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秦海地的教育哲学

2022-07-11 14:45:36    来源:中国视窗    作者:

  《气场:学校发展的无穷正能量》,这是秦海地系列文章中的第六篇,2014年3月6日发表于《中国教育报》。这组文章,第一篇谈“风骨”,风骨是学校的内核,强调以精神立校;第二篇说“红色”,红色是学校的底色,表达一种价值取向;第三篇说“坚守”,坚守是学校的使命,基于真诚的信仰。第四篇谈“品牌”,品牌是学校的标识,办学的理想目标。第五篇是“务实”,务实是学校的根本,教育的内在品质。这第六篇“气场”,有什么特殊性呢?与前五篇有何逻辑关联?“气场”,关键点在“气”。如果说,前五篇都是具象的,那么,第六篇就走向了抽象,是前五篇的概括和提炼,也是这基础上的反思和升华。“气场”篇宣示了一种教育哲学,是秦海地学校管理的哲学思考。哲学不是对具体事物的思考,也不是对具体经验的总结,更不是为了解决某具体问题,而对流行观念的质疑,对某些定论的反思,对事物的整体思考和本质追问。秦海地主政衡水二中,带来这所薄弱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有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然而,缘何有这巨大变化?

  近20年的时间里,面对不断翻新的理论、各种时髦的典型,秦海地从来没有动过心,不盲从,不跟风,不凑热闹,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一以贯之的定力。近20年的时间里,面对各色人等、各种误解或攻击,秦海地从来没有动摇过,不犹豫,不彷徨,更不妥协,朝着既定的理想目标,矢志不渝地前行。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校长,为什么能有这种定力,有这份坚守,有这种执着,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如果没有对教育本质的透视,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把握;没有对人性及社会生活的深刻感悟,没有对民族文化特点的深刻了解,没有自觉地学习和自我反省的习惯等,秦海地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思想穿透力,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精神高度,衡水二中也就不可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毋庸置疑,秦海地有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这是原创的、实践的,具有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因而,他无需崇拜和盲从什么权威专家,也无需搬用国外的所谓前沿理论,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秦海地有怎样的教育哲学?他能做到怎样的逻辑自洽,在实践中得到怎样的验证?秦海地说:“一所学校要取得长足发展, 就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气场,将全校师生的力量与智慧凝聚在一起, 增加全校师生的认同感和团结力,发挥集体优势,产生巨大的发展动力。”“气”,是秦海地教育哲学的原点与教育实践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思想体系的生长点。什么是“气”?秦海地从甲骨文考证,说到董仲舒的相关典籍;从孔子的《论语》,说到《孙子兵法》,以及唐太宗的盛唐气象。他显然下了一番功夫,有颇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充分显示了他精神世界的丰富,及于民族文化方面的独到修养。这也告诉我们,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长是有理论修为的,尽管他们不是专业的理论研究者,但他们结合自身教育与管理实践的学习和研究,所获得的认知常常更为深刻,也更为鲜活,能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引导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秦海地是中小学校长的优秀代表,他执着坚守自己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哲学,以此成全了衡水二中的教育奇迹。

  然而,“气”能否构成教育哲学的原点,以此建构教育哲学体系有学理依据吗?“气”在中国,不仅自宋到明,在朱熹和王阳明的理气哲学中,而且可以追溯到先秦和两汉——把万物的生成作为考察对象时,“气”就被作为实质组成人和物的能量的基础,贯穿于包括儒、道及佛的整个中国思想史。不仅在狭义的精神历史范围内,而且还包括人的身体方面——在道教的方技中,在汉医学的治疗处方中,都作为最基础的原理,不断得到说明,且明确地使用着。“气”,甚至推广到文学和艺术方面,所谓“气韵生动”,蕴藏于诗文和书画的深层理论中。“气”的文化和哲学意蕴,它最为重视的价值立意是什么?秦海地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即要有“志气”,不能浑浑噩噩过日子。“人活一口气”,秦海地说:“给学生营造点燃激情、激发潜能的气场,给学生立足社会、战天斗地的‘气魄’,他们的人生就会不惧风雨,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无比强大,我们民族的未来就会变得更加强盛。”

  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气”与立德树人有关联吗?中国古人说:“故道德之用,莫大于气。道者,气之根也。气者,道之使也。必有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道德成长不是现成的移栽,而是有“根”,有“生”,有“变化”的过程,教育是对正气的培育,且促使它不断生长。这生长变化的过程,包含着成长的烦恼和穿越各种磨难的痛苦。“无论多么神圣与美好的教育,都需要我们首先让学生成为一个懂得自强自立、知道要战胜生活与事业磨难的战天斗地的强者。”秦海地说,“任何时候都不会一帆风顺、一劳永逸 ,任何时候都不会只有阳光大道、万里坦途,我们必须学会给孩子们‘苛酷的柔情’,使学生具备在竞争激烈中求得生存、发展的本领。”孟子倡导养 “浩然正气”,这是一种至大至刚之气;“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一种勇往直前的刚毅之气。

  南宋的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理是终极之物,不能生成物质,只有气才能生成物质。同样道理,教育不能总停留于形而上之道,满足于发表宏观的议论,还必须落实于形而下之器,通过具体的教学与管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秦海地说:“我校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充满激情的成长乐园,给学生充分的自信,激发学生成长的全部潜能,给学生营造成长的强大气场。”在衡水二中,各项励志活动的最后,都会安排学生集体宣誓。活动现场,二中学子坚定刚毅的表情、高亢整齐的口号、激情飞扬的风貌,无不让观看者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衡水二中曾经把几个活动视频放在校园网上。秦海地说:“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视频被一些网友传至优酷网等视频网站,它们的点击量都曾短时间内一路飙升,迅速成为爆红网络的新闻热点,在优酷、新浪、腾讯、56等视频网站的累计点击量很快就达到四五百万人次。”

  (作者叶水涛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张东振]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