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中国人寿: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5-20 17:30:51    来源:中国视窗    作者:

  近日,中国人寿在上海举办“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媒体调研采访与新闻发布活动。本次活动是年度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第二站,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政协报、凤凰卫视、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杂志、中国银行保险报、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中国经济周刊、证券日报、证券时报、国际金融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等26家中央主流媒体参加,深入基层报道展现中国人寿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与此同时,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联动在深圳举办同主题新闻发布活动。截至2024年5月19日7时,相关内容累计传播1797篇次,可见阅读量690万次。

  媒体聚焦

  中国人寿加大科技

  创新投资力度

  近年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加快构建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加大支持科技创新投资力度,积极助力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和有效互动。该公司旗下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围绕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开展投资布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寿资产公司受托系统内账户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模达1.66万亿元,其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2034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规模879亿元。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中国人寿——

  发挥综合优势

  强化金融支撑

  近年来,中国人寿聚焦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紧密围绕科技创新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加快投资供给,为先进制造、高端设备制造等中国产业升级重点投资项目注入新动能。

  2023年,中国人寿发行设立“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由集团旗下资产公司以S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规模达118亿元。同时,持续健全保险服务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形成对科技企业创新全链条的有效保障。

  近年来,中国人寿大力创新推广林业碳汇保险,持续丰富碳汇保险产品服务种类,陆续开发了海洋、农业、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碳汇产品。积极参与清洁能源绿色投资项目,持续加大对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的支持。截至2023年末,中国人寿绿色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12万亿元,绿色投资存量规模超4800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超1500亿元。

  中国人寿积极发展数字金融,优化产品服务和流程,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2023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整体理赔服务时效为0.38天,理赔智能化率超70%。此外,中国人寿将科技手段融入个性化产品及特定场景中,旗下财险公司提升肉牛养殖数字化管理水平,并创新开展“牛脸识别+质量溯源”等多层次、多样化服务。

  “要把数字金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说。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保险资金破题金融

  科技产业良性互动

  部分节选

  2023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1%……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金融正加速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随着各地纷纷绘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金融机构与科技创新如何更好地同频共振成为关键一环。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丰富创新产品服务,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芯”潮澎湃,“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走进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整洁明净的车间内,生产线上的机器高速运转,一派繁忙。该公司在上海松江建设的“300mm集成电路用硅片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是近20年来全球新建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硅片生产线。

  在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记者看到,我们日常使用接触的各类智能手机、手表、平板、AR眼镜等电子消费品都应用了紫光展锐的芯片。据紫光展锐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具备大型芯片集成及套片能力,产品包括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等,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半导体设备的创新和进步是芯片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在半导体设备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中微公司开发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和化学薄膜设备是制造各种微观器件的关键设备,这些微观器件是现代数码产业的基础,它们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芯”潮澎湃,这些企业身处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不同位置,它们所焕发出的风采是上海以增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势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侧影,也是金融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注脚。

  “2023年,中国人寿通过战略性投资成为我们的间接股东,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纽带作用,为紫光展锐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紫光展锐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中国人寿着力做好科技金融文章,加快构建科技金融国寿服务生态,积极促进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和有效互动。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向“新”而行:

  金融与科技“双向奔赴”

  部分节选

  202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投融资合作、超大城市治理、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健康保障体系建设、乡村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等领域开展合作。

  据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副总裁赵峻介绍,以“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项目为代表,中国人寿落实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助力上海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动作举措还将会陆续出台。

  据悉,中国人寿围绕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积极构建完善多样化专业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与融资服务。2023年,中国人寿科技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截至2023年末,全集团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投资规模已超3300亿元。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上海:

  金融机构加强资金支持

  赋能科技创新

  部分节选

  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研发投入的支撑,国家要求保险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多种形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自去年11月以来,上海市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合作,引入约118亿元的长期稳定资金,支撑先导产业发展,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企业,得到了相关投资计划的支持。

  中国人寿项目负责人刘凡:“(保险)资金这块,它是目前市场上最紧缺的高能资本、长期资本,因为它具有大规模、长期限、稳定的优势,保险资金发挥它的这些优势,在服务科技创新市场化产业化方面,还是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发挥保险资金在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分散风险的作用。”

  险资激活“芯”动力

  部分节选

  科技和险资本来并非天生一对。科技领域存在天然的高风险特征,这与保险资金要求稳定可预期回报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在监管要求下,保险公司若进行风险更高的股权投资,就得接受更严格的偿付能力要求,这限制了保险资金的投放规模。

