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故事 读故事 悟故事
讲好衡水故事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马福华在座谈会上讲话。
编者按:
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工作,由中共衡水市委编著、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改革开放四十年衡水企业家访谈录》正式出版发行。9月26日,该书的编撰创作人员、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弘扬时代精神、讲好衡水故事的主题,谈感想、讲体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本报特摘编相关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为时代喝彩 为改革放歌
《故事》执行主编 杨淑强
历经一年零八个月,《故事》一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全书共记载了52位企业家的创业历程,总字数61万,横跨改革开放40年,讴歌了时代的先行者和弄潮儿。
改革开放40年来,衡水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造精神,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故事》就是记录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伟大变革和衡水企业家筚路蓝缕奋斗历程的一本书。
为了记录这段光辉岁月和优秀企业家的感人事迹,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们,高屋建瓴、呕心沥血,几经修改,这部书才得以面世。归纳起来,可用两个“前所未有”来形容。
市委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为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企业家著书立说,这在河北独此一家,在全国也不多见。市委书记王景武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为本书作序,并点名由王习三大师题写书名,甚至对《故事》“语言的凝炼”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此可见,市委领导对“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建设”是何等重视。
市委的要求标准之高前所未有。书中涉及的所有企业家都经过层层筛选,组织、统战、信访、环保、公安等部门严格把关。为了确保本书质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福华不仅提出了“以访谈为主、以讲故事为主、以反映心路历程为主、以突出重大事件为主”的总体要求,而且在活动之初,特邀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鲁迅文学奖得主董保存前来授课。《故事》即将收官之际,又邀请哇棒传媒集团副总裁周映红莅临指导,通过板块划分、相关链接等形式,大大充实了本书内容,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
正是因为市委和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激发了编采人员的积极性,大家用生花之笔诠释了这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的风采。我曾问负责本书编辑工作的河北人民出版社主编贺秀红:“你对这本书印象如何?”她回答说:“没想到衡水的企业家们这么优秀,如果各市都像衡水这样,河北的经济一定会上个大台阶!”这是对《故事》的肯定、对企业家们的肯定,也是对采写了这笔宝贵“精神财富”的作者们的肯定。
在大力加强文化衡水建设的今天,我们更要下一番苦功。对此,我有三点建议:
一、建立“人才库”,设立“花名册”。把有文学、摄影、书法、绘画等一技之长的同志收录其中,使我们再需要专业人才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二、搭建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对在文化衡水建设中有突出贡献者,不拘一格,量才而用,鼓励更多的人才干事创业。
三、建立奖励制度。文化是一个地方和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和魂,尤其衡水作为“大儒之乡”,必须要有人传承和弘扬先进文化。建议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群众写作的积极性。
学习前辈精神 汲取前行动力
田园棉被服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阴宗杰
拿到《故事》这部书,我感觉手里沉甸甸的,心里也沉甸甸的。《故事》里收录的企业家们都是我市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具有开创性、代表性的行业领军人物,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身上闪耀着钻石般珍贵的正能量。
品读《故事》,就像穿过了40年的光阴,重新回到了那段流淌着激情的岁月。书中收录的优秀企业家,有的勇于“吃螃蟹”、敢为天下先,有的推陈出新、开拓进取,有的礼贤纳士、创新发展,有的醉心艺术、具有大师风范,有的牢记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可以说,每一位入选的企业家,都有筋骨、有温度、有力量,他们的故事将给我们及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要和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学习这部书,以此激励员工斗志,让他们在前行中发现更好的自我。我也要向其他老一辈优秀企业家学习,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养料,以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带领田园棉团队把产品做好,把企业做大做强。
不忘来时路 方知向何行
河北奥塔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勇
翻开《故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书中收录的企业家都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开拓性、代表性的行业领军人物,他们身上那种勇立潮头、开拓创新、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着我、鼓舞着我,让我看到了人生的方向。
