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素养提升的高中语文教学——参加“高考命题趋势及二O备考策略”培训会有感
2019年8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河北衡水二中组织的“高考命题趋势及二O备考策略”培训会,衡中教师就高考命题趋势及自己学校的备考策略谈了自己的看法,浙江嘉兴一中的老师着重讲了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呈现和落地情况。两位老师所讲内容都指向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核心素养”的语境下,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形成基本共识,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面临着改变,然而不是说改变就能改的,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有自己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克服的困难,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讲解,受益匪浅,下面把自己学习所得整理,与同仁共勉。
一、建构学习任务群,培养多方面能力。
建构学习任务群,比如开展阅读活动,阅读后进行交流与表达,然后通过写作进行梳理与探究,这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以《红楼梦》学习过程为例,课时目标设定为:1、通过品读《红楼梦》中描写大观园园林的文字,分析其中不同建筑环境的特点,感受大观园的建筑美。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园林环境与人物的心境、形象以及命运的关系,领会环境描写的艺术价值。从目标设定中我们感受到了教授课文就是老师在精心设定活动,于无行中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再看课堂活动:一、品读三段文字,请你说说分别写的是大观园中的哪一处园子。二、如果学校组织去上海大观园参观,请从上面三处园子中选择你们组最想参观的一处,请说明理由。三、请以小组为单位,就你刚刚选择的园子,结合相应材料和小说相关情节,分析园子的环境与人物的心境、形象和命运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活动操作性强,让学生觉得这就是在了解大观园,或者是为去参观大观园做准备,不但对课文内容了解透彻,无行中也增加了学习兴趣吧。
再来看作业:一、请根据小说第十七、十八回,绘制一幅简易的大观园平面图。二、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为上海大观园中的1-2个景点写一篇导游词,要求包括景点的环境描述、看点推荐和趣闻轶事。这样的作业难道不是在实实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吗?纵观教学过程,从课堂到作业,无一不是活动。学生在了解内容时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在小组合作探究时体会《红楼梦》的艺术价值,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在分享交流时增强质疑意识和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活动就是创设语文情境,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让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完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素养的提升。正如讲课老师所说,唯有将学习嵌入其所关联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之中,学习才会被赋予真正的意义,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才有可能真实发生。
二、“能力”是路径,“素养”是旨归。
之前,我们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六大能力,主要是分板块分别进行,这和现在提倡的素养也并不是完全相悖的,我们只要变“培养”为“打通”六大能力,使之进一步成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即可。比如,衡中老师讲作文课首先是习字课,然后是精读课,最后是积累课,在某一学习板块尽可能多地培养多种能力,并使之融会贯通,那么素养的提升指日可待。
再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浙江老师教学设计分三步:一、读进作品——感受体验形象之美。二、读懂作者——探究触摸心灵之真。三、读出自我——鉴赏评价助力成长。从老师的设计来看,他在向内挖,向深挖,我们能感觉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呈现。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孙绍振也说过: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读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语文,我们教什么?一定要教对学生最有用的,对他这个人来说最有意义的,那就是提高语文素养。
三、强化教师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课的高下取决于教师本人的阅读鉴赏水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教师本人的语文核心素养密不可分。我们也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核心素养教学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我们不是永不枯竭之水,不是一切凭经验就可以应对的,所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我们要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切不可以有经验老教师自居,固步自封。唯有与时俱进,多学习借鉴并在实践中反复思考、摸索,努力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技能、创新意识,还要有真诚的事业心、较高的文化涵养和人格魅力,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工作。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扎实的日常教育教学,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爱心。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就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