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的坚守,初心不变;近20年的奋进,砥砺前行,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薄弱学校,华丽转身为享誉全国的品牌高中。一群无缘名校的低分学生,也曾自卑与沮丧,却能昂首走进一流高校的大门——学业的进步和性情的完善,带来二中学子生命的蜕变。衡水二中,擦亮“低进优出”的教育品牌,为全国高中学校提供了一种典范,这一教育典范,是亲民的,务实的,学生本位的。“超越永无止境”,是这所学校的校训,也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蕴含着校长秦海地教育哲学的核心理念。一所县域普通高中的校长,同样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而这正是秦海地的不凡之处。教育哲学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以特定理念为基础建构起来的,称之为思辨教育哲学;一种是提供教育规范的,称之为规范教育哲学。思辨教育哲学带有明显的想象性,它的关切点不在理解教育现实,而要构建理想的教育世界。规范教育哲学主要探索“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的判断及其原因”,其基础主要是生活经验及伦理、科学和常识等。衡水二中,十数年的奋斗,一以贯之的坚守,这一份定力来自哪里?衡水二中,十数年的不断跨越,事业越来越红火,品牌越来越响亮,与时俱进的动力来自哪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不能不归结于衡水二中的文化自信,须臾不能离开秦海地的教育哲学。这一教育哲学是二中品牌创建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它以超越性为显著特点。这一教育哲学不是对教育现状的解释,而是促进教育现状的改变,它是实践的而非思辨的,是务实的而非表面的。
务实的理论基础是现实生活,教育改革紧紧扣住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学校发展不是练‘唱功’、侃大山、摆龙门阵。”秦海地说,“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学生期待什么,家长期盼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务实地直面这些需求,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学校拥有什么,能给学生什么,教育能够做成什么?务实地看待自身的职能,这是学校工作的立足点。理想的教育是怎样的,与之相匹配的策略有哪些,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务实地审视奋斗的目标,学校工作才能有准确的定位,有不懈的精神动力。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没有课堂教学的高水平,就不会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就不会有学生发展的理想状态。秦海地说:“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学校工作的主题,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20多年来,已形成一种浩浩荡荡的气势,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涌现出许多先进的改革典型。然而,能兴旺10多年而不衰退冷落,研究成果有普适性借鉴意义,并能一直吸引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前来参观学习的,这样的典型并不多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例,全国林林总总的教学模式数不胜数,这些模式都有其长处和优点,但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让学生得到更好发展并长盛不衰的教学模式,还是很鲜见的。一般来说,都是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好,做得一般;讲起来头头是道,实际效用却并非如此,有的甚至举步维艰。许多教学典型常昙花一现,有的曾盛极一时,慢慢就门庭冷落车马稀。对种种华而不实、弄虚作假,衡水二中有高度的警觉。深化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模式的探索,“决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一味标新立异。”秦海地说,“我们紧紧围绕‘实效’做文章,不搞虚形式,不摆花架子,不做假样子,让学生在获得系统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兴趣得到激发,情感得到丰富,潜能得到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求真务实,着眼点不仅在学生知识习得的有效,更在于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是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和终身发展负责。
务实的操作策略须切实可行,有一种锐意进取、持之以恒的精神。毛泽东说:“不解决船和桥的问题,过河就是空话。” 在教育的现实背景下,一所薄弱学校如何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突破各种办学瓶颈?秦海地认为,必须正视现实,踏踏实实办学,认认真真做事,勤奋务实、锐意进取,扎扎实实把学校各项工作做好。2005年初,秦海地任衡水二中校长不久,为扭转师生萎靡不振的精神面貌,决定首先从规范师生教学行为寻求学校发展突破口,具体从组织跑操切入。二中跑操的场面和声势很令人震撼,前来参观学习的都有深刻印象,不少学校回去以后也如法炮制,但几乎没有做成功的,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开头倒是热闹了一番,慢慢就消停了。于是,大家不免有所困惑,衡水二中到底有什么诀窍,藏着什么秘诀?其实,衡水二中同样经历过这一尴尬的阶段——学校组织班级跑操,老师不重视、学生不愿跑、集合速度慢,人数不齐、排面不整、口号有气无力。秦海地说:“一个旨在焕发师生激情的跑操活动,学校都难以落实好,其他工作的落实难度可想而知。”面对困难和挫折,是坚持还是放弃,锐意进取还是苟且偷安,衡水二中同样面临一种选择。在关键时刻,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主心骨。“万事开头难”,“其难进而易退也”。秦海地认为,学校要实现低谷中的崛起,就要做好每一项工作,完善好每一项改进措施。他组织老师们观摩阅兵视频,论证跑操活动的利弊。当认识到跑操在诸多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时,从校长到教师和学生便形成了一种共识,从而制定具体的措施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认准了就坚持,既做就要做好,锐意进取,持之以恒,这是秦海地的定力,也是他的管理风格。如果面临困难就放弃或彷徨,衡水二中的跑操就不会有“天下第一操”的美誉,一枝动而百枝摇,学校其他一些改革举措也同样会夭折。实实在在地面对问题,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因而有衡水二中的跨越式发展和持续的辉煌。。
务实的行为特征是一丝不苟,学校教育改革于细微处见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衡水二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创造了“四个五”的课堂模式,即每堂课设计五个有价值的问题,连续讲课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每节课最后五分钟留给学生思考总结、回味梳理、质疑讨论,老师在最后五分钟做学习指导、效果询问、问题答疑,每节课要有五次鼓励性点评。秦海地说:“‘四个五’ 课堂模式不是一个提法、一句口号、一种模板, 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 它意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得到点燃、思维得以激发,情感得以熏陶、净化,乃至升华。”教育教学改革之艰难,不在理论性地阐发如何重要、如何有意义,而在于该如何具体地操作化实施、细致化解各种问题与难点。衡水二中的“四个五” 课堂模式,教学环节的细化与时间分配,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衡水二中在落实“抓行为,养习惯,促学习”的管理措施时,也遇到了不少障碍。以学生整理内务为例,起初学生和家长就不太理解——叠被子、搞内务与学习有关系吗?面对质疑,秦海地说:“我们坚信‘铺面整洁,则卷面整洁,则事求精致’,通过学生整理内务可以锤炼学生严谨细致的习惯。于是,我们从最细微之处入手,手把手地教,一点一滴地改,争取把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落到实处。”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把洗漱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把自己的内务整理得井井有条。随之,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惜时、高效、严谨的学习态度日渐养成。
秦海地说:“薄弱学校的发展没有灵丹妙药,更不能奢望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唯有扎扎实实落实好每一项工作,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才能换来学校的蓬勃发展。”
(作者叶水涛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