  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产公司创新投资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庄思亮表示,保险资金具有负债刚性特点,需要遵循审慎运用原则。怎样把保险资金运用和最具活力但风险性相对较高的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领域结合起来,是我们投资工作中创新探索的重点。在接触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过程中,庄思亮感到创新的资源禀赋使得这类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太一样。他认为,科技创新型企业与传统企业具有较大的差异,包括自身业务经营特点、金融服务需求对接、资本市场对话等方面,都需要被理解、呵护和支持。

  为了找到保险资金与“中国芯”跳动的同频共振点,在实现合理财务回报的同时支持科创产业发展,中国人寿加强主动投研管理能力。在投资理念上,推动科技投资从主题投资向中长期价值投资转变;在专业研究上,通过对细分领域不断学习跟踪、筛选优质专家、同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前沿交流等手段,不断提高对科技行业上市公司的理解,提升科技投资水平;在组合管理上,通过有效分散组合关联度,控制投资组合整体波动性,适配保险资金特点;在人才体系上,加强覆盖全面的投资人才梯队储备,探索为科技投资人员提供更合理的容错机制和长期考核激励体系;在外部合作上,进一步发掘基金投资的优势,挖掘科创领域优秀基金管理人和各细分领域优质外部基金经理,开展投资、研究多方面合作。

  从发展新质生产力角度看,科创企业对金融保险有怎样的需求和期待?杨芙说,集成电路是一个资金、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需要对持续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更宽容的资本市场环境,还需要获得长期资金支持。保险资金就属于典型的长期资金。我们欢迎更多有远见、有抱负的长期、战略型资本携手共同促进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长远发展。

  截至2023年末,中国人寿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投资规模超3300亿元。刘凡表示,下一步,中国人寿将继续着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前沿科技领域投资研究能力,促进一系列有质量的研究成果尽快推进转化落地。加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支持,持续挖掘医药生物、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通信、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机会,实现相关投资存量规模正增长。分品种来看,“传统固定收益投资将把握好利率走势,积极挖掘科技型龙头企业优质债券投资机会。权益投资将加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支持与相关主题策略研发,推动做大做强科技自立自强主题类产品和组合。另类投资将重点挖掘符合科技自立自强导向的优质项目配置机会,综合运用多元产品形态推进投资落地。共同推动公司在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上进取有为。”刘凡说。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中国人寿2023年

  科技保险风险保额

  达87万亿元

  部分节选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投资方面,2021年至2022年中国人寿发起设立3支股权投资计划,总规模77.96亿元,战略增资国家电投旗下公司,助力光伏、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投资6支清洁能源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总规模343.09亿元,支持国家电投集团、华能集团、中车集团旗下清洁能源项目建设。

  越做越小的芯片成为人类生产生活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阶段的重要助推器。2023年,“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以S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市国有企业所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投资规模约118亿元,探索了保险资金与政府资金在区域发展、产业扶持方面的接力合作模式,提升财政资金运用效率,打通产业引导与市场化发展的壁垒,通过项目有力支持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助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副总裁刘凡表示,保险资金可以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或者非标债权对科创产业园及各类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初步应用及产业孵化阶段开展股权投资。进入相对成熟的产业化阶段后,保险资金则可以通过股权投资、以及投资股票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二级市场,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中国人寿资产公司作为全集团保险资金运用的主平台,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受托系统内账户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资金规模达1.66万亿元。其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2034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规模879亿元,支持绿色投资规模3948亿元,支持“两新一重”规模3825亿元。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中国人寿:

  利用险资优势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部分节选

  中国金融监管总局在日前提出,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助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近日,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就在上海进行调研,聚焦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国寿资产就表示,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能够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

  2024年,中国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国寿资产表示,保险资金可以利用科技金融优势,重点助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保险资金向“芯”而行

  中国人寿支持上海市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调研

  部分节选

  “集成电路是一个资金、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需要对持续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更宽容的资本市场环境,需要获得长期资金的支持。”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杨芙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中国人寿通过战略性投资成为我们的间接股东,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的纽带作用,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双方实现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杨芙所说的“战略性投资”,是指中国人寿集团旗下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资产”)于2023年11月完成募集发行的“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该计划成功摘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J00045”资产包,以S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汽车集团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所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约118亿元。中国人寿由此成为上海市多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的间接股东。

  据国寿资产副总裁刘凡介绍,“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探索了保险资金与政府资金在区域发展、产业扶持方面的接力合作模式。

