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家村的耠子耧,选料讲究,做工精细,好使耐用,远近闻名, 已有百年历史。1939年出生的李大朋是李家耠子耧的第四代传人,他全面掌握了祖传的做工技艺,经手所做产品不计其数,件件材实质高。李家的耠子耧如保管得当,一般可用30年以上。
产品要好,贵在选料。所选树种是榆树、槐树这种有硬度有韧性的木料。现场选择胸围直径20厘米以上、树干没有病虫害、长势挺直的活树。买回截断解板,取树干中底节,锯成4寸厚的板子, 平放到背阴处,阴干,干透,隔年使用。
做工精细,严密成装。耠子用榆木,由大梁、池头、千斤、横撑和握把组成。按祖传的尺寸以模具模画下料,刮净成型。成装的关键部位是大梁、池头、千斤三者的角度(俗称“张口”),大梁头到池头的顶端为一尺七寸,这样做的耠子才好使。耠子的卯榫都是斜眼,必须硬下一分(十分之一寸),也就是榫要比卯宽约一分的尺寸,这样耠子干湿不变形,且耐用。
做耧用的木料是国槐,最关键的环节是做耧腿(俗称“黄瓜腿”)。 要保证种子从耧斗经志板控制分流到两条耧腿内,由耧脚入地播入土中,并且要边走边播,按要求下种量播种均匀。“黄瓜腿”是用特制木钻打通,再用专用烙铁把内壁的毛刺儿烫掉,达到十分光滑的程度,以保证各种种子都能顺利通过,不能出现“噎耧”现象。 耧组装的精细程度比耠子要高很多,做好的一架耧,外行想拆开都无从下手,各部件都是卯榫咬口,十分坚固。
勾家村的耠子耧名声在外,除了衡水当地,深县、武邑、冀州等客户也纷纷上门订购,供不应求。旧时以粮换物,耧价百斤玉米, 耠子每张玉米30斤。后来各时期虽有不同价格,但都会高于市场价, 并且十分畅销。
改革开放以后最初几年,对耠子耧仍有市场需求,随着机械化的迅速提升,传统的木质农具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李大朋保留了一款精心制作的耠子,成为了永久的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