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武强县刘金英笔耕55年被誉为宣传战线“常青树”

2019-11-12 18:47:15    来源:中国视窗    作者:

  在河北衡水市武强县,老百姓们称赞他是“武强县一支笔”,县委县政府表彰他是“宣传战线上的常青树”。他, 一个背包一支笔,常年奔波在城乡一线,55年如一日,全县238个村几乎都跑遍,仅自行车就骑坏了6辆,照相机用坏了4台……他,就是现年75岁、以“土记者”一直拼搏在武强县宣传战线的老党员刘金英。

  不忘初心,痴心基层搞宣传

  1945年,刘金英出生在一个祖辈无人“识文断字”的贫穷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刘金英在1963年完成了初中学业,从此他就立下了要用自己的“文化墨水”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志向。

  毕业回乡后当民办教师的刘金英迷上了新闻写作,但好长时间摸不着门路。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听说《河北日报》的两位记者正在邻近的饶阳县长安村采访抗洪救灾的事,他立即带着几篇自采稿件骑上自行车去了长安村。到村里一打听,记者刚刚离开长安村去了五公村,于是他又立刻骑车直奔了十几公里外的五公村。在五公村,刘金英终于见到了杨殿通、赵敬广两位记者。

  那天从下午到晚上,他一边虚心听取两位记者讲授如何采访、如何构思、如何动笔,一边暗地里查找自身写稿失败的“症结”。随后,他把自己的稿件拿给两位记者看,请他们给予指教。两位记者被他的精神感动,对他拿来的稿件像医生“诊病”那样予以详尽的指点…..一次登门求教,真是受益匪浅。

  从那之后,刘金英像着了魔一般,到处寻找新闻线索,挤时间到现场采访,回来就反复推敲着写。1964年,他竟有8篇稿件见诸报端,年终被《衡水群众报》和《河北农民报》评为模范通讯员,并被武强县合立公社调去当办公室“秘书助理”兼职通讯报道员,一时间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土记者”。

  1983年,因在宣传报道成绩突出,刘金英以“衡水地区自学成才先进分子”“转非转干”,被调入县委宣传部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如鱼得水,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常常到农村采访一去就是好几天。在他的报道中既有对政策方针的解读,也有对百姓人家的冷暖感知,先后有80多篇稿件获得省市级好新闻奖。

  随着刘金英名气增大,他面临的选择也多了起来,有的省、市新闻媒体想调他走,但他放弃“高攀”的机遇,婉言谢绝了各方好意:“我不能只为自己着想,家乡的百姓更需要我,我离不开家乡这片热土。”

  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刘金英60多岁时学会了电脑打字、发邮件,并自费买了数码相机配合采访。从田间地头到机关单位,随处都有他采访报道的足迹。从万物初醒的清晨到月明星稀的深夜,随时都可以看到他伏案撰稿的身影。50多年来,他的作品先后有1.3万多篇在各级新闻媒体刊发,他曾被新华社聘为“特约通讯员”,被多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

  刘金英从当民办教师、合立公社半脱产干部到县委宣传部任报道组长、文明办主任、广播电视台台长和县委书记助理,工作岗位几经变化,但酷爱宣传工作而一直坚持笔耕不辍。2006年2月,刘金英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以“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顽强精神,任劳任怨地继续拼搏在基层宣传第一线,每年仍坚持在各级新闻媒体发稿100篇以上,曾连续5年荣获“武强县宣传工作特别贡献奖”,并因爱岗敬业被评为“武强县第四届道德模范”、“衡水市模范宣传工作者”、河北省“时代新人,河北好人”。

  不辱使命,满腔热忱服务百姓

  在刘金英看来,基层“土记者”与报刊记者是不一样的级别,但一样的笔墨,一样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扎扎实实的为新闻媒体写稿,更重要的是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传递正能量。为此,刘金英特别注重先进典型的报道。

  1984年,他在下乡时听说武强县南立车村搞“大包干”,坚持以工养农,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信息。他顾不得国庆节放假家里还等着他收秋种麦的现实,骑着自行车从县城一路赶到十几公里外的南立车村进行采访,挖掘出了“艰苦创业、勤廉兴村”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李会明这个先进典型,并写了长篇通讯在报刊发表,后来南立车被县委树为全县农村学习的榜样。从南立车村的荧光粉厂填补国内空白到在全县第一个建起别墅新村,从李会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十佳廉政公仆到南立车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刘金英多年来一直对南立车村进行跟踪报道,骑自行车跑了不下百趟。

