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治疗经验中,门诊有半数以上的患者是青少年,他们有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障碍,影响他们的社会功能,无法正常去上学。
国外研究显示,青少年拒绝上学的发生率为5%~28%。国内研究表明,22.1%~42.7%的学生普遍存在对学习厌倦、对学校焦虑恐惧。拒绝上学行为可发生于入幼儿园开始的所有学龄期,其中5~7岁、11~12岁及14岁是3个易发的高峰期。家长们普遍存在这样的错误观点:“孩子不去上学只是一时任性”。正常的孩子也有因为天气、身体疾病等偶尔无法上学的情况,但当这些条件改变后,孩子们就会去上学。
而有些孩子早上起床后反复出现各种身体不舒服体征和回避上学的行为;威胁或哀求父母不要送自己去上学,或要求父母陪同去上学;长期休学在家;上学前两天非常想去上学,但到了上学当天找各种理由不去上学,父母稍微劝说,便大发脾气、摔东西或以绝食要挟,出现自杀的想法等等。他们没有很明显的反社会行为特征,比如说偷东西、说谎、破坏行为等等。
拒绝上学的原因
分离焦虑
不愿意与熟悉的环境和人分离;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如父母正在闹离婚、亲人重病、父母情绪不稳定;经常被家人打骂或者家人间有较多冲突而担惊受怕。
学业成就
学习成绩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屡招老师批评;运动能力差,没办法完成体育课要求;上课时经常分神或插话,无法有良好的课堂表现等。
同伴关系
被同学排挤或取笑或霸凌;没有朋友或者和朋友绝交,和室友发生冲突或者矛盾,或者和同学意见不一样;不习惯和同学住在同一个宿舍。
师生关系
害怕老师,害怕被批评,不敢与老师交流;过高地期待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关注;被老师批评或者当众惩罚,感到被老师忽视。
精神心理因素
患有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没有能力维持学校学习功能而出现拒绝上学的表现。这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更是家长最不愿意面对的情形,也是上学功能损害最严重的类型。
休学时间越长,复学难度越大。心理疾病如同身体疾病,越早重视、越早治疗,治疗效果越好。
转变的契机
如果孩子拒绝上学背后深层的需求还未曾被真正看到和理解,父母就着急于要把孩子送回学校,这通常会导致更强烈的反抗与拒绝,也更容易失去与孩子真正的联结。当孩子出现厌学拒学,家庭可能需要先对厌学拒学有一些包容和允许,为孩子营造出一个缓冲、涵容情绪的空间。如此才有可能真正贴近孩子内心“被听到”“被看到”“被理解”“被尊重”的渴望。
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看,个人的症状行为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是属于他所处在的整个家庭系统,尤其是当这个家庭系统出现功能障碍的时候,个人的行为问题,或者是症状就会出现了。孩子生来就如同海绵,吸收父母的讯息。即便父母心理最不被人察觉的忧虑也会成为孩子的不安,这是相互牵引的自动反应。一方面,孩子不上学代表了他所在的家庭系统出现了问题。另外一方面,他不上学的症状也维持了他家庭系统的某种平衡,也就是说,孩子的不上学变成了维持家庭系统平衡的一种策略。
每个孩子都是忠诚于家庭的,当家庭出现问题的时候,尤其是父母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总会想尽一切的办法来分担父母的痛苦,来表示他们的关心。他们甚至会用父母最害怕的方式,也就是伤害自己的方式来生活。孩子也会扮演父母的照顾者角色来照顾父母,使得这种痛苦能够延续下去。
大多数家庭被不上学的症状所牵制、焦虑不安,甚至会发展出不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来使得不上学的症状被继续地维持下去。比如说家庭里面没有解决的哀悼,夫妻没有解决的婚姻冲突,焦虑的父母,害怕分离的孩子,混乱的家庭结构,卷入父母冲突而三角化的孩子,以及代际之间界限的破坏。
当孩子的发展遇到阻滞,父母难免会觉得紧张、焦虑、担忧,甚至自责或者羞耻。这些复杂的感受可能首先需要被父母自己看到、理解、照顾和表达,才能恢复信心和力量更好地去帮助孩子。
如果父母自身有一些关于原生家庭、夫妻关系、人生发展等相关的心理成长议题,也需要认识到家庭遇到的困境可能正是做出转变的契机。父母需要直面这些问题并在恰当的心理界限内反思、觉察处理好自己人生的未尽事宜。
恢复家庭功能,给孩子支持和希望。当父母能够先回到自己,整理稳定好自己的状态,就有可能成为孩子有效的压力缓冲器,也更能够为孩子的“动荡”提供一个涵容的空间。父母要和孩子在这个空间内发展出有功能的互动模式。这个模式中,父母和孩子界限清晰但又能彼此理解支持,也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共同找到未来更多的方向和可能。
如果孩子长期拒绝上学,而家长无法处理好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理援助热线:0318-2117120
作者:程建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