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南岔站售票员唐玉英在自己的微信群,发布最新的列车时刻,了解最新的出行需求,她的群里除了自从一周前,车站开行了首趟务工包车服务后,唐玉英又多了个身份,出行“管家”。
南岔站位于小兴安岭东南麓的“林都”伊春,是佳木斯车务段管内一等车站,42岁唐玉英已经在这工作了12年。
随着全国复工复产的推进,这一阵,车站的客流逐渐增多,细心的唐玉英在售票时发现,务工人员团体出行需求量增多,她及时将这一信息上报给车站,研究如何为务工人员提供包车服务。
可是客流有多少?她并不清楚,旅客少,包车就组织不起来,唐玉英与站长主动联系南岔县防疫指挥部交通运输组,表达了想为家乡父老服务的意愿,被二人真诚所打动,县政府发动南岔县社区,挨家挨户地帮助了解务工人员出行需求,最终确定的出行人数达99人。
人数确定了,可是出票也是问题,为避免购票人员密集,她和社区人员帮旅客代购车票,唐玉英反复给社区人员讲解售票事宜,嗓子哑了,她就含着润喉片顶着。
3月2日9时,在南岔站站台上, 99名旅客拿着车票,高高兴兴乘坐6204次列车踏上了去往哈尔滨东站的行程。
“咱这还是头一次坐‘专车’去打工呢,可真牛气!”拿着车票,坐在车厢里的务工人员兴奋的说着。
包车服务的订制成功,让唐玉英找到了服务的突破口,她一面继续与社区联络,一面又发动儿子,了解同学返校时间,提前了解出行人数,谁有出行的需求,都主动和她联系。
疫情以来,唐玉英已经连续42天没有休息,她家里80多岁的公公得了脑梗需要照顾。自己83岁的老父亲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年前重感冒住院,家里的事,大多都依靠嫂子,对于旅客她问心无愧,但对于家人,她满怀愧疚。
“车站是对外服务的窗口,我在这个岗位,也代表铁路的形象,特殊时期,需要有人去担当,我是党员更得带头。”,唐玉英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