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感觉不到自我,我该怎么办?”,“我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看不到希望 ”,“你帮我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我吃了好多药物,可就是好不了”,“我什么也干不了,真是无用”......当坐在我对面的毛毛(化名)向我抛出以上问题时,我在想:她是需要我回答问题吗?但她已经去过多家医院了,关于抑郁症的知识又从百度读了很多,那她是想表达自己什么呢?
和儿童青少年学生工作时,他们常常会问我好多心理,有时候需要回答他们的问题,有时候需要思考他问题的背后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而不是那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个时候问而不是那个时候?
毛毛反复强调自己“感觉不到自我了”,这恰恰说明她对“自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体验的。当其“自我”无法实现时,其内在的矛盾和冲突油然而生,于是会以认知的、情绪的、躯体的、动作的等方面的问题呈现。理解她,就从“自我意识”开始。
“你的自我表现在什么地方,能具体说说吗?”,这一问,她愣了,说“好像自己在小学时候就有了,甚至更早,都记不清了”......那自我到底是个啥?澄清面质理解是面谈不可少的步骤。
毛毛的故事,让我想起贯穿一个人一生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自我”,又称“自我意识”。
人的自我意识在婴儿时期就有了,心理学家对婴儿自我发展的研究大多运用镜像技术观察婴儿的行为反应,哈特总结了各种有关研究,提出了婴儿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发展。
大约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自我意识: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表现为主动引起自身动作与镜像动作相匹配,用自己的动作引发出镜像动作;并且能够把自己与他人分开,能区分出自己做出的活动与他人做出的活动。比如,婴儿热衷于扔玩具,让成人再扔,再拾,反反复复,主体自我得到明确的发展。
约在两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客体自我认知: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客体(如照片、录像)中认出自己,能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
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给孩子以安全感,一贯地对孩子的需要做出敏感的反应,使他享受满足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使他体验成就感;能够合理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以及环境变化的可预测性,这样有利于积极健康的自我发展。
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心,对其主动、自主的愿望不提供尝试和学习的机会,而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们的能力,甚至羞辱、责骂他们,会导致婴儿产生否定的自我表征,对其自己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认识“自我”,从了解他/她的自我意识开始。
作者:秦进芳,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EAP(员工心理援助)高级执行师。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衡水市精神心理研究所所长,衡水市第七届政协委员。
河北省老年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精神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儿童发育行为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衡水市预防医学会心理健康与干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精神/心理专业工作20余年,擅长于儿童、青少年常见情绪障碍、学习困难、亲子关系、人际交往等的心理问题的诊断及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及企事业单位与心理相关的职场减压、阳光心态培养、积极思维、社会心理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