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经济欠发达的四线城市,为什么有这样高的知名度?或许,主要不是地方名酒老白干的酒精度数高,而是这里的高中教育享誉全国。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等,全国鲜有能够比肩的学校,且20多年来,无论怎样风吹浪打,始终旗帜不倒、声誉不减、品牌坚挺,群众爱戴,全国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样的教育典型,放眼全国似乎绝无仅有。除衡中、二中,还有13中等,衡水市的区县高中,办得出色的有多所,共同支撑起教育之乡的荣光。高中教育是衡水市最值得自豪的文化名片。
二中校长秦海地说:“我市高考成绩已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省前茅,每年向清华、北大等著名学府输送学生占全省半数以上。衡水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教育强市,衡水高中教育名城的品牌已经叫响。每年数目庞大的参观考察人群和外地学生为我市住宿、餐饮、旅游、零售、交通运输等诸多行业都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衡水高中教育的辉煌,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还有效拉动了地域经济发展。”这段话见诸他的一篇文章,发表在2013年4月12日的《衡水日报》。作为事实判断,这段话无可争议;作为价值判断,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秦海地文章的主题是:“做强高中教育品牌、助力衡水跨越发展”,旨在呼吁教育同行共创衡水高中教育品牌,吁请社会和政府更为关注衡水高中教育,擦亮这一教育名片,激励它不断跨越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衡水高中教育的成绩是辉煌的,这点谁都不能否认。当然,辉煌并不意味尽善尽美,有缺点,有不足,有闪失,正说明有发展的空间,有继续提升的必要,担有长善救失、开拓创新的重任。高考成绩出色、升学率高,是衡水高中学校共同的特点。恰恰因为这一点,衡水高中学校受到的批评和指责也多,且必须面对各种无稽之谈的谣言。因而,办得好的高中学校面临的压力也大,考得越好,压力越大,校长的精神负担比较沉重。所谓高处不胜寒。名满天下,意味着谤满天下。此事古难全。正唯如此,衡水的高中学校,特别是校长,期盼得到父老乡亲、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保驾护航,让自己能专心致志办好学校,搞好教育。
秦海地的文章反映的是校长的共同心声,包含着他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自我超越的强烈愿望。“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这或许是衡水各高中学校的共识。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的学生、学习勤奋并意志顽强的学生,高考中更从容,更能出色地发挥,考出优异的成绩,这难道会有争议吗?不应该吗?怎样看待衡水高中学校取得的成绩,与此相关联的是怎样看待学生,怎样定位学生成长与教育的关系。衡水高中学校的校长与某些教育专家的分歧,关键点集中在学生观与相应的教育观,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当然,这与态度是否认真、作风是否严谨、研究工作是否踏实、思想方法是否恰当、思维是否严密等关系也很大。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几次思潮影响比较大。一是尼采热:倡导重估一切价值;二是弗洛伊德热:关注潜意识与人的本能;三是萨特热:强调存在先于本质。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是建构主义思潮。这几种思潮有共同的特点:即质疑理性,消解神圣,否认客观真理,张扬个人意志。这些思潮对于解放思想、推崇个性、容纳多元价值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们的消极影响同样不能低估,尤其对教育领域所形成的干扰。把生命价值和意义归属于个人的“私人领域”,意味着终极价值信念失去了先天所赋予和规定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而交付给了每个主观性的生命个体,成为其自由抉择的私人事务。强调学生的自由,放任他们的作为,某些专家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正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
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存在先于本质。如果不能按照个人的意志做自由选择,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掉了自我。这种存在主义的价值观、教育观,显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背离。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能没有价值导向,不能没有原则的规定性。在中华文化的语境里,“生生之谓大德”,教育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而不是听任花季生命的沉沦。在衡水二中,道德和价值的根基是“孝弟”,从道德人格的感性阶段出发,将孝敬父母作为德育的基本要求,比较而言,考分的高低并不那么重要。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教育的道德境界追求“仁”,“仁”的含义就是“爱人”,爱人是一种普遍性的情感。因此,教师之爱学生,有敬业精神;学生之家国情怀,学习奋发努力,正是以这种普遍的爱为起点和本源。由此,教学便转化为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强大动力。
廓清衡水高中学校的基本立场,明白其教育价值之意义所在,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就能比较理性,有底气,立场坚定。高中校长不是专业的理论研究者,但绝不等于他们没有相应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繁忙的日常事务和带有驳杂印象的各自的经验,极大地缩小着人们的视野。在这里,人们无须依据普遍的理念进行哲学的思考。然而,即使如此,无论是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并不隔着万水千山,校长们总会保有他们健全的机智。作为一种敏捷的判断,这种教育机智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并在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有两种职能是不可缺少的:一是以教材为媒介,使所有学生平等地掌握将来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从事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与态度,教师的职责在学习指导,必须尽心尽力;二是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环境与将来的发展,确定自我实现的态度、能力和目标。高考作为国家的考试制度,将这两点综合起来了,既是对学生学习成就的检测,也是对学校工作成效的检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应对高考,任何高中学校都不能掉以轻心。对高中教育的各种奇谈怪论,汇集起来无非就这两点:一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二是对高考的无所作为。
将教育简单地分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将高考和学生成长完全对立起来,这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是对国家考试制度缺乏敬意。因此,衡水高中学校的成就,他们所做的努力,应该得到高度的评价,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有力的支持。成绩来之不易,衡水市应珍惜高中教育品牌,爱护高中校长,做强高中教育品牌。
(作者叶水涛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