这些衡水企业家,为了追求梦想,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靠着奋斗精神和坚韧毅力,在不同领域打拼出一片新天地,这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造就了“奥塔”的传奇。他常常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定立场,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做企业就是为了造福社会,企业家要牢记身上的社会责任,不忘回馈大众……”这些话鞭策着我,让我在接手企业后更加敢拼敢闯,以奉献社会为责任,努力为父老乡亲谋福利。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今后,我要以书中创业前辈的故事、精神作指引,科技为先、开拓创新,努力把“奥塔”做成一流企业。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闾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海港
翻看《故事》,我深深地被优秀企业家的创业故事所感动,也被采编人员的执着精神所折服。
记者刘根爱刚刚找到我时,我想可能就是个简单采访,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然而她在我们公司一待就是四天,与她的交谈中,我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先是盘活一家濒临破产的药厂、率股东收购药厂,后助推企业上市,现在又进军“研学游”文化领域……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就没有我这不断奋斗的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衡水是大儒之乡,教育尤其出众。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打造的孙敬学堂以“立德、养正、树人”为校训,以“读蒙经、习古礼、学国艺、做百工”等体验式教学为特色,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
作为一名文化企业的负责人,在新时代,我不仅要让传统文化留得住,还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努力探索“文化+”发展体系,助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为促进“文化衡水”建设做出贡献。
让“青竹”坐上“头把交椅”
河北青竹画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其通
读了《故事》这部书,给我心灵上带来了极大震撼。改革开放40年中,衡水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善抓历史机遇、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的企业家,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特质。可以说,《故事》这部书开创作之先河,以企业家身上的故事为蓝本,记录下改革开放后衡水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这些作品演绎了民营经济可歌可泣的“春天的故事”,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更是受益者。30多年来,我一手塑造的“青竹”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工作坊,到拥有水粉画、水彩画、中国画、油画、丙烯画等30大类、1900多个品种的中国最大的美术颜料生产基地,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蛋彩画、手指画颜料还双双填补了国内空白……个中曲折尽在书中一一展现。我以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的创业者们,改革关头勇者胜,要敢于闯、勇于拼,紧抓时代机遇。
对未来,我也有更加宏伟的规划:在新时代,我们“青竹”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义无反顾推进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争取在三年内让“青竹”坐上国内美术颜料行业的“头把交椅”。
创业者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
资深媒体人 李晓岚
4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短一瞬,但却能铸就一代人的辉煌与骄傲。改革开放以来,衡水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从“农耕时代”迈向“现代化”。一个又一个奇迹是谁创造的?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的推动和身边那些不惧艰险的创业者们的努力。
《故事》记录了衡水人40年来在党的指引下一往无前的发展历程,记录了企业家们带领大家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动人故事。翻开这本书,一股改革创新的热浪扑面而来,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一股股冲天的豪气,让我们难以掩卷……
每一位企业家的奋斗历程,都镌刻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印记。他们是衡水改革开放的先锋,是全体衡水人的骄傲,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
编著此书,既是向企业家群体致敬,也能将衡水的发展历程载入史册。《故事》不仅仅刻画了企业家们把握时代大势的点滴细节,更展示了衡水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这些企业家坚持把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坚守理想信念,抢抓机遇,一步步地追逐伟大梦想,这种精神必将世代流传、发扬光大,成为衡水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坚守 也是一种力量
衡水日报社 韩雪
在《故事:改革开放40年衡水企业家访谈录》的采访过程中,带给我强烈震撼的是一些企业家和艺术大师面对窘境不放弃,依然在默默地坚守着,让人动容和由衷地敬佩。
改革是在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上行进。革故鼎新,意味着没有范本和金科玉律可以遵循,遇上激流险滩、迷雾荆棘在所难免。当下,中国北方的宫廷金鱼只有衡水“金鱼徐”独家支撑,侯店传统的制笔技艺也濒临失传。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传统文化产品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相比发达地区相去甚远,但他们没有退缩,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认定一个方向就始终不渝地前行,哪怕路上泥泞坎坷、布满荆棘。
有人说,人生如同一块香料,只有在坚守的信念之柴与行动之火的炙烤中才能发出最浓郁的芬芳。因为人生中大多数胜利的取得,都需要持续的努力、不懈的奋斗和持久的坚守。徐立才、张俊生的坚守,何尝不是那块香料呐?