  具体而言,该模式前期由政府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对重点领域进行从零到一的孵化培育,保险资金等社会化资本在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时“接力”,分享财务回报,帮助政府“腾笼换鸟”,提升财政资金运用效率,打通产业引导与市场化发展之间的壁垒。

  “该项目找到了保险资金运用与科技创新、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点。在投资人实现合理财务回报的同时,有力支持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刘凡说。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服务新质生产力

  金融这么干

  一场芯片与险资的

  “同频共振”

  部分节选

  保险资金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中重要的源头活水,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其中,中国人寿资产公司通过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投资,对相关科技企业进行间接投资,从而增强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势能,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科技生态圈带来新的合作机遇和技术创新动力。上海超硅便是受益企业之一。

  “公司所处的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产业,长期发展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资金投入。”上海超硅董事、副总裁宋洪伟博士表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包括中国人寿、上海集成电路基金、松江集硅等战略股东,以及主要商业银行、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中国人寿

  赋能高端制造业发展

  聚焦科技金融

  投资向“新”而行

  部分节选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作为五篇文章之首,既彰显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也体现出金融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持力量。

  做好科技金融文章,不仅是中国人寿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道“必答题”,更是中国人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张“特色卷”。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跟随调研团队实探中国人寿如何聚焦科技金融,持续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优势,赋能高端制造产业发展,促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科技金融 强化顶层设计

  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不仅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金融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业务功能作用和综合金融优势,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顶层设计方面,中国人寿于2022年便制定《中国人寿保险资金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方案》,并针对投资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形成专门指导意见。2024年,中国人寿更是在年度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科技金融国寿特色服务生态,积极促进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和有效互动。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科技金融领域,目前,中国人寿已建立起集团牵头统筹、各成员单位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制定印发《中国人寿投资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健全引导机制,专项指导各板块、各成员单位加大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持力度,保质保量完成重点任务要求;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保险、投资、银行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综合金融优势,全方位满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截至2023年末,中国人寿全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险保费收入近85亿元,同比增长43.4%;科技保险保费收入超33亿元,同比增长27.1%;保险资金投资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规模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6.6%;广发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1890亿元,同比增长30.3%。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收缩债权加力股权

  险资另类投资图谱生变

  部分节选

  平平无奇的沙子经过一道道工序便可“点石成金”变成芯片。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展锐”)总部内的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内,详细展示着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

  2023年,中国人寿资产公司通过股权投资成为紫光展锐的间接股东。“这强化了资本纽带作用,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杨芙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中国人寿通过股权投资支持科技企业的案例,也是当下险资拓展投资新机遇的缩影。在经济转型升级、市场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背景下,险资长期配置难度加大,投资结构亟需调整。业内人士认为,险资加码股权投资,一方面是出于响应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考量,另一方面与股权投资特性密不可分,股权投资的跨周期性可以为险资应对短期经济周期波动提供助力,与险资相对较长的负债期限匹配。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金融业做好“五篇大文章”

  系列调研①

  科技金融服务正“蝶变”

  部分节选

  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指明方向,到5月初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划定做实做细的路线图,银行业保险业书写“五篇大文章”迈入实质性阶段。

  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分赴多地一线调研,见证金融机构落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具体实践,展现它们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创新探索。

  小沙石也有大用途。在上海市松江区,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一条近20年来全球新建自动化程度最高的300mm硅片生产线。在这里的无尘生产车间内,记者见证了“点石成金”的过程。

  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以从沙石主要成分SiO2提炼出来的超高纯多晶硅为初试原料,在结晶车间首先拉制出一根根单晶硅棒,进而被制作成一片片硅片。车间屋顶的天车有序运输着硅片,每个盒子内装着25片300mm硅片,用它们制成芯片的价值堪比一台豪车。

  这只是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硅片、芯片等高端制造业,到固态硬盘等常见存储产品,再到适应高原特征的创新炊具等日用品……记者近期深入上海、广东等地,近距离观察各行各业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实现高效能、高质量发展。在这些产业、企业迸发出的创新活力背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正在加大科技金融创新,以跟上各行各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步伐,助力我国各行各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改变授信思维

  为科技企业注入“续航”动力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科创企业大多具有轻资产、无抵押、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这些也是企业融资的难点。

  “我们最值钱的资产是研发人员和工程师,这些没办法计入公司的资产负债中,也没法在银行贷款考核中体现。科技类公司基本上都是轻资产运营,也没有抵押物。”深圳宏芯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梁启燕无奈地对记者表示。

