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信心。全体民政系统干部职工要强化政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谋划和推进民政领域各项改革工作,以民政改革成果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脑中要有方向、有目标
真学是前提、是基础。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提升学习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指导思想、总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真懂是关键、是保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民政工作保基本、兜底线、暖民心、防风险、促和谐的职责定位,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更加注重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制约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重系统施策、整体推进、落实落地。真干是核心、是根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认真落实好全会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权益保障、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社会组织管理、慈善事业发展等领域的改革部署,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一批切口小、效益大、受益面宽的民生事项,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民政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心中要有原则、有纪律
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民政各项工作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爱民”深化成“为民”的情感动力和精神支撑,以勤勉的“为民”之举把“爱民”之心落到实处,真心为民办实事、真情为民解难题,努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让人民群众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感受到温暖。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站位全局,清醒认识民政工作存在的不足,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增强民政工作的协同性、创造性,积极争取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方面的资源,使民政工作始终与时代同发展、共进步。必须坚持守牢安全底线,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睁眼睡觉”的警觉性,守牢民生保障底线、安全生产底线、信访维稳底线,格外关心关爱“一老一小”“一弱一残”等特殊困难群体,守护好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安全,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
行中要有担当、有作为
织牢“兜底网”。持续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基本救助+专项救助+慈善救助”帮扶模式,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和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强化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健全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资源整合和协同转介机制,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化发展。唱响“协奏曲”。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优化社会组织结构布局,规范社会组织评比评奖和涉企收费,支持社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创新慈善筹募方式、慈善项目运作、慈善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机制,推开慈善信托、“慈善+”、冠名基金等新型慈善模式,规范慈善监督管理,打造“阳光”慈善。依法稳妥推进乡改镇、乡(镇)改街道,加强行政区划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优化“服务圈”。聚焦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扎实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扩大老年助餐服务,抓好兜底性养老服务,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优化基本殡葬服务,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有序推进逝者“身后事”一站式办理改革。加强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创新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培树现代文明婚俗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