脘痛”“纳呆”“胃痞”“嘈杂”“虚劳”“腹泻”等范畴。
其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继而出现上皮内瘤变,易生癌变,故应重视。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毒邪”存在于疾病全程。《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认为西医的“胃”与中医的“胃”功能相同,而上腹隐痛、食欲不良、餐后饱胀、反酸、恶心等症状正是胃失和降的表现,故本病病位在“胃”。
本病的发生大多因为现代都市人各种因素引起的过度精神刺激、饥饱失常、药物损害、病菌感染等,情绪不遂常引起肝气郁滞、气机不畅、饥饱失常,则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故疾病常与肝脾相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现代生冷、辛辣、肥腻等饮食大量涌现,若存在肝气不舒、脾胃不足的基础,加之饮食不节,则常致寒、热、湿、食等邪气留滞中焦,
日久因虚致瘀,因实致瘀,寒、热、湿、食、瘀等邪气郁滞日久,化毒化火,亦有毒邪来自于饮食直中于胃者,邪毒聚集日久,或生癥瘕,或灼伤胃络而出血,则变证丛生。中医认为肝气郁、脾胃虚为本病的发病基础,而饮食不节、邪毒内聚于胃则是发病的关键病因,毒邪存在于疾病全程。
治疗思路
治疗上需明辨脏腑虚实,灵活运用祛邪、或扶正祛邪等治则。脏腑虚多见脾胃虚弱,则应健脾、和胃,脏腑实多见肝气郁滞,则应疏肝、理气,邪气性质多见寒、热、湿、食、瘀,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温散、清热、除湿、消食、化瘀之品,在该病各期的治疗中皆应加入解毒之品,临床效果往往甚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药物皆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部分药物可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其中对于舌苔白厚腻者,尤喜用草果仁、白豆蔻,中医认为两者祛湿辟秽效果尤佳,《本草备要》有云草果“辛热香散,暖胃健脾,破气开郁,燥湿祛寒,除痰化食,治瘴疠寒疟,寒客胃痛,霍乱泻痢,噎嗝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胃溃疡、防霉的作用。《本草备要》云白豆蔻“辛热,流行三焦,温暖脾胃(三焦通利,脾胃运,则诸症自平矣)……散滞气,消酒积,除寒燥湿,化食宽膨”。然而解毒亦能伤正,故不必过用,
寒者温之,常用干姜、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生姜、荜澄茄;热者清之,中医多用上述清热解毒之品。
湿痰者燥之,中医根据病情,酌加姜半夏、陈皮、苍术、白术、砂仁、木香、扁豆、薏苡仁等;寒痰者温之,酌加干姜、生姜、炒白术、厚朴、扁豆等;气痰者利之,酌加杏仁、厚朴、枳实、佛手、陈皮等。
食滞者需用健胃消导之品,如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等,其中焦山楂除专消肉食,还可行气化瘀、降脂降压;焦麦芽除专消米面薯芋,还可疏肝理气;焦神曲除消食积,还可化湿解表;鸡内金消石;莱菔子降气除痰,各有所长,据情选用。
血瘀者根据瘀血轻重,酌用化瘀、祛瘀、破瘀治法。疾病之初,病情轻浅,舌质略暗者,中医多用丹参、山楂、当归、赤芍、川芎、郁金等活血之品以化瘀,病期稍长,见局部疼痛,程度尚轻,舌质暗紫,甚则舌底脉络迂曲、可见瘀丝者,中医多用桃仁、红花、延胡索、王不留行等活血祛瘀之药,
久病之后,局部疼痛较甚,疼痛拒按,舌质瘀紫、舌底大量瘀丝瘀斑、甚者局部触包块者,中医必用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穿山甲等破血消癥之品。
肝气郁滞者,则常以香附、川芎、川楝子、枳壳、青皮、佛手、荔枝核等辛散疏肝以补之,以白芍、五味子酸味之品以泻肝,以当归、干地黄等甘药缓之。
脾虚失运,常甘温补脾、辛香运脾,甘温补脾常用党参、黄芪、炒白术、灵芝、茯苓、炙甘草、大枣等,辛香运脾则用砂仁、木香、陈皮、厚朴、苍术、佛手、大覆皮等,其中陈皮、木香、佛手、厚朴、砂仁行气力强,有下气宽中之效。此外中医治疗脾胃疾病必加生姜、大枣,
中医认为生姜性辛温可解毒、调中、开胃、除痰,大枣性甘温,可安中养脾、补少气少津液等身中不足、和百药,两药相伍,具有调和营卫、表里、寒热、脏腑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姜主含挥发油以及辛辣成分,具有保护胃黏膜、抗溃疡、镇静、止呕等作用。大枣中含有50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增强肌力、护肝、抗肿瘤、祛痰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