  广发银行深圳分行通过5000万元两年期的“腾飞贷”解决了该公司的资金难题。“我们转变了授信思维,更关注企业的技术、知识产权、科研人才等更体现科技型企业价值的指标,从企业未来订单可能性来考察其增长潜力。”广发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赵倩告诉记者。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吴燕表示,“腾飞贷”通过利率定价和收息上的灵活安排,将贷款成本与企业发展成果挂钩,在更长的金融服务期间平衡风险溢价,在银行信贷领域实现金融服务价格和风险溢价平衡的内循环,从而提升银行科技金融服务能力。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险资“活水”

  精准浇灌中国“芯”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部分节选

  刘凡表示,保险资金作为市场最稀缺的耐心资本、高能资本,能够很好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具体而言,可通过股权投资或非标债权对科创产业园及各类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初步应用化及产业孵化阶段,开展股权投资;而进入相对成熟的产业化阶段后,保险资金则可通过股权投资,以及投资股票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二级市场,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

  从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来看,以权益投资为例,该公司2021年设立“新兴科技产业投资”股票组合,并逐步扩大规模。截至去年底,相关组合存量规模达62亿元,较2022年末规模翻倍。

  从政策层面来看,4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提出,要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先进制造,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引导金融机构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保险资金要在风险可控、商业自愿前提下,通过债券、直投股权、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多种形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同时,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未来保险资金在半导体投资模式上将有更多的创新探索,加大投资力度,支持产业发展,让金融“活水”浇灌出更加艳丽的产业之花。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记者走一线

  看高端制造业背后的

  金融力量

  部分节选

  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不仅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金融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是中国人寿集团旗下保险资金运用的主平台,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其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5.6万亿元,是中国首家管理资产规模突破5万亿元大关的保险资管机构。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积极围绕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开展投资布局。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受托系统内账户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模达1.66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33亿元,同比增速超过15%。其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2034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规模879亿元、支持绿色投资规模3948亿元、支持“两新一重”规模3825亿元。

  多元化的投资模式促进了保险资金与高质量项目的“同频共振”。

  “保险资金作为市场最稀缺的耐心资本、高能资本,能够很好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刘凡说。具体而言,可通过股权投资或非标债权对科创产业园及各类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在初步应用化及产业孵化阶段,开展股权投资;而进入相对成熟的产业化阶段后,保险资金则可通过股权投资,以及投资股票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二级市场,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金融如何与科技共舞

  部分节选

  据悉,2023年,中国人寿科技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截至2023年末,全集团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规模超33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1890亿元,为金融、科技和产业三者良性循环和有效互动提供有力支撑。

  在长三角,在大湾区,在华夏大地的广阔热土上,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保险、投资、银行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综合金融优势,通过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与评估能力,提升对科技活动的风险理解和管控水平,积极探索金融与科技创新特点的匹配,统筹用好股权、债权、保险、贷款等手段,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金融服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能量。

  这是一场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金融可以与科技共舞,可以预见未来“科技+金融”还将不断深化演进,并转化为推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动能。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闻“新”而动 以“质”为先

  中国人寿

  积极投资新兴科技产业

  部分节选

  走进位于浦东新区的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展锐”)集成电路科技馆,瞬间被墙上、玻璃窗里大大小小的石头、沙子、硅棒及圆形芯片所吸引。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杨芙介绍,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石头和沙子,在经过提纯、熔柜、直拉、切割、氧化、光刻等5000多道精密而繁杂的工序后被制成芯片,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生活相关的各种电子设备。

  “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占率达到12%,蜂窝物联网芯片市占率全球排名第二。”杨芙自豪地说道。“2023年,中国人寿通过战略性投资成为我们的间接股东,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纽带作用,为紫光展锐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险资看上半导体

  部分节选

  集成电路产业是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创新投资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庄思亮重点关注的领域,他已经不止一次来到上海的各类集成电路生产线。在调研中,庄思亮尤其关注目标公司的设备、原材料的供应链情况,以及生产线产能利用率情况。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集成电路产业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在这个资本高度密集、智本高度密集的领域,首度出现保险资金大手笔投资。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2023年,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发起设立了“中国人寿一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以S(Secondary,二级)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市国有企业所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规模约118亿元。穿透来看,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成为十余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的间接股东。

  不过,科技创新企业的高风险性与保险资金的稳定回报要求存在天然的矛盾,保险资金如何驾驭科技领域投资?在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副总裁刘凡看来,保险资金作为市场最稀缺的耐心资本、高能资本,凭借其长久期、跨市场运用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张东振]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