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乡土资源

2022-08-16 14:45:12    来源:中国视窗    作者:

  《新课程改革语境下乡土资源的利用》,秦海地的这篇文章发表于2013年11月《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刊》不仅是中文核心期刊,而且是学术期刊中的c刊,在这本杂志上发文章很不容易。秦海地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这样一篇文章?对此,他有一段写作背景的交代,阐述了他对课程改革的思考——“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各种标准的制定依旧是立足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要求,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的现实状况考虑不足。由于资金投入的问题,新课程标准设置的大量的选修课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些地区成为奢望。如何使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在当前教育改革中获得更大利益,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

  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它所取得的成就及深远意义怎么估价都不会过高。但所有改革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改革意味着持续的探究和调整。就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秦海地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其一,关于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由于参与标准制定的教育专家主要来自城市,尽管标准制定过程中有较为充分的调研,但相关标准和课程改革的一些设计,与城市学校的契合度比较高,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广大乡村学校不够契合,带来执行与实施的困难。其二,与此相关联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大量的选修课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尽管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紧密关联,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意义重大,但由于经费、师资、设施、场所等诸多条件限制,幅员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如愿参与实施。

  城乡差距之悬殊、各地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这不是短时间所能解决的。尽管这些地区的教师和校长同样得到培训,能理解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掌握了具体的操作方式,但他们习得的模式大体是城市化的。秦海地说:“面对本地区与发达地区不对等的教育资源,在全面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这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旨在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但面对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在这场改革中可被边缘化。课程改革如果不能惠及面广量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广大农村,这些地方的学校教育如果没有根本的触动、改观与提高,那么课程改革的意愿是不彻底的,也是不公平的,甚至是走过场的。

  提出这一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理论的前沿性和实践的全局性,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一位高中校长的视域。这一问题上,秦海地不仅有宏观的视野,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一种历史责任感。他不仅提出这样一个事关课改全局的问题,而且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和方式:“衡水市第二中学,依靠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延伸课堂,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以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走出一条崭新的课程改革之路,或许可以为其他兄弟学校提供一定的借鉴。”——立足国家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秦海地认真思考所在学校的改革,并以衡水二中课程改革为例,为全国各地的课程改革、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探路。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践探索,这样的研究文章是教育类学术期刊所需要的,能为更广大的地区和学校提供经验与借鉴。

  秦海地的文章主要谈课程资源的利用。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概念,广义地说,凡是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叫做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按照空间分布的特点,则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乡土资源显然属于校外资源,既有素材性因素,又有条件性因素。乡土资源的利用,重在资源的创造性开发,以促进课程教学的优化发展。从理论上讲,即使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也是丰富的,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加工、转化和进入实际的课程教学,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秦海地的研究,既提示了资源利用意识,也唤醒了一种关系意识: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可言,相反有课程就一定得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所谓课程资源的利用,意味着只有在经过加工并付诸实施时,资源才能成为课程。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即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衡水二中乡土资源的利用,首先在于课堂教学的向外延伸。秦海地说:“课程改革带来新的课堂观,即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和展示的平台。课堂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鼓动器,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出课堂。”他认为,单纯依靠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很难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更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发散性和批判性等缺乏有效推动。因此,课堂向课外延伸,开辟第二课堂,利用各种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生物的实践课,二中老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学生们走进蔬菜大棚,积极与工作人员交流,并运用自身所学生物学常识近距离观察植物,思考蔬菜棚构造与植物生长习性的相关性。在这个大自然的全新课堂里,同学们积极研究思索,开拓了眼界,启迪了思想,积累了实践经验。衡水二中对乡土教育资源的利用,课堂教学向课外的有效延伸,使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于符号化知识,进而演化为接受唯一结论,那么教学过程就成为简单的传授标准答案的过程,绝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与学便都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为了使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发展观,二中组织学生走进衡水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学生在尽享家乡美景的同时,实地调查湖区的候鸟种类和习性,并就衡水湖环境变化问题展开走访和调查,使学生对环境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显然,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 除了具有学习客观知识的特点之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也是共同生长的过程。秦海地说:“实践证明,利用乡土资源,开辟第二课堂,创造不同于单调课堂的教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进而实现学生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作者叶水涛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张东振]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 友情链接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北京特派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406188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54号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1917256

可信网站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