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全国两会以及民建巴中市委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任、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谢商华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交“关于出台《川陕革命老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建议”,呼吁加大川陕革命老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力度,助推老区振兴发展。
谢商华说,川陕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第二大苏区,当年整个苏区有32万人参加红军、14.23万人壮烈牺牲,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奋战,老区人民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牺牲。出台《川陕革命老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振兴发展规划》(一)是有利于完善国家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川陕革命老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城市群之间的交通主轴上,但两大区域之间的交通通道不完善、枢纽布局不健全,综合交通总体发展滞后。出台实施《规划》,将全面完善川陕革命老区交通网络体系,助推我国加快打造南北互动、东西交融的交通主动脉。(二)是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关中平原城市群等相比,川陕革命老区大部分区域位于秦巴山区,属于脱贫攻坚时期的集中连片特困区域。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任务繁重、使命艰巨,实现共同富裕差距大。出台实施《规划》,将加快推进川陕革命老区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沿线地区融入区域经济大循环,助力老区振兴发展。(三)是有利于加快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川陕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点多面广,现存较有名的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地1100余处(其中四川省巴中市900余处),被党史专家誉为“革命露天博物馆”,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区域内自然风光宜人、文旅资源富集,发展文旅产业具有得天独厚优势。出台实施《规划》,将加快构建完善区域红色景区景点“快进”通道和“慢游”网络,发挥川陕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助力打造红色文化传承新名片、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上发挥独特作用。
谢商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出台《规划》的主要依据。(一)2021年7月,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原川陕苏区所覆盖的区域,就是需要重点补几笔的地区。(二)《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完善革命老区基础设施”“支持将革命老区公路、铁路、机场和能源、水利、应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相关规划,具备条件后尽快启动建设,促进实现互联互通”,这为编制该《规划》提供了政策支撑。(三)国家《“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以脱贫地区为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优先布局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防灾减灾配套工程设施”“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景点红色旅游线路”,这既为编制该《规划》提供了政策支撑,也指出了《规划》编制的重要任务。
谢商华建议,由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参照《大别山革命老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推动出台《川陕革命老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振兴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川陕革命老区综合交通网络,助推老区振兴发展。
(作者:李玉丰)