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似乎一直是个沉重的话题,在常见的语境里,高考总与压力山大,与焦虑无奈,与竞争的血腥等连在一起:考场就是战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青春期相遇高考,这是高中学生的宿命,无可回避。如何看待高考,如何对待高考,需要作出回答的不仅是高中学生,更为重要的是高中学校,是学校的教师和校长。“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视野,进而有不同的境界,有相应的思路与价值追求。作为一种制度设计,高考无疑体现了国家意志,既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又对学生成长进行价值导向。一方面,作为基础教育段最重要的选拔性考试,高考毋庸讳言与学生的命运休戚相关,主导着他们的生命航程。另一方面,除了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之外,高考对青春期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能带来什么呢?回答这一问题,秦海地认为先要定位什么是青春,青春的生命需要什么。
“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含着健康、智慧与成长,更意味着生命内涵的充盈与深化,意味着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全新的感觉。”这是秦海地的看法,充满着乐观,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是生命视角的全新解读。青春期的学生该如何应对高考,青春与高考相遇相伴意味着什么?秦海地说:“迎接高考的经历是学生体验青春的幸福,积极主动迎接、创造美好未来的过程,他们在成长中理解着青春的含义,丰富着青春的内涵。”对青春的解读,对生命活力的描述,奠基于对高考职能和价值的诠释。理性地看待青春与高考的相遇相伴,是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需要,就其思想方法而言,体现了逻辑起点与价值起点的一致性。秦海地对青春生命的赞许,对生命成长的期待充满着自信,折射出一种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这是衡水二中始终坚持考试育人的真实写照。什么是青春,什么是高考,青春与高考相遇意味着什么?秦海地的回答充满阳刚气息,正视听,树新风,一扫积久的困顿萎靡之气,给人以勇气,催人奋进。
高考激发独立创新思维。秦海地认为,高中学习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增强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社会进步不竭的动力,也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不在已有知识的累积,而在知识的创新,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随着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深化,秦海地说:“高考所反映的绝非只是简单的分数,更与分数背后对应的能力密不可分。”学生的能力,最为重要,也最有价值的,无疑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说:“处处都是创造之地,人人都是创造之人。”高考为什么能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秦海地说:“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总会激发起思考的热情,调动起思维的兴趣,直到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通过以往的知识联想出解决方案,构筑出自己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认识。”
学生迎接高考的过程,挑战难题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创新思维的萌芽与生长。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是创新思维的催化剂,为学生提供了孕育创新思维的契机。列宁说,现状和习惯最能够束缚人,聪明人也在所难免。弃旧图新的选择,缘自外部条件变化,对外部变化的反应导致旧习惯的中断,新探索的开始。如果没有任何外部变化,社会和个人都会以惯常的方式运行,创新没有必要,创新思维也就无从生长。学生生命之途遭遇高考,知识的更新必然伴随着思维的创新。没有高考这一制度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会这样旺盛,生命成长的指向不会这样明确,创造和创新意愿不会这样强烈,对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而言,伴随终身的创新素质的养成就不会这样有效而持久。以高考为契机,衡水二中着意营造适宜学生创新成长的文化土壤。秦海地说:“三年的高中学习,有老师的知识引领、有同学的合作探究,但更主要的是凭借自己的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高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秦海地说:“青春只有和集体一起唱响,才会飘荡最美的乐章,而高考的成功之中,除了蓄积着个人的努力,还有团结协作的精神——那种坚不可摧的凝聚力。”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生命,但人作为一己并非孤立和唯一的存在。人之为人必然蕴含着他人,已不可能离开他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一己之生命,始终生活在他人之间,成长包括着与他人一道生活。杜威说:“学校就是社会,教育就是生活。”教育首先意味着,能够理解他人,尊重与接纳他人。学校是集体生活的单位,班级是师生教学相长之处所,高考必然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应对。“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秦海地告诉我们,衡水二中的学习常态是,“同学们结合成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和启发,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现代教育所要求学生的是,学会认知的同时,也要学会合作,这是人的社会化的必然要求。迎考过程中,学生的相互学习、互相启发和借鉴,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且融洽了人际关系,优化了学生社会化的进程,营造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里,这正是一种“诚意正心”,以一己之诚,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
备战高考的各科知识学习,其难度之大和负担之重是可想而知的,不仅考验着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拷问着学生的耐挫力,因而,期待关切与帮助,是每个学生的共同愿望。对此,作为校长的秦海地有充分的共情性理解,衡水二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激励蔚然成风。秦海地说:“面对学业的繁重,面对压力的侵扰,同学们在奋力拼搏中还会热情鼓劲、相互支持。遭遇失误时,来自同学的一句安慰令人备感暖心;成绩失利时,同学之间亦会互相拍拍肩膀,共同找回挂着灿烂的笑脸。” 携手共同应对高考,不仅提高了学习的品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真诚的个人品质。“君子有成人之美”,善于体察别人的内心需求,真心诚意地输送自己的关心与帮助,在别人的成就中看到自身的价值,这充分说明高考制度有助于立德树人,关键在学校的育人自觉,尤其是校长的相机诱导。在衡水二中,年复一年可以看到这样的感人场景——高考上场前,许多同学手叠着手一起呐喊,为自己加油、为同学鼓劲,互相传递着那必胜的信念。秦海地由衷地感慨说:“高考也就因团结协作中凝结的真诚友情而少了紧张,多了温馨。”
高考增强感恩担当意识。每年的高考都牵动着千百万人的神经,社会各界都对学子们投来关切的目光,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环境。秦海地说:“来自社会的关爱令学生们感动,使他们切实体会到自己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时刻都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更加激励他们充分做好准备,早日承担起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从秦海地的这一段话里,我们能够体会到,高考制度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培育了未来一代的家国情怀。高考为什么能提高道德教化的水平呢?关键在于学生通过迎考与参加高考,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有了感同身受的体验,有助于学生从伦理亲情走向爱国之情,走向仁者爱人的责任担当。将“亲亲”转化为“仁”,自然人情是道德教化的土壤,而教育所要培养的德性,可以从高考制度的基础上生长起来。高考诚然与升学密切相关,与学生未来生活的质量紧密相连,但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秦海地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体验爱、感受情,逐渐懂得了感恩,学会了担当,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报答师长、报答社会,报答所有关心和帮助他们的人。”儒家认为,学习的意义在“知义”,“知义则不待爵而贵,不待禄而富。”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秦海地说:“高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之一,其并非是让学生纯粹为了考试而参加考试,而是通过考试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与提升。”人之为人,人跟动物的最大不同,在于动物是特定的,而人是待定的。也就是说,人是未完成的。人只是自己的可能性,因此,人才有“无限”的潜能。教育的职责就在于发挥人的潜能,使潜在的可能成为生命的现实。人“本来”微不足道,什么都不“是”,什么也没“有”,除了“自己”,除了“自己的可能性”。故所以,人必须学习,人天然是学习的动物;人必须奋斗,青春的价值在于奋斗。离开了学习与奋斗,意味着失去精神成长的可能,失去自身的可能性。《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我的“天生”或“实际”能力也许不如别人,但只要我肯于付出多于别人百倍千倍的努力,我就最终可以成为能者:“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秦海地说:“在融入高考的青春阶段,学子们心怀梦想,刻苦学习,俯身奋斗,用行动释放青春的力量……他们的青春在高考中绽放了更多的精彩。”
(作者叶水涛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