  几十年的工作中,刘金英挖掘报道了全国劳动模范、“十五大党代表”汤培茵;曾经带着孩子上大学、“河北省进川救灾第一人”陈巧荣;30多年义务管理公厕的农业局退休干部、“2011年感动河北十大新闻人物”许久志;“绿化新愚公”吴会昌、吴西镯父子;荣登“中国好人榜”和被表彰为“最美河北人”的杨开太等20多个先进典型人物。这些榜样的树立,不仅宣传了武强,更弘扬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刘金英还经常想,作为“土记者”也担负着服务百姓的光荣使命。因此,他经常以舆论服务为百姓排忧解难办实事。北代乡杜林村百岁老人蔡玉兰一家因家庭特困成为“老上访户”,他在下乡中了解这一情况后,组织志愿者两次到蔡玉兰家中救助,并和村支部、乡政府及县委领导及时沟通情况,落实有关救助政策,使这个因家庭困难和不幸的“老上访户”诸多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孙庄乡南堤村学生王欠欠,8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有病,学业艰难,金英知道后,通过电视、报刊多次呼吁,得到许多爱心人士救助,最后读完高中,考入北京商业大学。豆村乡南张庄村孤儿张腾姐俩,母亲上房晒东西摔死、父亲下河捉鱼被淹死,2016年双双考上大学后,虽然有婶母一家的鼎立帮助,仍然有解决不了的学费问题。刘金英听说后,冒雨到该村进行实地采访,在报刊媒体进行呼吁的同时,并亲自与周窝镇、县扶贫办联系,帮助张腾姐俩顺利入学。

  因为满腔热忱服务百姓,刘金英在武强老百姓中的知名度颇高,走到哪个村儿都有群众和他打招呼,请他到家里吃饭或唠嗑,乡亲们有什么高兴事都喜欢和他分享,遇到什么困难和不平的事也都愿意和他交流。刘金英说,这是他在基层工作55年来收获的最大财富。

  不图名利,一身正气鼓与呼

  不为名利所惑,这是刘金英几十年来遵循的信条,他始终以一身正气保持着新闻人的职业道德。

  写批评稿件,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下不来台,金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推进工作。有的人为“出名”,有的人为恩怨“出气”,找他写稿他从不答应。几十年来,他针锋相对的写了《此桥该修没人修,来往行人愁愁愁》、《农民害怕“电抽疯”》、《别把公车当个人“坐骑”》、《下乡何必先打招呼》等许多舆论监督稿件,有的见诸报刊,有的被报社发了内参。1986年,县城一些居民反映化工企业污染严重,他就在工业座谈会提出治理污染的问题,但一直得不到企业的重视,他只好仗义执言,以《化工产品应治理环境污染》为题向新闻媒体大胆揭露。报刊刊登后,厂长找县领导告他的状,但在事实面前他据理力争,促使企业不得不出资治理污染。仗义执言,伸张正义,几十年来这已成为刘金英“爬格子”中的一大硬功。

  刘金英退休后,有好几个私企想高薪聘请他去坐办公室,但他认为:“挣高工资虽然富了口袋,但离开自己心爱的宣传事业,贫瘠的是思想。”所以他谢绝了老板们的好意,依旧坚守在新闻宣传的一线。

  在刘金英看来,宣传工作要坚定不移服务大局,因此他退休后一直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而积极搞好宣传报道。2009年,在武强“三年大变样”工作中,刘金英被任命为宣传报道组副组长,在与宣传部同志和县电视台记者共同搞好现场采访的同时,他撰写了记者感言36篇、评论18篇,并在《衡水日报》等媒体发表外宣稿件8篇,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武强的中心工作。2015年以来,在武强县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文明县城以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中,刘金英在各级媒体刊发大量稿件。为配合武强建设文化大县和发展全域旅游,他编写出版了《千年古县——武强》《武强梅花拳》《千年沧桑话武强》等书籍。与此同时,他担当主编,编辑出版了《武强文学》19期。他还晚上加班加点,为烈士子弟、老党员、堡垒户高枢英修改、出版了长篇抗战小说《前赴后继》。他还帮助县里为申报千年古县、国家重点镇、年画艺术之乡认真撰写申报材料,并为招商引资等工作撰写拍摄了《开放的武强欢迎您》、《画乡新貌》、《廉风化雨润画乡》、《画乡党旗分外红》、《希望田野绘新图》、《春风吹绿北大洼》等20多部电视专题片。

  砥砺奋进,不用扬鞭自奋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13年6月,刘金英因肾病做了一次大手术,亲朋好友多次劝他保重身体,让他就此辍笔,千万别再折腾了。可是想着生病前还在拍摄的《武强年画》纪录片,需要他提供历史资料和协助拍摄采访,他在床上仅养了14天,就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当中。最后,该片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并荣获全国电视专题片、纪录片推选展播活动二等奖。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刘金英,年已75岁,如今仍然每天从事着他钟爱的新闻事业。今年国庆节,刘金英偶然听说两位武强籍士兵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当即放弃休假,于10月1日到大杨庄郭新帅(两次参加国庆大阅兵)家中,和其家人一起观看大阅兵盛况,并采访其家人。10月3日,他又赶去采访从北京载誉归来的郭新帅。还有武强籍飞行员刘鑫,三次驾机参加大阅兵,刘金英得知其在山东服役,便多方联系,于10月7日赶到山东聊城采访……国庆7天长假,刘金英围绕郭新帅、刘鑫这两个典型,奔波几百公里采写7篇稿件,报道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敬业无止境,奉献当终生。刘金英常说:“是基层沃土和百姓成就了我的梦想。为老百姓说话、为党的事业加油,是宣传工作者的终身责任。为党的革命事业和伟大的中国梦我甘愿奋斗终生——只要心脏跳,笔杆就不撂。”

[责任编辑:张东振]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