坚守,也是一种力量。
与《故事》相伴 收获颇多
衡水日报社 薛倩
时间过得真快,去年此时,我到原冀县暖气片厂创始人杨振林家中采访的情景仿如昨日。《故事》这部书在市领导的关注调度下,在全体采编人员如工匠般逐字逐句地打磨下,终于问世了。这一年,我也收获颇多。
最难忘的收获,是感动与磨炼。有一次,临近下班我去《故事》编辑部送稿,几位老专家正讨论一篇稿子,已然忘了吃午饭。为了充分修改、打磨文章,执行主编杨淑强中午不回家,累了就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片刻;顾问白新学和杨淑强亲自出马,帮我协调好复杂的采访关系,和我一同到冀州春风集团下车间采访,并为稿件谋篇布局出谋划策……
为了尽快出稿,我经常加班到深夜;为了让文章更精彩,编辑部的老师们指点我一字一句地修改,文章见报前两三个小时,相关领导还在叮嘱“关键词一个也别错”……
最深刻的收获,是触动与思考。尽管当记者十余年,但从与《故事》结缘起,我才真正认识了“思辨性”:作为一名媒体记者,不仅要记录事实,还需要更多思想、文化、哲学等知识的积累,需要用理性思维练就分析鉴别的功夫,需要用独立思维看到表象下的本质,需要从多问几个为什么中找到答案,甚至用批判性思维从迷雾中获得清醒的认知。
最长远的收获,是行动与实践。作为见证者与记录者,《故事》让我看到了市委、市委宣传部对“民营企业家精神”从政治高度的精准把握,对文化精品一丝不苟的品质追求。
《故事》已经结尾,但宣传思想文化的脚步并没有停歇,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衡水宣传思想文化事业谱写更加壮美的新篇章!
好作品靠“脚板”量出来
衡水广播电视台 刘根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参与采写《故事》一书,让我对“四力”尤其是“脚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增强“脚力”就是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基层一线采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犹记得接到探访青竹画材异军突起的风雨历程、采访青竹颜料公司董事长刘其通这一任务时,他恰巧在北京出差。我就从他的身边人入手,从车间工人到中层干部,再到企业高管,我跑遍了青竹公司的角角落落。几天下来采访了数十人,取得了鲜活的第一手新闻素材。这些素材丰富了我的作品,也让刘其通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采访河北闾里古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港,我四探孙敬学堂,有时他要接待来参观和游学的团队,我就在一旁细致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捕捉他细微的表情变化。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就找到他的同事交谈,由此打开了采访的突破口。大家口中的那些故事,后来都成了我笔下鲜活的素材。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文章。在宣传思想工作进入守正创新的今天,作为一名记者,我愿意肩负起宣传工作的新使命,增强“四力”意识,多出精品力作。
守正不渝 创新不止
冀州区委宣传部 杨万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宣传思想战线“正本清源”的任务取得重大成效,现在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并要求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这是一个重大判断,也是一个重大任务。
如何守正创新?《故事》这部书给我们做出了指引。《故事》弘扬企业家们在改革开放40年里勇立潮头、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催人奋进,这就是守正。这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成书出版,用以纪念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40年,开了全省之先河,这就是创新。
在采访田园棉被服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阴宗杰的过程中,我牢记新闻传播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从阴宗杰创业历程中挖掘发现给人鼓舞的正能量,同时,还原故事语境,丰富故事信息,使读者对主人公有了一个更全面、更立体、更深刻的了解。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以“守正”锚定方向,以“创新”激活动力,用大众的、通俗的语言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摄影:陈康 编辑:赵亚菲 校对:李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