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省政府连续4年
将残疾人工作
纳入全省20项民生工程
今年确定实施的
精准助残服务工程
突出“精准”两字
对实施服务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省各地各部门
牢牢把握“精准”要求
提高政治站位
切实把精准助残服务工程
抓实抓细抓到位
有效带动残疾人工作
整体提质上水平
衡水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工作纪实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是精神智力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解决这类人群的生活困境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衡水市残联于2008年2月依托衡水京大心理康复医院成立了河北省首家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为全市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护理照料、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技能训练、辅助性就业等集中式托养康复服务,服务。托养中心的康复治疗师们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性活动锻炼精神、智力残疾人的生活、工作能力,发挥患者身心最大潜能,以最大限度改善和恢复患者躯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其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9月30日,托养中心举行了主题为“度佳节, 展价值,乐购盈篮”的国庆活动。半天的活动时间,所有的工作人员整整准备了一个多星期。“中心托养的是智力和精神残疾人,为了把康复治疗元素加到活动里,我们绞尽脑汁。”活动内容主要有唱红歌、代币购物、各种趣味游戏、鼓圈等。
托养中心残疾人在国庆联欢会中表演合唱《歌唱祖国》
活动前,他们号召残疾人朋友积极报名参加售货员、售票员、检票员、收银员、保安员、保洁员等岗位的竞聘,锻炼他们的职业技能。活动时,他们把“超市”搬到五彩操场,设置美食区、零食区、日用品区、游戏区。准备了酸奶、凉皮、果汁等美食,供他们选购。
职业能力训练
有的残疾人担心自己不行,不敢应聘。“比如小张,平常比较被动,个人卫生很差,不肯主动交流,情感淡漠。我们商议让他担任保洁员,也许是责任感,也许是代币的激励,他的个人卫生好了很多,在活动中也主动交流,笑容多了,负责的项目也很尽责。”
托养中心一直在实施代币治疗,托养的精神智力残疾人完成了规定的任务或者有什么突出的成绩又或者是较前有了进步,将给予代币奖励。他们可以用得到的代币换取自己喜欢的或需要的物品。
发放工疗奖金
有个平常衰退很严重的残疾人朋友拿着用代币买来的零食分享给大家,脸上带着平常少见的灿烂笑容:“这是我自己挣的钱买的,可好吃了,你尝尝”。还有位残疾人朋友套圈套了毛巾、牙膏、洗发膏、橘子等好几样奖品,他高兴地欢呼“哇,原来我这么厉害啊!”
趣味游戏套圈
还有一位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在呆坐的女性残疾人朋友,参加活动时,主动参与猜灯谜,答的速度很快,很准确,得到奶茶,方便面等奖品,在九宫格游戏中又得到了一盒点心,开心得不得了,把奖品拿来和大家分享,这些都是平常她不会做的。
“托养到我们这里的残疾人,有的经过科学康复可以出托就业,有的接受训练后,可以在中心实现辅助性就业,有的只能是全程康复,尤其那些病程较长的,会伴有衰退。”托养中心主任李双艳说的“衰退”,指的是不讲卫生,不爱接触外人,不爱交流,情感淡漠,整日呆坐或者在屋里躺着。
李双艳和中心的康复师们都知道,不同的残疾人需要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很多人并不是不会做或不能做,就是单纯的不做。为了能让他们尽量保留自身的功能,他们需要通过督促引导,并且一直督促引导,改变其认知、培养习惯、重塑角色、树立自信,让他们慢慢认可自己,并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激励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托养中心5楼的工疗房间内,50岁的张春梅(化名)正在编织手工工艺品,她坐在那里看上去和常人一样。但因患有精神疾病,以前被叫“疯婆子”。张春梅30岁那年,丈夫死于车祸,自己一手带大两个上小学的孩子。眼看两个孩子就要学业有成、走入社会,她却患上了精神疾病。孩子无奈,只好辍学在家照顾。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张春梅的病也让一家人没有了收入来源,正在一筹莫展之时,精准助残服务工程的实施让张春梅一家窘困的生活得到彻底改善。住进托养中心后,在科学用药及康复治疗的帮助下,病情很快好转。她不但生活能够自理,还主动帮助其他残疾人收拾房间、打水打饭。除了每天定时吃药、按时康复外,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疗房间内。仅一年,刘春红靠编织插花就挣了3000多元,加上低保等收入,她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不拖累孩子了。
托养残疾人作品义卖专柜
28岁的张华(化名)是一位精神残疾人,父母离异,妈妈独自带他,在村子里打零工,生活条件比较差,自从把他送到托养中心以后,妈妈外出打工,日子也越来越好。
“刚来时,他情绪不稳,伤人伤物,康复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又增加职业培训,现在在中心的农疗基地参加辅助性就业,一年有七八千元的收入。孩子的变化也让妈妈对生活充满信心,来看望儿子的次数越来越多,感觉这个家庭都有了生机。”
托养残疾人在农疗中心参加辅助性就业劳动
李双艳说,之所以让张华在农疗基地工作,是希望他有一天可以出托,能管理好自己家里的地,也算自力更生了。
托养的最终目的是让残疾人出托就业。
李双艳一直从事残疾人托养工作,中心成立14年,出托的残疾人有很多,他们参与到社会的竞争性就业,是康复的成果,也是他们个人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托养中心,恐怕有些残疾人一辈子都是家庭的负担。“残疾人托养,确实让残疾人本人和他们的家庭脱了贫,过上了小康生活,我们这些工作人员的辛苦也没有白费。”
李双艳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玲(化名)。她离开托养中心后,在村子里一个皮毛加工厂工作,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她来拿药时,都会到托养中心来看我们,还带一些家里的农产品,或者买一些水果和零食,每次来了都会和我谈谈她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我也会从我的角度给予她一定的意见。”
交流中,李双艳看的出来,她的幻听和疑心一直存在,所以李双艳和她谈的更多的还是教她如何和症状相处,如何带着这些症状去工作生活,而不受影响。
平时,中心的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医师都称残疾人为哥哥、姐姐、阿姨、叔叔等,努力为残疾人打造了一个没有歧视、平等尊重的温馨家园,解除了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
托养服务是省、市民生工程中的一项服务,主要围绕农村困难残疾人特殊需求开展。目前,衡水市每年提供托养服务补贴1000人左右,托养服务解放了残疾人家庭劳动力,困难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切实提升了残疾人脱贫攻坚质量。真正实现了“托养⼀个⼈,解放⼀群⼈,幸福⼀家⼈”的⽬标。为构建和谐美丽新衡⽔做出了应有贡献。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